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鳳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 湖北 荊州 434020)
護理干預在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
何金鳳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 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評價護理干預在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方法:選擇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干預組及對照組各60例。兩組給予相同的吸入藥物治療,干預組同時進行20d的護理干預,干預前后分別行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測試。并對患者每日行夜間哮喘發作次數的監測。結果:干預前兩組SAS及SDS評分均有增高。干預組干預后SAS及SDS評分顯著降低,與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lt;0.05)。干預前后兩組患者夜間哮喘發作的次數干預組與對照組也有很明顯的差異(Plt;0.05)。 結論:支氣管哮喘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或抑郁狀態,護理干預后能顯著減輕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護理干預后更能縮短病情控制的時間,提早進行藥物的減量,節省住院時間和治療費用;減輕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副作用。
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支氣管哮喘是世界公認的醫學難題,哮喘已成為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一種主要慢性疾病[1],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疾病中四大頑癥之一。根據《全球哮喘防治戰略創議》中推廣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用藥指南,我們對患者進行了長期的療效觀察,但患者的病情控制結果卻有著很大的差異。為此我們對部分支氣管哮喘患者展開了為期1年的護理干預與觀察,對照發現對支氣管哮喘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明顯提高了疾病控制率,并在生活質量上有著很大的提高,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間在我院呼吸內科住院治療,住院時間 gt;25d的支氣管哮喘患者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齡26~68歲,首次發病35例。將患者隨機分成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排除有精神病史及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
1.2方法
當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病情經主管醫生診斷為疾病控制緩解期時,根據《全球哮喘防治戰略創議》中推廣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用藥指南:應用沙美特羅氟替卡松、白三烯受體抑制劑以及茶堿類藥物的標準,給予患者需要的劑量,指導其學會使用。設單盲給予干預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
調查方法采取問卷調查的方法,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的精神狀態,護理干預后再進行上述量表的測評。兩組患者每天進行夜間哮喘發作的次數統計。
治療方法兩組給予相同的藥物治療,干預組實施的護理干預:①護士每天早晚各1次先對患者行心理暗示,告訴患者病情已穩定,應該和正常人一樣進行呼吸功能鍛煉。接下來陪同患者做縮唇式呼吸10min,做完鍛煉后休息30min,做好哮喘日記。提醒患者每天的進步,并為患者提供大量的成功案例。要求患者作息一致,飲食合理。②為患者家屬提供詳細的疾病知識指導,告訴家屬要樹立積極的心態,幫助患者適應角色轉變。③每周開展1次哮喘病友俱樂部,讓哮喘患者之間互相傾訴,互相鼓勵。并讓恢復患者談談自己的控制方法。④當患者病情已穩定時,鼓勵患者生活自理。
1.3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5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組內及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干預前后SAS和SDS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DS和SAS評分比較
2.2兩組患者每天進行夜間哮喘發作的次數統計
對患者每天早晨9點做統計,把有發作和無發作患者每天累計,以5d為小階段統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夜間哮喘發作統計 例
據調查,在我國至少有2000萬以上哮喘患者,但只有不足5%的哮喘患者接受過規范化的治療。特別是在地方城市的,知識比較缺乏的農村患者,很多時間都是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時來到大型綜合醫院救治,等病情剛轉穩定就會立即出院回鄉治療,甚至在家吃藥治療等。這樣就會導致哮喘長期處于緩解期而未能很好的控制,當患者在抵抗力低下或遇過敏源等情況時會反復哮喘急性發作。隨著醫學模式的轉換,哮喘以單純藥物治療逐漸向預防-控制相結合方向發展,由過去的“主動—被動”轉變為“指導—合作—共同參與”型[2]。護理干預幫助患者走出哮喘陰影,讓患者能正常工作與生活,盡快控制病情,減少發作。
支氣管哮喘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或抑郁狀態,患者會擔心疾病影響工作、生活;擔心疾病會存在傳染,影響家人健康或招到家人嫌棄;因為長期服藥會害怕外人看自己的眼光;也會害怕哮喘隨時發作影響生命;對大額的醫藥費用也存在著擔心;還有部分女性患者會擔心長期使用激素藥物會發胖等等。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感會明顯減輕,時刻提醒與暗示患者哮喘是可以控制的,可以正常的工作,不會受到他人的歧視;也可以正常的生活,不會給家人造成很大的生活負擔。讓患者減輕心理負擔,積極配合鍛煉,增強體質,增強機體抵抗力。可以讓患者很快的參與工作、學習,讓他們不會有耽誤事業的心理。讓患者正確面對疾病,必要時隨身備哮喘藥,能夠在哮喘發作初期及時緩解病情。
哮喘患者在緩解期行護理干預后,能縮短病情控制的時間,可以提早的進行藥物的減量。據快速峰流速儀檢查的報告結果和夜間哮喘發作次數的比較,干預組比對照組在呼氣功能的恢復上能夠節省時間3~4d;夜間哮喘不再發作的時間會提前2~3d。及早及時的進行藥物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縮短了住院時間,也減輕了國家以及保險公司的負擔。藥物提早減量,對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副作用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減輕,更能盡快恢復患者工作,讓患者不再為工作、經濟等問題擔憂。不足之處:部分患者在調查夜間發作次數時因個人耐受程度不一致的情況下,數據會有偏差,希望今后能有更好評價哮喘分級的量表來衡量。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ronchial Asthma[M].Geneva: WHO, 2000: 206.
[2]蔡玲芳,徐紅.支氣管哮喘患兒出院后對家屬進行電話隨訪健康教育[J].護理學報,2007,14(9):87-88.
[編輯]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3.017
R473.5
A
1673-1409(2012)03-R038-02
2011-11-09
何金鳳(1982-),女,湖北荊州人,護師,碩士生,主要從事呼吸內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