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萍,趙江麗,張斯杏
吞糊試驗在老年吞咽障礙病人經口進食護理中的應用1)
王亞萍,趙江麗,張斯杏
[目的]探討老年吞咽障礙病人經口進食評估及干預方法。[方法]將入選的吞咽障礙病人8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直接試餐,給予臨床常規進食護理方法,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使用新型床邊評估方法——吞糊試驗,評估安全質地的食物,給予喂食護理干預。統計兩組營養指標、康復指標、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干預1個月后,實驗組營養生化指標與干預前比較無明顯變化,對照組顯著下降;康復指標兩組均顯著提高,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實驗組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老年吞咽障礙病人經口進食評估及干預方法能有效維持病人營養狀況、促進吞咽功能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老年病人;吞咽困難;吞糊試驗;護理評估;護理干預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增加,腦卒中、帕金森病及老年混合性癡呆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此類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許多看起來正常的老年人其實已有慢性吞咽障礙。據調查,有50%老年人有進食困難。吞咽障礙的特點是飲水嗆咳、吞咽困難,常因誤吸導致肺部感染,使病人住院時間延長、病死率增高[1],也可因進食困難而引起水、電解質及營養物質攝入不足,表現為嚴重營養不良而影響病人康復[2],重者直接窒息致死亡。對吞咽障礙進行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病死率、改善康復結局的重要環節[3,4]。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1年4月—2012年3月住院的老年吞咽障礙病人80例。入選標準:洼田吞水試驗Ⅱ級~Ⅳ級能跟隨指引的老年病人(年齡≥65歲),無嚴重的其他臟器疾病,其中腦梗死57例,腦出血8例,腦梗死后遺癥5例,老年癡呆6例,帕金森病4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73.5±6.7)歲;實驗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73.45±6.04)歲,兩組病人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評估方法
1.2.1.1 吞糊測試方法 備100 m L涼開水,加入凝固粉攪拌,將水調配成濃度不同的5個稠度檔(見表1),讓病人取端坐位,取其中50 m L用5 m L茶匙喂食,若病人出現嗆咳、清喉嚨、聲音變渾濁、吞咽延遲或不吞咽,經皮血氧飽和度2 min內下降超過4%,判斷該次吞糊測試失敗;無以上情況發生視為該次吞糊測試通過。

表1 凝固粉調制表
1.2.1.2 洼田飲水試驗方法 讓病人端坐喝下30 mL溫開水,觀察嗆咳情況,試驗分為5級。Ⅰ級:一次飲完,不嗆咳,且時間小于5 s;Ⅱ級:分兩次飲完,不嗆咳;Ⅲ級:一次飲完,有嗆咳;Ⅳ級:分兩次以上飲完,有嗆咳;Ⅴ級:屢屢嗆咳,難以全部咽下。
1.2.1.3 洼田吞咽能力評定 評定條件包括幫助的人、食物種類、進食方法、時間,吞咽能力由低到高分為6級。Ⅰ級:任何條件下均有吞咽困難或不能吞咽;Ⅱ級:具備3個條件誤吸減少;Ⅲ級:具備2個條件誤吸減少;Ⅳ級:選擇適當的食物基本無誤吸;Ⅴ級:注意進食方法和時間基本無誤吸;Ⅵ級無吞咽困難。
1.2.2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直接試餐,給予常規進食護理,如進食軟爛糊狀食物并予口腔肌肉功能鍛煉;實驗組在此基礎上使用新型床邊評估方法——吞糊試驗,評估安全質地的食物并給予喂食。使用凝固粉模擬食物狀態為病人測試,測出病人嗆咳檔,嗆咳檔下一檔為食物調配檔或食物極限檔。可將液體飲料或湯汁按調配檔比例調制后飲用,其他食物同樣可做成極限檔及各種易吞咽食物狀態。例如病人在2檔出現嗆咳,為病人調配3檔狀態的食物。喂食護理干預內容包括:①食物準備;②試餐,首餐由護士喂食;③液態食物的管理(量、形態);④喂食安全宣教,包括凝固粉調配標準宣教,進食、水入量宣教,喂食技巧宣教(姿勢、體位、健側小口緩慢喂食等)及突發窒息等意外處理流程宣教;⑤進食監測由培訓合格的家屬、陪護喂食或病人自己進食,當班責任護士把關。
1.2.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病人干預前后1個月康復指標:洼田飲水試驗評級、洼田吞咽能力評定、營養狀況指標[血紅蛋白(Hb)、清蛋白(ALB)]、兩組護理并發癥(吸入性肺炎、便秘、泌尿系感染發生率)。
1.2.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
表2 兩組吞咽功能康復指標及營養狀況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吞咽功能康復指標及營養狀況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 時間 ALB g/L Hb g/L飲水試驗級吞咽能力評定級對照組 40 治療前 39.38±4.76 130.00±22.94 3.59±0.56 3.48±0.78治療1個月后 35.97±4.771) 122.00±20.69 3.08±0.862) 4.04±0.781)2)實驗組 40 治療前 38.76±5.28 128.10±23.12 3.63±0.52 3.44±0.85治療1個月后 37.60±4.33 125.70±20.96 2.61±0.78 4.47±0.74 1)與組內治療前比較,P<0.01;2)與實驗組治療1個月后比較,P<0.05。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對于吞咽困難病人,能預測誤吸風險、簡單易行的、可反復進行的床邊吞咽評估顯得尤為重要[5]。使用凝固粉的吞糊測試在床邊即可進行,配制方便,能預測誤吸風險,是一種有效、可行的床邊吞咽困難評估方法。凝固粉的另一個特性是遇到唾液會慢慢融化成水,這樣即使出現嗆咳、誤吸也不至于造成氣道阻塞,所以用其來做試餐前替代品是非常安全的。凝固粉是專為吞咽困難病人設計的食物增稠劑,主要成分是玉米淀粉,不含脂肪和蛋白質,所以進食凝固粉不會縮短食物有效期,不會改變食物營養及味道,低糖、低鈉、低熱卡,方便使用,因此可廣泛應用于吞咽困難病人包括糖尿病病人[6]。而對照組食物制作難度及進食難度的增加可能是造成食物攝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從而導致清蛋白下降。病人經口進食就是一種直接的吞咽訓練,可促進吞咽能力的恢復,故兩組經口進食病人吞咽能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由于實驗組的干預使進食變得更加方便、容易,增加了進食吞咽練習的頻率,故實驗組病人吞咽能力恢復較好。食物中由于水的流動性大更易引起老年吞咽困難病人嗆咳,是老年人吞咽障礙飲食管理難點。在進食湯、水、牛奶等稀薄流質時加入適量的凝固粉使溶液變成不同濃度的糊狀,保證進食液體的安全,減少誤吸率,減少吸入性肺部感染的發生。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可能是降低泌尿系感染、便秘發生率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對老年吞咽障礙使用新型床邊評估方法——吞糊試驗,可減少插胃管的不適,減少家屬制作食物的難度,可增加進食安全性及樂趣[6],促進吞咽能力恢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1]Singh S,Hamdy S.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J].Post-grad Med J,2006,82:383-391.
[2]李美英,夏峰,蘇建華,等.腸內營養支持對急性重癥卒中病人預后的影響[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8,21:171.
[3]胡學軍,畢娜,潘淑敏.老年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早期功能訓練與攝食行為指導[J].中國臨床康復,2004(4):8-10.
[4]史長青,劉永明,常天才.重癥腦卒中病人吞咽障礙的影響因素與治療[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2(4):24.
[5]袁強,周紅雨.卒中病人床旁吞咽評估研究[J].華西醫學,2009,24(1):35-37.
[6]鄺景云,彭偉英,潘瑞名.食物凝固粉在腦卒中吞咽障礙病人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病雜志,2009,12(22):51-52.
Application of swallow paste test in nursing care of elderly dysphagia patients taking food by mouth
Wang Yaping,Zhao Jiangli,Zhang Sixi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18035 China)
R473.74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2.019
1009-6493(2012)11B-3013-03
1)為2011年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醫療衛生類),編號:201103118。
王亞萍,主管護師,單位:518035,廣東省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趙江麗、張斯杏單位:518035,廣東省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2012-04-08;
2012-08-21)
(本文編輯 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