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Ⅰ圖 劉弋 本刊記者 秦濤 戴聰
創新金融基層黨建的“安順模式”
文 Ⅰ圖 劉弋 本刊記者 秦濤 戴聰
從2006年起,貴州省農村信用社安順辦事處成立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跟著農民工走”。金融服務中心黨委工作人員總計行程300萬公里,通過延伸組織觸角、搭建服務平臺,采取對農民工黨員培養、教育、管理、服務、引導創業等一系列措施,創建了金融基層黨建的“安順模式”。
“農民工黨員因長期在外務工,找不到黨組織,黨費無處繳,也沒有參加過組織活動,游離于黨組織的領導和管理之外;農村黨組織無法找到外出務工的黨員,無法收取黨費,組織活動難以開展;外出農民工找組織難,與黨組織的距離感越來越強,遇到問題和困難,只能自己解決。對于這群外出‘淘金者’,巨大的空間阻隔造成了基層黨組織服務農民工黨員的‘真空’。” 安順市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黨委書記胡良品一直在探索如何讓外出農民工黨員找到黨組織的問題。
從2006年起,貴州省農村信用社安順辦事處成立了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跟著農民工走”。2011年1月,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成立中心黨委,在廣東東莞、福建泉州、浙江浦江、云南昆明、江蘇無錫等貴州農民工聚集地和農民工黨員比較集中的地方建立了6個黨支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服務在外務工的50萬農民工。
金融服務中心黨委工作人員總計行程300萬公里,通過延伸組織觸角、搭建服務平臺,采取對農民工黨員培養、教育、管理、服務、引導創業等一系列措施,創建了金融基層黨建的“安順模式”。
“我們外出打工的農民工黨員在外感到特別孤獨、特別無助,現在有了組織,能得到組織的幫助支持,我們心里有了底。”在江蘇工作多年的唐勇艦開心地說。
唐勇艦是安順平壩縣人,2002年來到江蘇無錫打工。雖然掙的錢比以前多了,但心里卻很失落,“總覺得自己越活越沒有價值”。
在無錫,有很多流動黨員黨費沒地方繳,組織生活沒地方過,喜怒哀樂無人管。“我們就像無根的浮萍。”唐勇艦說。
“我想找點事做。”悶得發慌的唐勇艦向服務中心駐外服務點泉州黨支部求助。
在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黨委的協調下,唐勇艦加入了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黨委泉州黨支部,被納入中心統一管理并幫助他找到了工作。
唐勇艦和其他流動黨員的信息都被支部編入成冊,這樣就可以正常過組織生活。唐勇艦感嘆:“我們終于有‘家’了。”
自成立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黨委和駐外服務點黨支部后,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黨員,因巨大的空間阻隔造成的與基層黨組織的“真空”問題迎刃而解。同時,各駐外服務點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黨員+團員+農民工”的管理模式,擴大了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的影響力、宣傳面和服務范圍。對農民工的服務從單一的金融業務和簡單的維權、就業服務擴展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組織農民工黨員學習、培訓,搭建與農民工輸出地黨組織聯系平臺,培養、發展優秀青年入黨,引導農民返鄉創業和通過黨組織協調聯系,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等范圍,提升了服務水平。
安順鎮寧自治縣民興村張立學幾年前到浙江浦江一家水晶加工廠打工,發現水晶加工這個產業在市場中的良好前景,于是萌發了自己創業當老板的想法,但苦于沒有啟動資金。
張立學在網上看見了“農民工金融服務網”的貸款服務,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與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取得了聯系。在了解到他的情況后,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浦江服務點的工作人員積極協調,幫助他獲得5萬元的信貸資金支持,辦起一個水晶加工作坊。現在,他的水晶加工作坊集加工、生產、銷售一條龍服務,每月有8000至10000元利潤。每當說起這件事,張立學都忍不住為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黨委的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他說,“正是因為有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我們農民工更加堅定了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2010年8月29日,玉溪市易門縣。
陳廷翠雙手顫抖著接過了3萬元困難幫扶貸款。
“多虧了省聯社駐云南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陳廷翠眼里噙著淚,“我的丈夫有救了,女兒有書讀了。”
陳廷翠是安順西秀區蔡官鎮驛馬寨人,10年前一家6口來到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經營百貨,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因丈夫患病,她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2010年8月,大女兒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生病的丈夫和考上大學的女兒都急需用錢。正走投無路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陳廷翠撥通了云南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幫扶熱線電話。
了解此事后,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積極與西秀區蔡官信用社聯系,告訴陳廷翠可以申請3萬元的“困難幫扶貸款”。
“沒想到真的拿到了‘救命錢’。”陳廷翠滿心感激。
3萬元的困難幫扶貸款,使陳廷翠的丈夫得以繼續醫治、女兒順利進入大學。
建立農民工黨組織后,在農民工金融服務點和農民工黨支部的有效管理和組織下,引導相關部門和組織做好農民工的技能培訓、就業推薦、維權保障等工作,幫助農民工解決看病難、子女上學難、討薪難等實際問題,增強黨組織對農民工的凝聚力。
平壩縣羊昌鄉安落村的張書貴,在浙江省慈溪市務工期間,孩子患上肺積水,第一次手術就把家中積蓄全部用完,可手術沒有成功,第二次手術又需交3萬元,他想盡辦法也只籌到2萬元,錢交不齊,醫院不肯動手術。服務中心了解情況后,與平壩羊昌信用社取得聯系,為他協調1萬元的困難幫扶貸款,孩子終于得以及時手術。
為給困難農民工提供更好的服務,各個“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都開通了農民工幫扶熱線電話。
“有什么困難,農民工只需撥打電話就可以獲得幫助。”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廣東服務點主任葛永峰說。
失業了,“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就開展各種就業培訓,并推薦就業。
想創業,“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創建的創業基金,可以提供貸款。
想維權,“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會提供法律援助。
“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就像“加油站”,讓不少困難農民工獲得前行的動力。
中心黨委出臺農民工外出創業貸款管理辦法,鼓勵和支持農民工黨員在異鄉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和幫助更多在外農民工走上創業致富路。
2011年8 月,入黨積極分子張斌與楊伯文在云南昆明黨支部的幫助下,在關嶺自治縣聯社得到45萬元貸款支持,共投資200多萬元在大理市經濟開發區巍山路開辦了云南省第二家慢性病專科醫院,經營效果好,發展潛力大,現已在麗江等地開設分院。
農民工黨員汪朝祥1992年到昆明市做工,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在云南昆明黨支部的引導和幫助下,回到家鄉普定縣化處鎮成立了“重華茶葉有限公司”,當資金投入遇到困難時,中心黨委及時幫助協調普定縣聯社向該公司投放貸款130萬元。目前,汪朝祥的公司已實現年銷售收入800余萬元。
據統計,各支部共幫助農民工協調辦理發放農民工外出創業貸款累計11061 筆,金額21969.24萬元,其中農民工黨員外出創業貸款1015筆,共計5630.2萬元。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還出臺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管理辦法,以創業帶動就業。
各支部和駐外金融服務中心,累計收到農民工法律咨詢電話12685人次,共為農民工提供維權信息5936條,幫助處理解決農民工維權事件275起,為農民工追回賠償金623.85萬元;提供就業信息5856條,幫助就業人數385人;幫扶困難農民工2359人次。
截至目前,安順農民工金融服務中心黨委共收集了556名農民工黨員的資料信息,納入各支部管理的農民工黨員139名,預備黨員11名,發展預備黨員26名,收到農民工入黨申請書97份,培養入黨積極分子67名。
(責任編輯/彭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