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 410128; 2 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 200082)
2012-08-30
郭 文(1979—),男,廣東潮陽縣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煙葉質量相關工作,Email:gwcharles2002@yahoo.com.cn。
安康煙區不同品種烤煙烘烤特性分析
郭文1,2,朱列書1
(1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 410128; 2 上海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 200082)
運用暗箱試驗對安康煙區云煙87、K326和貴煙4號等3個品種鮮煙的失水特性、易烤性、耐烤性進行分析和比較,發現:K326失水相對較慢,耐烤但易烤性一般;云煙87失水相對較快,易烤但耐烤性一般;貴煙4號失水相對較快,易烤但耐烤性一般。
烤煙;烘烤特性;品種;安康煙區
研究安康煙區不同品種烤煙烘烤特性,掌握品種間烤煙烘烤特性差異,為制定密集烘烤工藝提供參考。
1.1 試驗品種
供試品種為云煙87、K326和貴煙4號
1.2 試驗方法
采用“暗箱實驗”: 選取3個品種正常采收的鮮煙葉各5片,用報紙將鮮煙葉包住,放在抽屜中,每12 h觀察記載各成熟度煙葉自然條件下變黃、變褐程度和失水變化。采集實驗過程各處理煙葉變化照片。測定變黃成數和變褐成數分別作為易烤性和耐烤性的指標。
變黃、變褐程度采用目測法,用變黃占整個頁面成數表示。
失水率采用稱重法計算。
變黃指數、變褐指數:在測定時間內,定時的測定次數(n)變黃成數(Y)、變褐成數(B)以求得變黃指數(Yellowing Index,YI)和變褐指數(Browning Index,BI)。YI=∑Y/n,指數值愈大,變黃愈快,表示變黃性良好。BI=∑B/n,指數值愈大,變褐愈快,耐烤性越差[1~5]。
2.1 三個品種鮮煙采后失水特性
煙葉水分變化的快慢對葉片內物質代謝的進行程度影響很大,因此煙葉水分動態變化研究有重要意義[6]。從圖1、圖2可以看出,云煙87、K326和貴煙4號鮮煙葉按正常方式采收后,40 h之前失水率差異不是很明顯,40 h之后云煙87失水率最高,失水最快,其次為貴煙4號,K326失水率最低。
以K326中部葉為材料,分析了不同成熟度煙葉失水速率,結果發現K326中部葉隨成熟度的增加其失水速率加快,而煙葉含水量的變化與失水率表現出相反趨勢;失水率高的品種其成熟煙葉含水量相對較低(圖3)。

圖1 鮮煙葉采后失水率變化

圖3 K326不同成熟度鮮煙葉采后失水率與含水量變化注: 圖中CM1、CM2、CM3是三個試驗水平的代號,C表示中部煙葉,M表示成熟度,1、2、3代表三種田間成熟程度,依次為目測的七分熟、八分熟和九分熟。
2.2 三個品種易烤性與耐烤性分析
以云煙87、K326和貴煙4號中部葉為實驗材料,測定煙葉的變黃成數和變褐成數的變化。從變黃期的變黃進度來看,云煙87、貴煙4號和K326之間有很大差異,云煙87和貴煙4號的變黃初期速度快,云煙87采收時測定變黃成數為2.6,經過20 h后即達5.4,這期間的變黃進度為2.8;貴煙4號采收時測定變黃成數為2.6,經過15 h后即達6.0,變黃進度為3.4;K326采收時測定的變黃成數為2.25,經過15 h后也僅為2.63,變黃進度只增加了0.38。從變黃指數來看,云煙87和貴煙4號易變黃性基本相等,而K326易變黃性相對較差,表明云煙87和貴煙4號易烤性好于K326。貴煙4號完全變黃只需39 h,含水量高達64.3%,云煙87完全變黃需54 h,含水量為43.3%,而K326完全變黃需73 h,含水量為48.9%。
試驗中發現,三個品種鮮煙葉在完全變黃后即從葉尖和葉邊緣開始褐變,但褐變速度不同,云煙87褐變指數最大,為7.1,褐變速度最快,從開始褐變到完全褐變僅用了59 h,尤其是褐變前期12 h,變褐成數從0.88升為5.25;其次為貴煙4號,褐變指數為4.5,但褐變前期38 h變褐速度較慢,只有3.4成,之后變褐速度加快,經過24 h褐變程度即達到10成。K326變褐指數為2.3,褐變速度最慢,變褐前期變褐程度僅為2.3成。從變褐指數來看,云煙87>貴煙4號>K326,即耐烤性K326>貴煙4號>云煙87。
從變黃后至褐變的間隔時間來看,云煙87完全變黃后13 h,褐變成數為0.87,褐變速率為0.067;貴煙4號完全變黃后10 h褐變成數為0.7,褐變速率為0.070;而K326完全變黃后14 h,褐變成數僅為0.2,褐變速率為0.014,即在變黃階段結束至褐變出現時間間隔上K326大于云煙87和貴煙4號,云煙87和貴煙4號則差異不明顯。因此,在烘烤過程中K326在完成變黃后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定色,而云煙87和貴煙4號在完成變黃后則要迅速進入定色階段,以免產生褐變。

圖4 云煙87、K326和貴煙4號變黃、變褐比例、含水量動態YI=∑y/n,n=4;BI=∑B/n,n=7
K326失水相對較慢,不易變黃,完全變黃至褐變開始經歷時間長,且褐變指數相對較小,耐烤但易烤性一般;云煙87失水相對較快,容易變黃,完全變黃至褐變開始經歷時間相對較短,且褐變指數相對較大,易烤但耐烤性一般;貴煙4號失水相對較快,容易變黃,完全變黃至褐變開始經歷時間與云煙87無明顯差異,但褐變指數小于云煙87,即易烤但耐烤性一般。通過暗箱試驗得出的結果與這三個品種在安康煙區實際烘烤過程中表現出的烘烤特性是相一致的。
[1] 宮長榮.煙草調制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2] 王傳義,張忠鋒,徐秀紅,等.煙葉烘烤特性研究進展[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1):38-41.
[3] 宮長榮,王曉劍,馬京民,等.烘烤過程中煙葉的水分動態與生理變化關系的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34(3):230-232.
[4] 王樹聲.煙葉色素與化學成分及評吸結果的相關性[J].中國煙草,1990,(4):21-24.
[5] 徐秀紅,王愛華,王傳義,等.烘烤期間帶莖采收的烤煙頂部葉某些生理生化特性變化[J].煙草科技,2006,(9):51-54.
[6] 王傳義,張忠鋒,徐秀紅,等.煙草葉片中自由水含量測定方法比較分析[J].中國煙草科學,2008,(3):29-31.
S572.092
A
1001-5280(2012)07-0078-02
10.3969/j.issn.1001-5280.2012.07.21
責任編輯:黃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