■文/鐘言
2012年1月9~10日,中船重工第十三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前,1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國家有關部委、軍隊主管部門主要領導作出指示、批示或發來賀信,對中船重工2011年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2012年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以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和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要求,總結集團公司2011年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2012年主要工作,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明確目標,落實措施,不斷推進集團公司科學發展。
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領導和上級機關領導對中船重工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聽取了中船重工黨組書記、總經理李長印作的題為《強化創新,調整結構,穩中求進,不斷推進集團公司科學發展》的工作報告。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虞列貴、國務院派駐中船重工監事會主席石大華、總裝備部軍兵種部副部長胡海舒、海軍裝備部總工程師張海波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中組部、國務院辦公廳、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國防郵電工會等領導機關分別派代表到會指導。
會議全面總結了2011年中船重工各項工作。2011年,中船重工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方針政策,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不利影響,把握大勢,強化創新,開拓進取,科學發展,各項工作進展總體順利,實現了新的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主要經濟指標持續穩定增長。根據快報,全年實現經濟總量1810億元,同比增長14.9%;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實現利潤總額92.5億元,同比增長10.2%。二是軍工產業取得重大進展。三是民船產業在困境中取得新的進展。船舶開工、完工雙超1000萬噸,多型首制船建造進展順利,一批新型船及海工產品完工交付,造船周期持續縮短。四是非船產業快速發展。非船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大,占集團公司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1.2%;一批重點產業持續推進;科技產業快速發展;一批新產品、新領域不斷拓展;經營模式不斷創新。五是科技創新有新突破。一批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了一批新產品;一批重點項目和創新平臺建設獲得國家支持。六是規劃建設取得新成效。七是改革改制扎實推進。資本運營有新進展;改制工作有新成效;機制創新不斷深化。八是專項管理得到加強。九是黨建和人才隊伍建設為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保障。
會議指出,總體上看,集團公司“十二五”開局良好,首次進入世界500強,連續第7年業績考核A級,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為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十分復雜的形勢下,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會議認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市場競爭更加劇烈,既有諸多風險和挑戰,也有不少有利因素。我們要深入分析,正確把握,趨利避害,沉著應對。會議確定2012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以強化創新為主攻方向,以調整結構為突破口,深入落實集團公司“十二五”發展的方針目標,不斷推進集團公司科學發展。一要堅持穩中求進。從集團公司實際出發,穩,就是要穩增長;進,就是要開拓進取,在一些領域、一些方面取得更大進展。二要堅持強化創新。理念創新,要敢為人先;思路創新,要智勝一籌;模式創新,要形成競爭優勢;技術創新,要推動產品升級換代,支撐引領產業發展;體制創新,要提高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機制創新,要最大程度地調動積極性。三要堅持調整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要保好軍、做穩船、強力發展非船;產品結構調整,要在傳統領域和新領域大力發展適銷對路、節能環保、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市場結構調整,要走出去、引進來,不斷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會議確定了2012年主要經濟指標為“1917171”,即:經濟總量超過190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承接合同超過1700億元,增加值超過36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100億元,均同比增長10%以上。為確保實現全年目標,會議要求重點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全力以赴,確保完成軍工科研生產任務;二要奮力拼搏,推進民船產業平穩發展;三要強力推進,實現非船產業更大發展;四要扎實工作,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五要統籌規劃,增強持續發展能力;六要積極穩妥,推進改革改制;七要嚴控風險,不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八要圍繞中心,不斷加強黨建、人才隊伍和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