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兵
(臨沂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山東臨沂276005)
機械制造“貫穿式案例”教學模式實踐研究①
鐘兵
(臨沂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山東臨沂276005)
針對本科實踐教學與現實企業生產脫離,培養的畢業生就業工作能力差的特點,探索出機械制造“貫穿式案例”教學模式。該模式以某具體的機械產品為導向,按其生產任務分解構建實踐教學體系,以生產工藝過程和順序設計實踐教學的內容與形式。通過該模式的實踐運用,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更加透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操作技能和綜合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同時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高。
實踐教學;貫穿式案例;機械制造
機械本科專業的主要課程以機械設計、制造工藝為主線,其他部分與機械制造工藝有機結合,它在培養學生的機械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機械制造工藝、材料和切削加工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并具有進行機械系統設計的初步能力。而我國的高等教育的歷史比較短,大多從高等教育中主要傳授課本理論知識,要滿足當前設計、制造、服務第一線對實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面臨著巨大的挑戰[1]。
在本科機械專業的教育中,傳統的實踐教學當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的教學思想“重理論、輕實踐”的影響,使實踐教學的作用得不到發揮,阻礙了實踐教學對學生技能素質的培養。學校對學生不僅要進行理論文化知識的培養,還要培養學生的各種實踐能力,各高校非常重視實訓教學環節,探索了許多新的實驗實訓教學模式,也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同,但仍存在許多不足[2],主要表現在:
(1)教師的知識面不廣,在教授機械制造的理論知識時,不能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一步的擴展延伸。
(2)理論教師對實踐教學了解太少,傳授理論知識時不能與實踐教學和生產應用有機結合起來。
(3)實踐教學一般都是單門課程的單個設立,各個實踐教學都是獨立進行,沒有連貫性和系統性,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不夠。
(4)實踐教學的各個實驗室相互獨立與分離,不利于連貫性和綜合性實踐教學的進行,設備、資源利用率和效率低下。
(5)實踐教學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落后。
(6)實踐教學內容陳舊,對課本知識的驗證性、演示性實訓較多,實際應用的生產性、工藝性、設計性、創新性實訓少。
(7)具有真才實學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尤其是具有企業一線實踐經驗的指導教師更是缺乏。
(8)機械制造教材內容陳舊,理論內容多,實踐指導少,針對性差。
針對現有實踐教學模式的缺點,我們以某企業的產品為例,把它的設計、加工、裝配作為主線,按照生產內容分解為實訓內容,使實訓操作過程與實際生產一致,實現與企業真正意義上的接軌[3]。
1.以某具體的機械產品為導向,按其生產任務分解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機械產品企業的生產過程包括產品的設計、工藝設計、工裝模具設計、制造加工、裝配、檢驗等,加工制造與裝配、產品加工與檢驗,其生產過程要素涉及現代化技術的廣泛使用、加工設備的操作、工具的使用等[4],為了使實踐教學體系在行動上與實際生產保持高度一致,使學生的技能能夠在將來工作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培養和提高,我們把生產過程分解為實踐教學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實踐教學模式框架
該實踐體系中的各實訓任務,應按機械產品的設計、生產過程進行明確劃分,提出具體對應的實訓內容、能力要求及所涉及的課程內容,對相近課程和實驗、實訓內容進行整合,打破課程界限,獨立設置實驗或實訓課,這樣,經過一個機械產品系列過程任務的完成,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得到系統的應用,能力得到綜合性培養。以汽車變速器為例的實踐教學內容如表1。

表1 實踐教學與生產內容的對照表
2.“貫穿式案例”教學模式要解決的問題
(1)本實踐教學模式需要由大型的綜合實驗實訓車間來支撐。這些實訓車間的設備需要按現實產品的生產工藝的順序進行排列,每個車間完成一類零部件連貫工藝的實踐教學,使學生的實訓過程貫穿產品生產的整個工藝過程,克服單個實驗室只能做單個實驗的缺點。
(2)精心選擇“案例”,把能夠涵蓋機械制造的主要課程而難度適中的產品作為案例,它的生產工藝過程包含了實踐教學的內容。
(3)實踐教學中的實踐內容、教學大綱、實驗要求、操作步驟、結果驗證等文件必須按照企業實際產品的生產工藝過程來編寫。
(4)按照企業產品的生產工藝過程,配備相應的實驗指導教師。
1.“貫穿式案例”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
對于“貫穿式案例”實踐教學模式,首先我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2007級進行了試點,以臨沂羅塔特汽車齒輪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538和525變速器為實例,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分組,如表2所示,對設備進行重新組合。經過2年的的綜合實訓,學生從企業實際產品出發,按生產工藝過程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把相關的八、九門主要專業課程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中。

表2 實踐教學模式匯總表
2.“貫穿式案例”實踐教學模式的教學成果
“貫穿式案例”實踐教學模式,經過2年多的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方向、轉變學習態度、提高專業基礎水平,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較大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自學能力、綜合能力[5]。
(2)提高教師的任教水平、實踐操作能力和對外溝通能力。
(3)具有更多可以量化的材料來評價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實驗設備資源得到優化組合,實驗管理水平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和效率都得到提高。
[1]張志光,張立文,董 科.《機械制造基礎》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J].山東水利職業學院院刊,2009(2):28-32.
[2]胡明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實踐教學的現狀與改革對策[J].大眾科技,2006(6):144-145.
[3]劉 瑩.基于CDIO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1(1):10-12.
[4]李大成.高職模具專業“核心實例貫穿式”實踐教學模式之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6):23-24.
[5]胡曉麗,周 婭.CDIO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 (10):218-219.
(責任編校 晏小敏)
G642
A
1674-5884(2012)06-0090-02
2012-04-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5342)
鐘 兵(1967-),男,四川威遠人,碩士,副教授,實踐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汽車底盤優化設計、汽車NVH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