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義 王 杰 李芙蓉
鮮艷的黨旗嘩啦啦地飄
——運城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服務轉型跨越發展紀實
楊紅義 王 杰 李芙蓉

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發展;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和諧。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運城市堅持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與中心工作相結合,為完成轉型跨越發展的中心任務提供動力和保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積極響應市委號召,以科學發展作為目標和方向,把科學發展第一線作為創先爭優主戰場,用科學發展成果檢驗創先爭優成效,使創先爭優活動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精品工程”、加強黨的建設的“科學工程”、群眾得實惠的“民心工程”。
今年以來,運城山西藍馬肥業有限公司開展支部聯村服務活動,與臨猗、萬榮、鹽湖三個縣區的642個黨支部建立了科技服務合作關系,公司的64名黨員和31名入黨積極分子,共舉辦農業科技培訓344場次,為3126個農戶提供了測土配肥和田間指導服務,為25811個農戶提供了面對面指導。
運城大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黨委在工作中提出了“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的“雙培養”方向,2011年把7名業務骨干發展成為預備黨員,今年又在生產一線選拔了20名骨干作為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目前主持完成了自卸車、水泥攪拌車、灑水車三個系列車型的整車設計,其中的王永紅已被發展成預備黨員。
運城陽光集團運輸部黨支部從源頭控制庫存,有效地降低了物資采購費用。在焦炭車皮的裝運上,采取了“滿裝滿載、快裝快卸,縮短停時、精減費用”的措施,使每節車皮的裝焦量增加了1.5噸,年節約費用可達600多萬元。
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優勢,把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科學發展資源,把黨的建設成果轉化為科學發展成果,是運城市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活動之初,運城市就著眼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提出“熱愛運城、共謀發展”的活動主題。2010年7月29日,市委貫徹省委書記袁純清對運城提出的“要以更大的膽氣推動轉型跨越發展,建成山西向東向西開放的大通道和橋頭堡”的新要求,又提出了“放膽爭先、奮勇跨越”的活動主題。繼市委三次黨代會提出“四基地一中心”奮斗目標后,今年2月,市委三屆三次全會認真分析運城發展形勢,及時提出實施工業強市、文化強市兩大戰略。5月1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設立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極大地鼓舞了全市黨員干部的士氣。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精神振奮、信心十足,以過硬的措施狠抓落實,以開放的膽氣爭先進位,以創先爭優活動保證中心任務的完成,積極服務人民群眾,全力破解發展難題。各級黨組織把開展活動與創優經濟發展環境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具有行政審批權的部門和單位,充分發揮政策熟悉、業務精通的優勢,努力提高服務水平,為經濟發展創造寬松環境。
今年以來,市委圍繞“保持純潔性、促進大發展”這一主題,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文化強市兩大戰略,引領和帶動全市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市委中心工作,明確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以加快發展的實際成效創先爭優。
在推進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中,各級各部門更加注重項目建設,1至6月份全市落地項目443個,完成落地投資金額972.89億元,落地任務完成率、落地投資金額均名列全省第二;更加注重招商引資,1至6月份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55億元,同比增長56%;更加注重載體培育,制定實施“園區建設倍增計劃”,加快推進5個省級開發區和15個工業園區建設;更加注重服務企業,以“干部進企業、服務促發展”為主題,實行市級四大班子領導包聯責任制,選擇77家重點項目企業,集中開展思想服務、要素服務、項目服務,幫助企業和企業家解決“思想內”和“圍墻外”的問題。
文化強市方面,緊緊扭住文化強市“十大行動”和“十大工程”,大力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度融合、文化與工農業產品深度融合、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文化與城市品牌塑造深度融合。1至6月份,全市完成旅游總收入83.04億元,同比增長28.8%。
垣曲縣制定出臺村“兩委”干部“八步承諾法”,針對村“兩委”班子及其成員實行科學提諾、組織審諾、黨委簽諾、公開示諾、實干踐諾、跟蹤問諾、考核評諾、獎懲促諾。
絳縣各鄉鎮黨委每季度召開一次農村兩委主干匯報會,每半年進行一次現場督查,促進基層干部在任期規劃、年度目標、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四個方面踐行承諾。
新絳縣先后召開情況分析會、形勢研判會、任務推進會、經驗交流會、“黨建論壇”等,及時發現和解決履職踐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確保各項承諾目標任務的如期完成。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運城市把立足崗位奉獻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重點來抓,創造性地提出了以“三種承諾主體、三類承諾內容、三個承諾步驟、三項督促措施、三種檢驗辦法、三種結果運用”為主要內容的公開承諾“六三”工作機制。即:明確各級領導班子、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三種承諾主體,從政治建設、作風建設、目標任務三方面進行承諾,按照主體提出、群眾評議、組織審核三個步驟審議承諾,以公示承諾、上評下議、監督檢查三項措施為主督促承諾落實,以交賬考核、組織評議、橫向排除三種方式檢驗承諾落實,通過表彰樹立先進典型、整頓幫助落后支部、處置處理不稱職不合格黨員干部三種方式強化對履行承諾結果的運用。市委把每年的公開承諾情況作為考核評價黨員干部的重要標準,認真完成承諾兌現、群眾評議、綜合評比和結果運用等程序,建立了創先爭優長效機制。
在2011年年度目標責任考核中,全市共評出212個先進黨組織、151個后進黨組織和197名優秀黨員、153名不合格黨員。今年年初,運城市各級領導班子、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結合各自崗位職能,分別確定承諾內容,通過新聞媒體、公示欄、會議等不同方式層層實行了公開承諾。這一做法被山西省委組織部評為2011年度全省組織工作創新項目。
“六三”工作機制,解決了誰來承諾、承諾什么、怎么承諾、誰來監督、效果怎樣,以及如何強化對履行承諾的評議結果的運用等問題,有力地推動了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收到了良好效果。這一機制實施以來,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的熱情更高、心勁更足,謀求轉型跨越發展的工作主動性更強,服務群眾的目標更明確。全市9659個基層黨組織普遍進行了公開承諾,210341名黨員中有條件的都作出了承諾,承諾率達96%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為群眾辦實事好事49599件;宣講創先爭優活動報告356場次;舉辦培訓795場次,參加者112178人次;整頓渙散黨組織93個;黨組織結對幫扶4117對,黨員結對幫扶32843對,開展志愿活動3566次;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分別完成承諾18819件、213913件。
今年,市委按照中央提出的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和省委實施的“集成升級”的要求,拓寬領域,創新思路,構建了五個等次定級晉位、七大領域集成共建、三個層次直接服務、三項措施保證落實的“五七三三”黨建工作機制。對于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中,在中央、省委確定的“好”、“較好”、“一般”、“較差”四個等次的基礎上,增加了“紅旗”等次,同時啟動“包聯工程”、“趕超工程”和“轉化工程”,促使基層黨組織普遍升級、爭當紅旗。目前,總體工作已進入整改提高階段。在農村、機關、國企、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和事業單位等七大領域,開展不同內容的主題創建活動。強調上級服務基層,黨建服務中心,黨員服務群眾,并著力落實“三級聯述聯評聯考”責任,表彰一批典型,營造一個良好氛圍。
目前,全市157名市、縣兩級黨委常委每人聯系、具體指導一個企業、幫扶一個村,149名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與298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結成了幫扶對子;全市從“好”支部中評選出100個“紅旗”黨支部,2946個“好”基層黨組織100%鞏固;1333個“較好”基層黨組織實現晉位升級,占33%;717個“一般”基層黨組織實現晉位升級,占39.4%;265個“較差”基層黨組織實現晉位升級,占47.6%。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集中組建行動深入推進,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達到1218個,覆蓋全市11482家非公企業,實現了黨組織全覆蓋。同時,在全市黨員中分類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使黨員提升了整體素質,增強了干事創業活力。
6月26日晚,運城市河東會堂座無虛席,以平陸縣國營林場護林員荊保山為原型的大型眉戶劇《守望》,打動了包括市領導在內的上千名黨員干部。這是運城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文藝展演周活動的首場演出。
以臨猗縣博達學校校長陳玉芳為原型的眉戶劇《56個孩子一個媽》、《黨員媽媽》,以夏縣原鄉鎮企業局局長胡丙申為原型的線腔《“憨”局長還債》、蒲劇《還債局長》……這些豐富多彩的節目寓教于樂,讓人暢享精神盛宴。運城市開展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文藝展演周活動,結合當地文化特色,通過蒲劇、眉戶劇、線腔、文藝晚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讓一批先進典型走上舞臺、走進群眾,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引領身邊的人,推動了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5年如一日扎根大山默默奉獻的“護林衛士”荊保山,黨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帶領群眾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的原貴生,全國勞動模范、23年義務撫養59名孤殘兒童的“黨員媽媽”陳玉芳,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還債局長”胡丙申……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運城市積極培育和選樹先進典型,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身邊的人,使活動要求更加具體化、形象化。先進典型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代表著時代進步的方向,反映了全市干部群眾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
為了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運城市運用多種形式,發揮整體優勢,大張旗鼓宣傳典型。2010年,運城結合撤地設市十周年紀念,評出“十大功臣”。2011年,運城評出百名“熱愛運城,共謀發展”優秀人才和“熱愛家鄉,共謀發展”運城籍在外杰出人才,制作了“河東之子”系列電視專題片。今年年初,運城市開設黨員教育培訓“流動課堂”,講述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巡回授課199場次,10萬余名黨員在家門口接受教育、感悟先進。今年七一,對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十大標兵、優秀基層黨組織、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進行隆重表彰,并開展“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文藝展演周”活動,把學習運用典型作為推動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向新聞媒體大力推介先進典型,引導各級黨組織把學習運用典型與轉型跨越發展結合起來,與作風建設結合起來,與爭創群眾滿意的窗口服務單位結合起來,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落實。通過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推動科學發展、服務人民群眾、促進社會和諧、加強基層組織,起到了重要的激勵和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創先爭優活動增添了強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今年6月9日,運城市南風廣場中央,巨幅版面排成的形象墻令不少行人駐足,一個個普通的名字與感人的先進事跡連在一起,讓人倍感親切。他們,是市委隆重表彰的“百佳服務窗口”和“百名服務標兵”。
近年來,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的帶動示范作用,運城市先后在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開展“河東先鋒在行動”、“四比一創”等主題實踐活動。2011年12月開始,運城市又結合在年終開展群眾評議工作中所掌握的情況,在全市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中評選“百佳服務窗口”和“百名服務標兵”。活動中,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報紙和網絡投票572萬余張次,全市875個窗口單位和966名個人參選。6月8日,市委在南風廣場對評選出的100個“百佳服務窗口”和100名“百名服務標兵”進行了隆重表彰。
黨內帶動社會,實現齊爭共創。市委通過黨組織和黨員的創先爭優帶動各行各業創先爭優,形成了比學習、比工作、比奉獻和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濃厚氛圍,使創先爭優成為全社會的價值取向。全市各群團組織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先后組織開展了創建“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巾幗建功等活動,組織動員廣大職工、青年、婦女積極投身轉型跨越發展的主戰場,進一步擴大了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特別是在全市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組織和黨員中廣泛開展“三亮三創四爭四評”活動,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的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服務作風明顯改進,服務效能明顯提高,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使主流意識形態的要求融入到群眾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把創先爭優活動變成了黨內帶黨外、黨員帶群眾的宏大社會實踐活動。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轉變作風,下基層、入農戶、“結窮親”,以發放連心卡的形式架起“干群連心橋”,共為群眾提供致富信息85600余條,接待黨員群眾147000余人次,為民辦實事36000件,走訪慰問困難黨員群眾23800余人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29200余件。如今,“有困難找黨員,有問題找組織”已成為全市廣大群眾的共識,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千家萬戶,樹立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責編:攝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