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麗 符蓉 趙海平 馬莉
1.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遼寧沈陽 110001;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外科,遼寧沈陽 110001
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人格特征與情緒狀況的關系研究
李紅麗1符蓉2趙海平1馬莉1
1.中國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遼寧沈陽 110001;2.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外科,遼寧沈陽 110001
目的探討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的情緒狀況、人格特征及其關系。方法采用簡明心境問卷和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對術后化療的原發性乳腺癌患者進行調查,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乳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緊張-焦慮、疲乏-遲鈍和迷惑-混亂得分大于5分,處在“少許”到“中度”之間,有30%以上患者的疲乏-遲鈍、抑郁-沮喪和緊張-焦慮負性情緒均分大于2分;在人格特征中,外向性、神經質和掩飾性量表得分顯著高于常模(P<0.05);采用偏相關分析顯示,患者的外向性與負性情緒和POMS-SF總分呈顯著負相關,與正性情緒精力呈顯著正相關(P<0.05);神經質與負性情緒和POMS-SF總分呈顯著正相關,與正性情緒精力呈顯著負相關(P<0.05)。結論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人格特征與其情緒狀況密切相關,在臨床護理干預中應針對其人格特征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以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
乳腺癌;化療;人格;情緒
乳腺癌是婦女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1],患者不僅面臨著疾病本身帶來的困擾,還要面臨著心理和社會壓力的挑戰。患乳腺癌對患者來說是一個沉重的心理打擊,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常導致患者產生情緒應激反應,這種負性情緒還會影響到病情的進展與預后[2],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命質量。本研究旨在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的情緒狀況和人格特征進行調查,以探討患者的情緒狀況與人格特征的關系,期望為臨床工作者提供有意義的信息,為乳腺癌患者的臨床心理護理提供理論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4月~2011年3月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盛京醫院乳腺外科進行術后化療的乳腺癌患者。本研究發放問卷201份,回收有效問卷189份,有效回收率為94.0%,其中,年齡<45歲58例,45~55歲92例,>55歲39例;病理分期:0期4例,Ⅰ期39例,Ⅱ期118例,Ⅲ期28例;改良根治術167例,保乳術22例;化療療程:第1~2療程62例,第3~4療程60例,第5~6療程56例,第7~8療程11例;化療副反應種類:0~3種79例,4~5種70例,>5種40例。
1.2 研究方法
首先獲得醫院醫學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批準。在研究對象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研究人員在病室內與研究對象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訪談。
1.3 評估方法
一般情況問卷:由研究者設計,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水平、職業、家庭人均月收入、手術方式、有無轉移、術后時間、醫療費用支付方式、病理分期、化療療程、化療副反應的種類等。
簡明心境問卷(profile ofmood states-short form,POMSSF)[3]:是一個測查心境狀態的標準工具,該問卷由30個形容詞組成,每個項目為5級評分,從0(一點也不)~4(非常地)分。問卷包含6個分量表:緊張-焦慮(tension-anxiety,TA)、抑郁-沮喪(depression-dejection,DD)、憤怒-敵意(angerhostility,AH)、疲乏-遲鈍(fatigue-inertia,FI)、迷惑-混亂(confusion-bewilderment,CB)、精力(vigor-activity,VA),其中前5個為負性情緒。6個分量表之和構成總分(TMD),總分越高則心境越差。POMS-SF己被我國學者遲松等[4]進行了初步修訂,經過檢驗表明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王建平等[5]通過在我國癌癥患者中的臨床測查,發現中文版POMS-SF的信度、效度和項目區分度都較好,能敏感地反映出癌癥患者的情緒變化。本次測量中POMS-SF的Cronbach's ɑ系數為0.828。
艾森克人格問卷簡式量表中國版(EPQ-RSC)[6]:該量表是根據艾森克人格問卷(EPQ)結合中國人實際情況編制而成。量表包括精神質(psychoticism,P)、外向性(extraversion,E)、神經質(neuroticism,N)和掩飾性(lie,L)4個分量表,各12個項目,共48個條目。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描述性分析、t檢驗和偏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情緒狀況
POMS-SF問卷各分量表得分為緊張-焦慮(6.23±4.09)分、抑郁-沮喪(4.90±4.44)分、憤怒-敵意(4.80±3.49)分、疲乏-遲鈍(6.57±4.25)分、迷惑-混亂(5.19±3.50)分、精力(7.00±4.95)分,其中,負性情緒緊張-焦慮、疲乏-遲鈍和迷惑-混亂得分大于5分。在5項負性情緒量表中,有71例(37.6%)患者的疲乏-遲鈍情緒均分大于2分,58例(30.7%)患者的抑郁-沮喪情緒均分大于2分,57例(30.2%)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均分大于2分,24例(12.7%)患者的迷惑-混亂情緒均分大于2分,14例(7.4%)患者的憤怒-敵意情緒均分大于2分,表明這些患者的負性情緒已經達到了比較嚴重的“中等”以上程度。
2.2 乳腺癌患者的人格特征
將本組患者的EPQ-RSC評分與全國常模[6]的評分進行比較,其外向性、神經質和掩飾性量表維度得分顯著高于常模(P<0.05)。見表1。
2.3 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和情緒狀況的相關分析
在排除了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家庭人均月收入、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化療療程、家族史、手術方式、病理分期、有無轉移、副反應數量等人口學變量的影響后,進行人格特征與情緒狀況的偏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患者的外向性與負性情緒和TMD總分呈顯著負相關,與正性情緒精力呈顯著正相關(P<0.05);神經質與負性情緒和TMD呈顯著正相關,與正性情緒精力呈顯著負相關(P<0.05)。見表2。
表1 乳腺癌患者的EPQ-RSC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情況(±s,分)

表1 乳腺癌患者的EPQ-RSC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情況(±s,分)
因子乳腺癌患者(n=189)全國常模(n=8 565)t值P精神質外向性神經質掩飾性2.73±2.23 8.03±3.41 5.38±3.25 9.28±2.11 2.73±2.05 7.50±2.84 4.42±2.95 6.19±2.96 0.022 2.156 4.073 20.120>0.05<0.05<0.01<0.01

表2 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與情緒狀況的偏相關分析(r)
本調查顯示,乳腺癌患者的負性情緒緊張-焦慮、疲乏-遲鈍和迷惑-混亂得分大于5分,處在“少許”到“中度”之間;有30%以上的患者存在有中等以上程度的疲乏-遲鈍、抑郁-沮喪和緊張-焦慮,提示乳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情緒問題。趙江等[7]研究顯示,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抑郁發生率為31.25%。Liu等[8]調查發現,美國乳腺癌患者在化療期間存在較多負性情緒,抑郁情緒發生率為25%。這些都與本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癌癥的診斷結果對人類來說是較強烈的應激體驗之一[9]。手術治療使患者面對著女性特征——乳房喪失帶來的負面影響,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愧,致患者出現自卑感、受歧視感、無助感和自我價值的降低,因此患者回避社會交往,產生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者還會引發認知功能障礙[10]。此外在患者的術后化療期間,化療的副作用也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如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會使得患者食欲不佳,營養不良;脫發等形象的改變會使得患者出現心理障礙;還有睡眠障礙、心、肝、腎功能的損傷、神經損傷等均可造成患者身心兩方面的傷害。提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患者,幫助患者及時表達和宣泄負性情緒,以增加患者治療疾病的期望和信心。
人格是在個體生物遺傳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下,通過實踐活動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格是一個人整體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11]。本研究對189例乳腺癌患者的人格特質與全國常模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本組患者的外向性、神經質和掩飾性量表得分高于常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情感易于沖動,性格外向,有一定的掩飾性。患者的外向性得分高,提示患者具有外傾的性格特質,這與劉艷等[1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Fox等[13]研究發現,乳腺癌患者比乳腺良性腫瘤更傾向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壓抑內心的憤怒,與本研究結果不一致。本研究
Study on correlation between mood and personality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 w ith chemotherapy
LIHongli1 FU Rong2 ZHAO Haiping1 MA Li1
1.Nursing College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01,China;2.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0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ood state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correlation. M ethods In the stage of chemotherapy,patients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 were investigated with profile ofmood statesshort form(POMS-SF)and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 for Chinese version(EPQ-RSC),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 tension-anxiety,fatigue-inertia and confusion-bewilderment were greater than 5 points,and the scores were in"a little"to"moderate".There weremore than 30%patients whose fatigueinertia,depression-dejection and tension-anxiety scores were above 2 points.In personality traits,the scale scores of extraversion,neuroticism and lie were higher than the norm(P<0.05).By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dimension extraversion of EPQ-RSC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negative emotion and the POMS-SF total score,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ositive emotional vigor(P<0.05).Dimension neuroticism of EPQ-RSC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negative emotion and the POMS-SF total score,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positive emotional vigor(P<0.05).ConclusionPersonality trait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is closely related to mood state.In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nurses should carry on the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view of their personality traits,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Breast cancer;Chemotherapy;Personality;Mood
R737.9
A
1673-7210(2012)11(b)-0045-03
遼寧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研項目立項課題(課題編號:L2010677)。
李紅麗,女,山東菏澤人,護理學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護理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