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具備參與決策的能力和水平,這是黨組織取得參與決策的發言權和主動權的基礎。
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四多四難”,即上級關注多、基層落實難;人為因素多,制度規范難;被動參加多,主動參與難;個人參與多,組織參與難。此外,有的黨組織由于參與意識不強、定位不夠準、能力與要求不相適應等原因,導致參與決策水平不高,參與效果不理想。
企業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具備參與決策的能力和水平,這是黨組織取得參與決策的發言權和主動權的基礎,也是處理好“有位”和“有為”關系的前提。
不斷提高黨委書記的領導能力
黨組織成員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的黨性觀念和決策能力是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重要基礎。要不斷提高黨委書記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領導能力,使其成為企業方向的把握者、思想的管理者、人才的培育者、文化的推廣者和改革的引領者。
提高把方向、謀發展的能力。把方向就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保證企業各項決策不偏離黨和國家及上級規定的軌道,起到統攬全局的作用。謀發展就是要準確把握形勢,從戰略高度謀劃本企業事關全局和長遠的發展,提出思路,做出決策,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謀劃新發展。
提高抓班子帶隊伍的能力。抓班子就是要充分發揮黨委書記的“班長”作用,抓團結、抓和諧、抓學習、抓創新,打造一支政策理論水平高、科學決策能力強、腳踏實地干勁足、清正廉潔作風好的領導班子。帶隊伍就是提升黨委書記識人、選人、用人的能力。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組建一支好的團隊,最大程度發揮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改進和創新企業領導人員培育機制,著力提升引領企業科學發展的能力素質。加強黨政干部的交流、黨政干部交叉任職和多崗位的實踐鍛煉,大力培養復合型的干部隊伍,提升干部隊伍整體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領導藝術和魅力人格。不斷提高企業黨委書記善于思想政治工作、善于溝通協調的領導藝術。協調就是處理同上級、同級、下級和內外的工作關系和各方面的矛盾,學會彈鋼琴。魅力人格要求管理者最大限度地體現自己作為領軍人物的個性品質。人格魅力具有非權力影響力,黨委書記只有保持陽光心態,修煉正直、公正、堅毅、進取等優秀的人格品質,鍛造深邃的思想與健康的心理,才能成就魅力的人格。
不斷提高黨委成員的執業能力
國有企業黨組織要以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真正把那些黨性強、忠誠黨和國家事業、有知識、有能力、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勇于改革創新、善于經營管理、職工群眾信任的優秀人才充實到黨委領導班子中去,使其真正發揮好班子的“領頭羊”作用。
提高政治素質。社會主義企業家,不僅要有卓越的治企能力,還應有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良好的職業操守。黨中央多次強調,培養黨的中高級領導干部必須堅持“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宗旨。要建立健全企業領導班子學習制度,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最新知識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論素養,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增進領導班子團結。
提升治企能力。胡錦濤總書記指出:“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這種競爭說到底是民族素質的競爭和較量,首先是企業領導人才的素質、能力的競爭和較量”。通過強化學習培訓和實踐鍛煉,使黨組織成員熟悉國家宏觀經濟戰略和產業政策;掌握行業前沿技術知識和現代企業制度運行的基本規律;掌握國際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知識,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趨勢和產業調整、市場變化的動向,提高領導班子及成員的戰略決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市場競爭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通過“四好班子”創建和深化工作,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
強化職業操守和素養。黨委成員要加強自我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職業操守,樹立正確的業績觀,求真務實,甘于奉獻,艱苦奮斗,努力強化職業操守,提升職業素養;黨委成員要樹立企業家的“七種精神”,即進取精神、創新精神、契約精神、誠信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民族精神。
不斷提高黨組織的促進能力
國企黨組織是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延伸、轉化為企業的管理優勢、競爭優勢、創新優勢和發展優勢,使黨建工作與企業改革發展中心工作目標同向、責任同擔、利益同享,形成貫徹落實重大決策的促進能力。
增強貫徹落實的學習力和創造力。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鮮明地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課題。“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國有企業黨組織建設,要以學習型理念為統領,以思想建設為根本、以能力建設為重點、以作風建設為基礎、以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為保證,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干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學習教育,創新學習載體,構建學習平臺,營造學習氛圍,樹立學習典范,使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成為學習型領導,黨員成為學習型黨員,提升黨組織和黨員感知和適應外部變化的能力和水平。
實施思想管理,增強思想引領能力。《管子·心術下》論曰,“心安是國安也,心治是國治也。治也者心也,安也者心也。”自古以來,“抓思想,得人心”都是管理之要。思想管理就是通過管理思想來優化人們的實踐行為,是黨的思想建設理論、原則、方法在企業管理中的延伸、應用和創新發展,是黨的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企業管理工作的一體化融合,是國有企業進一步發揮政治優勢的新途徑。國企黨委通過充分發揮思想理論優勢和方針政策優勢,通過實施意識形態管理、信仰管理、戰略管理、價值觀管理、道德管理、情緒管理、文化管理和人際關系管理,使決策在科學的理論、先進的理念、共同的價值取向的指導下進行。思想管理是一種“軟決策”、“滲透式”決策。思想管理煥發的“思想力”作為寶貴的“軟實力”,不僅僅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同時也是一種飽含智慧的創造力和執行力,是優化企業人文環境的凝聚力,同時也是指引企業前進的導向力,為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提供思想基礎和素質保證。
提升主導選人、育人、用人的能力。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是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證,是保證重大問題決策貫徹落實執行的基礎。國企黨組織積極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堅持把黨管人才原則和市場化選聘結合起來,建立選人、育人、用人的新機制,做到“四管”。管原則,把好導向關。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充分調動各類人才投身企業改革發展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管標準,把好入口關。根據企業發展要求和不同崗位性質,確定選人用人標準,研究推薦人選,建設好后備人才隊伍。管程序,把好制度關。以制度規范選人用人的工作程序,強化組織考察,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管監督,把好考核關。加強對選人用人過程的全方位監督,防止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實事求是地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績,并以此為據適時調整干部的任用。
形成積聚資源和推動發展的整合能力。國有企業黨建是管理,是科學管理,是對黨組織、團組織、工會這一優勢資源的管理,是企業黨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重要抓手,也是企業黨建資源效應最大化的主要途徑。國有企業黨建要統籌兼顧群、團資源,發揮群眾工作優勢,實施職工民主管理。堅持和完善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體制,落實好職代會各項職權,維護好職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各項權利,形成“依靠職工辦企業”的體制機制,把組織資源轉化為推動發展的組織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