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湘
職場模擬實踐在《護理基本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王遠湘
提出《護理基本技術》課程職場模擬實踐教學的基本思路和教學設計理念,總結了具體實施措施,分析了職場模擬實踐教學中的困惑。應用職場模擬實踐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融洽了師生關系,而且還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
護理基本技術;職場模擬;教學;技能模塊
目前,護士執業資格證的取得已經作為我國護理行業準入的首要條件。然而,當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并不包括實際動手能力的考核。護理行業要求從業人員不僅要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而且要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傳統的實踐教學是單項目無案例模塊的標準流程教學法,學生盡管經過多次實踐也難以系統掌握職業技能。長期以來,《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仍采用“示教—練習—考核”的模式,不利于護理專業學生溝通、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1]。改革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2]。為了使學生在獲得職業資格證的同時,綜合素質和動手能力不斷增強,我院《護理基本技術》課程實施了職場模擬實踐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1 教學設計理念
1.1.1 根據職業崗位(群)的核心能力劃分技能模塊 根據臨床護理工作實際,科學確定專業涵蓋的崗位(群),明確本專業通用的、最基本的核心技能模塊,分模塊制定專業技能考核標準。
1.1.2 以真實的案例為載體設計實踐和考核內容 選取職業崗位廣泛應用的基本技能和新技術作為實踐和考核的主要內容,實踐和考核的內容均以真實案例的方式呈現,主要訓練和考核學生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1.3 以綜合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依據,設計評價標準 避免把職業技能簡單理解為操作技能,注重學生在復雜職業情境中實踐智慧的養成。結果評判既要關注學生操作技能,又要關注職業精神與操作規范。
1.2 教學設計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就是從醫院現實環境中挖掘真實案例,再現醫院真實的工作情景,學生扮演護士角色,運用護理理論知識,分析案例中存在的問題;運用操作技能和人際溝通技能,規范、流暢地完成工作任務和解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在實踐教學中,將模擬病房、真實案例、六步教學法作為教學的三要素,模擬病房和真實案例營造出了無限貼近“真實”的醫院環境,六步教學法則通過嚴謹規范的工作流程和考核標準科學地實現教學過程。
2.1 編寫該課程職場模擬實踐教學配套教材
2.1.1 編寫課程實踐教學案例庫 職場模擬實踐教學在模擬病房進行,這種環境與醫院病房環境的根本區別在于,模擬病房里沒有真正的病人而是由學生扮演案例中的病人。為了再現真實的病房環境,首先要編寫適應工作崗位的真實案例庫,再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然后由學生完成任務。編寫案例庫時遵循以下原則:①貼近真實的臨床,案例必須來自臨床而不是虛構,案例要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傳染科等;②力求突出基本技能的教學,學生未進入臨床實習,沒有積累臨床經驗,因此不能選取難度太大的教學案例,否則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③案例編寫模塊化,根據技能模塊的要求,將相關教學案例組成案例模塊,使工作任務的完成連續化、系統化,更符合邏輯性;④圍
繞執業資格考試這個中心,編寫案例前,教師認真學習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尤其加強大綱中實踐能力考試內容的學習,然后有針對性地收集相關臨床案例。
2.1.2 編寫課程實踐教學考核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 由行業專家、教授、臨床護理工作者和一線骨干教師組成編寫組,應用頭腦風暴法擬定考核標準和考核評分細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嘗試,不斷修改和完善,最終定稿。考核評分標準分為模塊、項目兩大內容,每個項目下有任務描述和測試要求,測試要求分為技能要求、操作規范要求、職業素養要求、測試方法和測試時間要求。考核評分細則按照護理程序步驟制定,見表1。

表1 《護理基本技術》實踐教學考核評分細則
2.2 建設職場模擬教學實踐中心 職場模擬教學實踐中心即模擬病房。在模擬病房建設中,設計了科室護理理念、健康宣教知識、人際溝通禮貌用語、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規范高效的護理服務措施、健康的護理文化及護理工作硬件設備等職場環境,同時也不回避護理糾紛、護患關系矛盾、護理服務和管理方面的缺陷等不良現象,為最大限度地還原醫院的真實環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2.3 培養職場模擬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 要實施職場模擬實踐教學,要求教師自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而且要有嫻熟、規范的操作技能,還要有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材分析及教學過程組合的能力。為此,從3個渠道打造師資隊伍:一是引進具有較強臨床帶教能力的臨床護理教師,以兼職形式擔任教學工作;二是引進具有一定臨床經驗的護理碩士研究生,擔任專職教學工作;三是利用假期對在職專職教師進行輪訓及頂崗鍛煉。
2.4 實施職場模擬實踐教學 職場模擬實踐教學過程實質是教學設計的具體實施過程。針對事先收集的臨床真實案例,按照“識別問題—分析問題—確認任務內容—制定完成任務的計劃—完成任務—效果評價”的6步教學法實現實踐教學。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識別和分析問題,指導學生規范完成任務,不斷糾正錯誤,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職業素養不斷提高。
自從2009年下半學期開始,我院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護理基本技術》實踐教學均采用了此種教學方法,學生們對此反映很好。98.2%的學生對順利完成實習很有信心;92.3%的學生認為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90.5%的學生認為提高了綜合素質;83.8%的學生認為提高了團隊協作能力;88.7%的學生認為提高了溝通能力。
職場模擬實踐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提升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管理能力、表達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而且還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教學水平,融洽了師生關系[3,4]。在教學中,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很快融入到教學情景中,積極討論和深入參與,并互相糾正錯誤,避免了常規實踐教學的呆板和教條;教師循循善誘,不斷啟發,耐心指導,積極與學生互動,加深了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這是護理學的素質教育從相應的制度出發,進而上升到以人為本的境界,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5]。由于職場模擬實踐教學是在學生沒有進入臨床實習前進行,學生要逐一識別來自于臨床真實案例模塊中諸多問題的能力相對較低,因此要確認任務內容的難度也很大,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教師如何幫助學生針對案例模塊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同時如何更好地駕馭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實現最優化等問題都是以后繼續深入研究的課題。
[1]夏慧玲,江月英,趙學榮.案例式考核法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1,8(1):13-14.
[2]田莉梅,鄭鳳莉.高職高專護理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7):33-34.
[3]吳雪紅,謝虹,錢榮,等.模擬教學法在急救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4B):1022-1023.
[4]夏彬,鐘翠云,秦琦.模擬教學在肝膽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6,20(3B):740.
[5]王賀.基礎護理實驗教學中的學生素質培養[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3):146-147.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of workplace simulation in“nursing basic technology”teaching
Wang Yuanxiang
(Hunan Environmental Biolog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unan 421001 China)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32.049
1009-6493(2012)11B-3058-02
王遠湘,副主任護師,本科,單位:421001,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2012-01-15)
(本文編輯 范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