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詢臺
忻州讀者黨項紅問:前不久,我的入黨介紹人違紀犯了嚴重錯誤,請問入黨介紹人犯了錯誤,對被介紹入黨者有沒有影響?
本刊編輯部答:只要被介紹人確實具備黨員條件,入黨時又嚴格履行了入黨手續,就不應該受入黨介紹人的問題的影響,也不必重新找入黨介紹人。但是,如果被介紹人入黨時根本不具備黨員條件,是被有嚴重問題的人拉入黨內的,則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晉中讀者姚波平問:我們支部最近發展了一名新黨員入黨,已被上級黨組織批準為預備黨員,請問批準預備黨員要不要張榜公布?
本刊編輯部答:申請入黨人被上級黨組織批準接收為預備黨員后,黨支部可在召開黨內會議時宣布,也可以張貼紅榜向黨內外群眾公布。張榜公布一是可以讓黨內外群眾和要求進步的同志及時了解到黨的組織又增加了新的血液,增強了戰斗力;二是可以對預備黨員進行一次教育,使其時時刻刻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明確前進的方向,激發做好工作的干勁;三是使每名黨員都置身于群眾的監督之下,努力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運城讀者李建斌問:我們單位有一名預備黨員由于過失犯了嚴重錯誤,已被有關部門在行政上給予紀律處分,最近這名黨員預備期滿,請問預備黨員預備期滿是否可帶著行政處分轉為正式黨員?
本刊編輯部答: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犯了嚴重錯誤,如果需要給予行政紀律處分,黨組織就應首先考慮他夠不夠黨員條件。如果已經不夠黨員條件,即可取消其預備黨員資格,不能帶著行政紀律處分轉為正式黨員。
大同讀者楊濤江問:預備黨員預備期未滿能否取消預備黨員的資格?
本刊編輯部答:在一般情況下,應按期討論預備黨員的轉正問題。但是,如果預備黨員嚴重違犯黨的紀律或觸犯國家法律,已經喪失黨員條件,則可以提前召開支部大會討論,通過取消其預備黨員資格的決議,報上級黨組織批準后,宣布取消其預備黨員資格。
太原讀者祁懷成問:我們單位有一名黨員去世,他的家屬要求在其骨灰盒上覆蓋黨旗,請問普通黨員去世后能不能在骨灰盒上覆蓋黨旗?
本刊編輯部答:中共黨員逝世后能不能在骨灰盒上覆蓋黨旗的問題,中央組織部有明確規定:中央、國家機關副部長及地方副省長以上黨員干部逝世后,骨灰盒上可覆蓋中國共產黨黨旗。副部長、副省長以下的中共黨員逝世后,也可以在骨灰盒上覆蓋黨旗。遺體覆蓋一般用3號或4號黨旗,骨灰盒覆蓋一般用5號黨旗,但黨旗不得隨遺體火化或隨骨灰盒掩埋。覆蓋用黨旗可以重復使用,也可以贈送給家屬用于骨灰盒室內存放時覆蓋。
臨汾讀者姜太偉問:我有問題找信訪部門申訴,但找到信訪部門后有關人員不予受理。請問信訪人提出的哪些信訪事項信訪機構不予受理?
本刊編輯部答:根據《信訪條例》的規定,對于以下四種情形的信訪事項,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及其他行政機關不予受理:第一,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規定,對屬于權力機關、司法機關職權范圍內的信訪事項,行政機關無權受理,但要告知信訪人向有權處理的上述機關提出。第二,已經或者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信訪事項。這是為了促使信訪人積極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糾紛,維護權益。為了充分保障信訪人的合法權利得以實現,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及其他行政機關應當告知信訪人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第三,信訪人就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事項在規定期限內向受理、辦理機關的上級機關再提出同一信訪事項的,該上級機關不予受理。第四,信訪人對復核意見不服,仍然以同樣的事實和理由提出投訴請求的,各級人民政府信訪工作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不再受理。

太原讀者任彩霞問:我來太原打工已經好多年,但身份證是外地的,我想在太原考駕照,請問持外地身份證在太原是否可以考駕照?
本刊編輯部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申請機動車駕駛證應當向長期居住地車輛管理所提出申請。在暫住地居住一年以上的,可向暫住地車輛管理所申請。”因此,你可以讓戶籍管理部門出具暫住證明,再在太原考取機動車駕駛證。
晉中讀者吉書鵬問:我是一名農村新婚青年,我想問一下在農村持獨生子女光榮證有何用?
本刊編輯部答:持有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可享受不少獎勵和優待,包括農業人口從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起至60周歲止,非農業人口從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起至獨生子女16周歲止,夫妻雙方每月可領取不低于50元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子女入幼兒園、接受教育、就醫時,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可給予一定的補貼,如可報銷子女入園的管理費等;夫妻雙方退休時,其所在單位可按照其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此外,夫妻一方或雙方為農業人口并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除享受以上優待外,還可以優先被列為脫貧或致富對象,在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享受扶持優待;農業、林業、水利、科技、供銷等部門在技術服務、勞務輸出或招工時,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其家庭勞動力;在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時,縣(市、區)政府可對獨生子女家庭個人籌資部分給予資助;政府還可優先批給獨生子女父母宅基地;集體收益以人均分配的,可增加1人份的份額,以戶計發的可享受高出戶均標準20%以上的額度;夫妻雙方均為農業人口,其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期間寄宿的,當地政府將給予其寄宿和生活補助。
太原應屆大學生楊成虎問:我是一名應屆大學畢業生,請問大學生畢業后,戶口可否遷入非原籍地區?
本刊編輯部答:不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大中專畢業生生畢業后,工作單位接受戶口的,遷往工作單位,不接受的,遷回原籍人事部門,不能遷往其他地方。戶口遷移地址以派遣證派往地址為依據,如因個人原因要求遷往非派遣地,需在遷回派遣地后根據相關政策自行辦理。
呂梁讀者柴天彪問:我承包了幾十畝荒山荒坡,植了許多樹,但是一直沒有辦理林權證,請問如何辦理林權證?
本刊編輯部答:申請辦理林權證一般的程序是,由使用者或所有者(權利持有人)向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或變更登記申請,由該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申辦林權證應具備的條件: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無爭議;界線清楚、標志明顯,與毗鄰單位有認界協議書和劃撥書;面積、四至界線的登記文件和圖畫資料同實地吻合;有關圖表完備,材料齊全。應提交的有關材料:林權登記申請表;個人身份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的身份證明,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證明和載明委托事項、委托權限的委托書;申請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證明文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規定要求提交的其他有關文件。
晉城讀者高愛枝問:我的老公經常對我拳打腳踢,我想問一下判斷家庭暴力的標準是什么?該怎樣進行取證?
本刊編輯部答: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他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心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取證可以報警形成出警記錄,或醫院驗傷,出具驗傷診斷證明,還可以自行對傷口拍照。
運城讀者李改枝問:我丈夫在縣城工作,最近一段時間很少回家,我懷疑他有外遇,想離婚。我能索要一些賠償金嗎?
本刊編輯部:《婚姻法》中有規定,婚外與他人持續同居,無過錯方可要求損害賠償金。你想得到賠償金,需要有你丈夫與他人同居的證據,若沒有同居證據則不能要求。至于賠償金是多少,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法院會結合具體情況,如受傷害的程度來定,若夫妻雙方有孩子的,還要考慮孩子將來歸誰撫養等。
(責編:郭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