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黨的十八大代表、孝義市留義村黨總支書記宋金峰"/>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本刊記者 張靈霞
留義村因他而精彩
——記黨的十八大代表、孝義市留義村黨總支書記宋金峰
本刊記者 張靈霞
【人物速描】宋金峰,男,1968年4月7日出生,中共黨員,孝義市崇文街道黨委委員、留義村黨總支書記,呂梁市二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黨的十八大代表。2000年,在村民和黨員的多次請求下,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把自己蒸蒸日上的企業托管給別人,經過換屆選舉,挑起了黨總支書記的重擔。上任后面對村民期待的目光,他鄭重承諾:“不僅要讓留義村的父老鄉親富起來,還要讓大家過上真正的城里人的生活。”
宋金峰深知,要讓老百姓真正過上好日子,關鍵是要幫助大家找到致富門道。他放下自己的營生,自費到各地考察學習取經,尋求發展良策。
他先后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山西省優秀人大代表提名獎”和“山西省道德模范”、“山西省優秀企業家”、“山西省勞動模范”、“呂梁市優秀黨員干部”、“捐資助教優秀個人”等榮譽稱號。
有人說,他是一面旗,時時以一個共產黨員、基層干部的品質去努力、去奮斗,去為身邊的人樹立榜樣;
有人說,他是一團火,溫暖著身邊人,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有人說,他甘為孺子牛,帶領村民開拓進取,過上幸福生活。
總之,他的一言一行,就像泰戈爾所說的:“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了果實,卻并不要求什么回報。”——留義村人們在說
百聞不如一見。盡管村黨總支書記宋金峰此時正好在省會太原參加十八大代表培訓,但筆者還是執意要到他的地盤走一走,看一看。走進孝義市崇文街道留義村,只見一棟棟新居拔地而起,一個個商業門店正在開門。那寬敞的公路、整潔的街道,還有那繁華的市景和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無不向人們展示著這個村的和諧、富足和美好。提到全村的發展變化,許多村民都會伸出大拇指,夸贊同一個名字——宋金峰。正是他,把一個靠天吃飯、負債累累的落后村,建設成富裕和諧的明星村,實現了收入工資化、環境生態化、生產規模化、管理民主化、保障社會化。
2000年3月9日,擁有500多名員工的企業的優秀企業家宋金峰,被海選為孝義市留義村黨總支書記。
時年32歲的宋金峰,心中難免忐忑不安。當時的留義村是一個民心散、百姓苦、村容差且上訪不斷的小村莊。但接近全票的信任和一雙雙期盼的眼睛,又激起了宋金峰心中神圣的使命感。“不僅要讓留義村的父老鄉親富起來,而且要讓大家過上真正的城里人的生活!”這是宋金峰擲地有聲的承諾。
上任伊始,宋金峰為打造一個過硬的班子,主動提出實行“村干部坐班制”。村兩委干部每天早上8點上班,晚上6點下班。上班后統一在黨支部辦公室學習黨的各項政策,討論解決村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處理日常事務。制度一出,他便帶頭執行。在他的帶動下,村干部們堅持按時“上下班”,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在此基礎上,他又帶領村干部建立完善了村兩委聯席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務監督小組工作會議等制度,逐步規范村民自治機制運行,進一步理順了干群關系。
留義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兩千元。宋金峰不斷分析著、琢磨著這個讓他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子,多次調研,并和村兩委干部討論,很快找到了改變村面貌的突破口,那就是三個字:“城中村”。城中村意味著什么,那就是區位優勢,留義村緊鄰孝義城區繁華地段,交通便利,可以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
萬事開頭難,他首先花了三個月的時間,讓留義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昔日的臟亂差不見了,換來的是干凈整潔的道路和綠色蔥蘢的小樹,同時他還解決了留義村小學的水電暖問題,并讓家家戶戶免費使用水電。
民心順了,村風好了,班子穩了,宋金峰便開始大刀闊斧地干了。他的第一個大手筆就是,讓介休三佳液化氣公司在留義村投資發展汽車市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朋友口中得知一個重要信息——1998年,介休三佳液化氣公司曾有意在留義村投資發展汽車市場,但經考察后發現留義村投資環境不太好,怕影響收益,轉而考慮投資鄰近的賀家莊。宋金峰如
獲至寶,高興得一晚上沒睡,次日就找上門去,經過幾次溝通并以人格擔保,終于讓三佳入駐留義村。他把留義村原來破爛不堪的庫房建成了美麗又壯觀的汽車銷售市場,這不僅為留義村引進了第一筆資金,而且解決了不少留義村人的就業問題。
此后,他進行產業調整的思路和行動一發不可收拾。2000年,招商引資,投資5000余萬元建成“孝義市家具批發市場”。2001年,投資2000余萬元建成汽車銷售維修中心三個。2002年,投資7000余萬元建成“大地鋼材市場”。2007年建成“華泰昌大酒店”,2008年建成“博愛醫院”。他的這一系列行動,在當時的孝義乃至呂梁地區,都是驚人之舉。
要想徹底改變一個貧困村的落后面貌,顛覆農村原有的觀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靠蠻干。
都說農村工作不好做,但宋金峰總是想著法將全村人擰成一條繩,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2005年,宋金峰在多次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會討論的基礎上,作出了“民生優先,遷村入城,建設宜居新留義”的決定,要投資約3億元建設建筑面積達20余萬平方米的留義新村,因此要進行大規模的拆遷。但有很多村民想不明白,有顧慮,他們說,拆很容易,但是要蓋卻不那么簡單,拆了祖輩留下的房子他們去哪,他們又靠什么吃飯。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宋金峰帶領村委干部一家一家走訪,詳細耐心地講解說服,終于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可,一次拆遷72戶。由于拆遷工作做得提前,做得周到,群眾能想到的和沒想到的,宋金峰都已想到,遷居設想得以成功實施。

如今留義村農民變市民、市民變股民,農民失地不失業,就業有了保障。目前,村里所有農民每年能分到可支配紅利9000多元,個人收入達1萬元以上。今年富麗康城大型宜居社區全部完工后,村民每人可以分到20平方米的門市,收入又能大大增加。現在,留義村還在繼續發展商貿服務業,將來要打造三大商業街。目前,永盛路已經成為孝義市餐飲一條街,振興街成為汽貿一條街,崇文大街正在打造商貿一條街。如今該村集體收入達到人均2萬元以上,帶動周邊村700多農民就業。
2004年,為了給村民帶來實惠,宋金峰多方奔走,積極爭取孝義市委、市政府在留義村興建孝義市第五中學。這一次又讓很多人無法理解,要投資1個多億建第五中學,其困難不是一點,需要的資金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沒有錢怎么辦?在前期工程投入中,他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又把自己的三輛車和市里的兩套房子都賣了,甚至把給孩子們投的保險都退了,硬是籌足了7000多萬元。為此家里人想不通,老母親和愛人沒少跟他生氣。除了跑資金,他還親自跑設計、跑材料、跑施工,常常在工地上一呆就是幾個月,有好幾次,他都是高燒不退,帶病上陣,終于歷時十個月建成了孝義堪稱一流的第五中學。留義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大家知道宋金峰為此付出的不僅僅是汗水,更多的是心血。
作為一村之長,宋金峰的仁義和愛心在當地是出了名的。村民任維根不幸遭遇車禍身亡,肇事車輛逃逸,宋金峰一手操辦,出資買棺木安葬亡者,又找線索,幫追查,最終使事情得到妥善處理。村民郭玉梅身患食道癌,無錢看病,宋金峰出資3萬余元,供老人住院治療,并時常上門問候。村民閆瑞香的女兒因車禍住院搶救,宋金鋒不但幫她聯系太原的專家,墊付住院費,還接連陪待幾個晚上,直到孩子脫險。2007年8月,村民袁東生年近不惑,家境貧寒,既無賺錢門路,也無錢成家立業,宋金峰多方聯系幫他找到就業崗位,并張羅為其結婚成家,還自己掏錢送了他一套80多平米的房子。李林梅老人70多歲,七個兒子,曾經是村里有名的貧困戶。幾年前,老人的一個孫子患了腦血栓,沒錢看病,宋金峰知道后出錢出力幫助他們,親自用車把病人送到北京天壇醫院,并負擔了全部醫療費用4萬多元,李林梅親切地稱他為八兒子,比親人還要親。村民杜忠信的兒子急性腦出血,危在旦夕,宋金峰及時趕到,上太原、赴北京,終于挽回了一個健全的孩子。2008年7月,村民宋增明的兒子參加傳銷被有關部門扣留,失蹤達半年,宋金峰忙前跑后,聯系公安部門,多方努力,終將孩子從江蘇平安找回……
在留義村,大家都說,宋金峰是一個有大愛、有大智慧的人。他懂得愛的力量,懂得感恩,更懂得這種力量的傳遞。他每年參與“光彩助學”行動,每年都個人出資20余萬元,先后資助了近100名貧困大學生、高中生;同時出資30萬元成立了“愛心助學金峰基金會”。參與捐資助教活動,個人出資100余萬元,興建了市第五小學高標準的塑膠跑道和操場;投資120萬元重修了孝義五中的校門等;投資180萬元為崇文街小學鋪設塑膠跑道、美化校園環境……一樁樁,一件件“義事”在宋金峰身上舉不勝舉。村民們感動著,也感謝著。
村民袁東生說,我以前是個單身漢,家庭條件相當差。42歲的時候宋書記幫我娶了媳婦,現在我過上了好日子,還有了工作和自己的孩子,這多虧宋書記。村民宋增明說,不是宋書記大力幫忙就想不到那么遠能把兒子找回來,我從內心里感激宋書記。曾經的村官、現任崇文街社區主任張志勛說,在留義村當村官的日子里,宋書記給了我很多幫助,不論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他教我做人,教我做事,可以說他對我的人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宋金峰一直堅持“富口袋”和“富腦袋”一起抓。要想變富就要學習,就要轉變思路。只要一有機會,他就組織大家外出學習、考察,先后去我省大寨、江蘇華西、山東南山村等地進行交流學習,使村干部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轉變了看法,有了致富的激情。如今,宋金峰意氣勃發,帶領村干部和村民,準備在留義村打造五個強區,實現五個轉型。
一是打造核心商務區,實現產業結構轉型。打造以留義為中心的綜合消費圈,具體規劃是:沿振興街建設高端汽貿物流一條街,沿永盛路建設精品餐飲休閑一條街,沿崇文大街建設城北新區,力爭用三年時間,把留義建設成為立足孝義、拉動呂梁、輻射晉中、影響全省的商貿中心。
二是打造社區化農民新區,實現農村向城市轉型。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2010年內5.5萬平米住宅全部建成,舊村200余戶村民全部搬入新區,完成留義村城市社區化農民新區建設,并在小區美化、亮化上下工夫。
三是打造孝義首富區,實現村民變市民、市民變股民的轉型。做大做強現有的8個集體企業,建設留義商貿物流中心,組建留義村經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后,集體收入達到1800萬元,人均集體可支配收入達2.3萬元。今年的重點是,實現“一戶一門店”,解決人均20平米的收益問題;規劃建設小商品批發市場、建材裝潢家具一體化等專業市場,同時引進6個大型4S店。
四是打造魅力宜居區,實現生態環境轉型。以環境大整治為突破口,推動小區、校園、企業綠化建設,建設花園式社區,同時建立定點垃圾清理制度,改善人居環境。
五是打造文化中心區,實現社會事業轉型。今年,將新建一處包括健身器材、音樂噴泉的農民休閑文化廣場,切實改善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新建一座高標準、豪華高檔的敬老院,屆時,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可自愿免費入住養老院,由村集體負擔吃、住、醫療、娛樂,實現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投資4000萬元,全面啟動五中的圖書館、體育館建設。以舉辦“留義文化節”為平臺,打造城市文化名片。進一步完善“家庭檔案”,展示家庭精神風貌,開展“和諧家庭”建設工作,評選五好家庭、好婆媳、好妯娌,以家庭和諧促進社會和諧。在“立德育人”上下工夫,深化村民培訓教育,提高村民素質,提升留義品味。
今年3月,宋金峰又有了新的想法,在多方考察、科學論證后,他準備投資建設金龍山風景旅游區。他聘請北京正和恒基園林設計院完成了《金龍山風景區總體規劃》及修建性詳規。該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2億元,目前已展開了金龍泉水改建工程及園區景觀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預計三年后,自然生態、山水怡人的金龍山休閑觀光景區將向游人開放。
宋金峰在留義村的12年里,留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是村民的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在這里過著幸福和諧的小康生活。為此,留義村黨總支連續六年被呂梁市委評為“五星級黨總支”,留義村先后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先進單位”、“山西省文明和諧村”、“呂梁市文明和諧村”稱號。同時,留義村巨變的12年也給了宋金峰更多的更高的榮譽,他先后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山西省優秀人大代表提名獎”和“山西省道德模范”、“山西省優秀企業家”、“山西省勞動模范”、“呂梁市優秀黨員干部”、“捐資助教優秀個人”等稱號。面對掌聲和榮譽,他說,只要留義村發展了,村民過得好,就一切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