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林 劉 俊
1.湖北醫藥學院護理學院,湖北十堰442100;2.浙江省玉環縣人民醫院,浙江玉環 317600
ESC模擬教學在《內科護理學》實踐課中的應用
張雪林1劉 俊2
1.湖北醫藥學院護理學院,湖北十堰442100;2.浙江省玉環縣人民醫院,浙江玉環 317600
目的 了解ESC模擬教學在《內科護理學》消化系統疾病患者的護理見習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46名護理本科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23例采用傳統護理見習和ESC模擬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對照組23例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采用調查問卷調查、理論及實踐考核的方法分析教學效果。 結果 將ESC模擬教學方法應用在內科護理學見習教學中,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成績。 結論 ESC模擬教學可以作為《內科護理學》臨床見習的有效補充,能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模擬教學;ESC;內科護理學;見習
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核心職業能力課,課程內容對臨床護理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導作用。內科護理學的教學由課堂理論和臨床實踐教學兩種方式組成,臨床見習是護理臨床教學的重要環節。然而近些年來,隨著醫學、法律知識的普及,患者的維權意識增強,對臨床護理教學部合作的也越來越多,致使護生直接在患者身體上的實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了彌補目前護理實踐教學的不足,許多護理教育者開始開展高仿真
模擬人模擬教學,也就是將模擬的真實的臨床情景搬到課堂,讓護生對模擬人進行各項護理,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該教學方法具有時間方便性、病歷多樣性、訓練可調性、病員安全性、操作糾錯性、過程可控性、練習重復性等優點[1],然而模擬人雖然可以表現出一系列的生理、病理體征,但是體征的評估多通過聽、視獲得,觸、扣的效果差,一些體現重要信息的體征,如:呼吸困難、發紺、水腫等不能表現[2-4]。Grant等[5]的研究顯
示,學生在模擬人生理特征有效性的認識方面存在很大差別,模擬教學不能替代臨床教學。學校于2009年購置了高端模擬人(emergency care simulator,ECS)用于護理教學,筆者嘗試將ECS模擬教學應用于《內科護理學》部分章節的臨床見習教學中,以探索出適合學校護生的《內科護理學》實踐課教學方法。
1.1 研究對象
湖北醫藥學院護理學院2009級護理本科生共46名,隨機分為兩組,試驗組23 例,對照組23 例,均為女性,年齡17~21歲,平均(18.5±1.2)歲。兩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在《內科護理學》“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臨床實踐教學中,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見習帶教方法,即由教師帶領護生評估患者,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此患者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和護理等,共4學時。試驗組在接受2學時的臨床見習后,進行2學時的ESC模擬教學。ESC模擬教學的方法是:(1)課前準備:主講教師根據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理論和見習教學大綱編寫ECS教學病例;實驗室人員將病例錄人ECS;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教學分為3個場景;將試驗組學生分成3個小組。(2)上課時:ECS是見習的患者,病例以投影方式播放,在護生熟悉病例后,ECS開始按照編寫的程序運行,表現出疾病狀態,每個小組(其中3人扮演護士、1人扮演患者家屬、2人作為觀察者、必要時1人充當醫生或護士長)完成1個場景的現場處理,然后以交班的形式交給下一組;(3)結束后,主講教師請參與的同學進行自我評價;(4)觀看同步錄象并組織學生討論;(5)請同學歸納發言、教師點評、總結。
1.3 資料收集
實踐教學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集中進行“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測試,內容包括理論、實踐兩個板塊,各占50%。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分析采用SPSS15.0軟件,采用方差分析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學生考試得分情況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兩組實踐技能方面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2);兩組理論技能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860)。

表1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
ECS模擬教學可以彌補護理專業學生見習的不足。傳統的見習教學以教師組織學生評估、引導學生討論為主,學生基本沒機會將護理實踐應用于患者,見習實際上是理論課的延續與補充。在模擬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案例,讓ESC模擬人表現出跟相應的臨床情況,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進行護理評估,制定出護理診斷及護理計劃,再對模擬人進行護理[6]。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護理教學分為3個場景,包括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和處理、出院指導。面對每1個獨立場景,以小組為單位的學生的護理團隊要根據不斷變化的病情,及時、準確的為患者實施護理措施。這種實戰演練型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7]。研究表明,經過ECS模擬教學的學生,實踐技能模塊的掌握程度明顯提高。
由表1可見,在實施ESC模擬教學的理論考試成績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原因可能為模擬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采用的理論考試并不能考核學生的這些能力;另外,本次模擬教學模式只在內科護理學的一個章節中進行了兩學時的教學,嘗試的范圍窄,時間短。如果要真實了解模擬教學在理論成績方面的效果,還需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大范圍開展模擬教學,同時配合相應合理的考核方式。
總之,ECS模擬教學大大推進了護理實踐教學的改革,在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可以彌補護理專業學生見習的不足,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但它畢竟不是真實的患者。不能完全取代臨床實踐。在開展《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時要注意揚長避短,注重臨床實踐的真實性,同時發揮ECS模擬人交互式教學、重復訓練的優勢,將護理臨床見習與ECS模擬教學完美結合。
[1] 郎雪南,王斌全,任芬,等.生理驅動高仿真綜合模擬人在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J].護理研究,2010,24(2A):357-358.
[2] 古賽,馮梅,王丕龍.采用電腦模擬人以促進診斷學教學改革[J].醫學教育探索,2009,8(6):703-705.
[3] 林靜,雷芬芳,黃敏娟,等.基于ECS模擬人的護理綜合實訓課常見問題及對策 [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4):63-64.
[4] 徐亮,劉輝,鐘麗強,等.ECS模擬教學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2):78-79.
[5] Grant T,McNeil MA,Luo XH.Absolute and relative value of patient simulator features 88 perceived by medical undergraduates[J].Society for Simulation in HealtIIcare,2008,3(3):133-137.
[6] 衡艷林.綜合模擬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實驗課雙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0):94-95.
[7] 連麗虹.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急診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1):171-172.
R-4
C
2095-0616(2012)07-138-02
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