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彥芬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采油廠試驗大隊,黑龍江 大慶 163111)
聚表劑粘度影響因素研究
隋彥芬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采油廠試驗大隊,黑龍江 大慶 163111)
聚表劑作為一種新型驅油劑,對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針對影響聚表劑粘度相關因素(溫度、油田水礦化度和細菌)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35~55℃的溫度條件對海博I型聚表劑的交聯具有促進作用,而對海博Ⅲ聚表劑的交聯具有抑制作用;一價陽離子對海博Ⅰ型聚表劑有增粘作用,對海博Ⅲ型聚表劑有降粘作用,二價陽離子對2種聚表劑都具有降粘作用;海博Ⅰ型聚表劑比海博Ⅲ型聚表劑的抗菌能力強,對于同一種聚表劑,鐵細菌的降粘作用較強,硫酸鹽還原菌與腐生菌的降粘作用較弱。
聚表劑;粘度;影響因素
聚表劑作為一種新型驅油劑,具有如下特點[1-2]:高增粘性;可以高效乳化原油;在油藏中吸附滯留量比較大,具有一定的調剖效果。由于使用聚表劑對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作用,因而了解影響聚表劑粘度的相關因素顯得十分必要。下面對聚表劑粘度影響因素進行研究,以期為油田確定開發方案提供參考。
1.1試驗用品
1)聚表劑 上海海博公司生產的Ⅰ型聚表劑(批號20080522)、Ⅲ型聚表劑(批號20100102)。
2)試驗用水 采用大慶油田第一采油廠1023站清水和中405站污水,水質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水質分析數據表
3)試驗用油 取自三類油層水驅后低溫脫水原油。
1.2配制方式
用1023站清水配制母液3000mg/L,攪拌2h,熟化1h,用中405污水稀釋至1000mg/L或1200mg/L待用。

圖1 聚表劑粘度隨溫度變化曲線
2.1溫度對聚表劑粘度的影響
室內將配制好的聚表劑溶液分別在35~55℃條件下測定樣品粘度,結果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在35~45℃時海博I型聚表劑的粘度呈增大趨勢,在45~55℃時其粘度保持相對平穩,說明35~55℃的溫度條件對海博I型聚表劑的交聯具有促進作用;在35~45℃時海博Ⅲ型聚表劑的粘度略有增加,在45~55℃時其粘度開始下降,說明在35~55℃的溫度條件對海博Ⅲ聚表劑的交聯具有抑制作用。
2.2油田水礦化度對聚表劑粘度的影響
1)一價陽離子的影響 一價陽離子對聚表劑溶液粘度影響的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隨著氯化鈉含量的增加,海博Ⅰ型聚表劑的粘度明顯增加,體現出鹽敏增粘性,因此有明顯的抗鹽能力。海博Ⅲ型聚表劑的粘度隨著氯化鈉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趨勢,但在氯化鈉濃度為4000~7000mg/L范圍粘度相對穩定,說明在此范圍其有一定抗鹽能力。總體來說,一價陽離子對海博Ⅰ型聚表劑有增粘作用,對海博Ⅲ型聚表劑有降粘作用。
2)二價陽離子的影響 二價陽離子對聚表劑溶液粘度影響的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氯化鎂濃度的增加,海博Ⅰ型聚表劑粘度大幅下降,海博Ⅲ型聚表劑的粘度下降趨勢較小。總體來說,二價陽離子對2種聚表劑都具有降粘作用。

圖2 聚表劑一價陽離子粘度曲線

圖3 聚表劑二價陽離子粘度曲線
2.3細菌對聚表劑粘度的影響
室內將濃度為1000mg/L的聚表劑溶液分裝成9瓶,體積各為300ml。分別接入1ml鐵細菌、腐生菌和硫酸鹽還原菌的培養基,攪拌均勻,封瓶后放置在45℃的恒溫箱中定期檢測其粘度,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海博Ⅲ型聚表劑的粘度變化較大,45d后的粘度值低,說明其抗菌能力較弱;海博Ⅰ型聚表劑的粘度變化較小,45d后的粘度值高,說明其抗菌能力較強;對于同一種聚表劑,鐵細菌的降粘作用較強,硫酸鹽還原菌與腐生菌的降粘作用較弱。

表2 聚表劑在細菌作用下的粘度測定數據
35~55℃的溫度條件對海博I型聚表劑的交聯具有促進作用,而對海博Ⅲ聚表劑的交聯具有抑制作用;一價陽離子對海博Ⅰ型聚表劑有增粘作用,對海博Ⅲ型聚表劑有降粘作用,而二價陽離子對2種聚表劑都具有降粘作用;海博Ⅰ型聚表劑比海博Ⅲ型聚表劑的抗菌能力強,且對于同一種聚表劑,鐵細菌的降粘作用較強,硫酸鹽還原菌與腐生菌的降粘作用較弱。
[1]唐曉旭,王闖,盧祥國,等.聚表劑溶液性能及其驅油機理[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11,30(3):144-149.
[2]趙利,王克亮,邵金祥,等.聚表劑溶液的性能和驅油效果實驗研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10, 29(2):105-109.
[編輯] 李啟棟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4.026
TE357.46
A
1673-1409(2012)04-N078-02
2012-02-15
隋彥芬(1975-),女,1998年大學畢業,工程師,現主要從事三次采油驅油劑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