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往來
蘭州石化公司 大 風

2012年第21期
貴刊2012年第21期《西三線:國企改革新嘗試》一文,讀來感觸頗深。這是一篇說理透徹、意義深遠的文章。
從文章中筆者了解到西氣東輸三線的開建,首次引入社會資本和民營資本,實現了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這是對壟斷性行業改革進行的探索,也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找到了一個比較可靠的保值、增值手段。
消除壟斷弊端的有效辦法是探索發揮國企的優勢,進一步增強其為廣大民眾服務的社會屬性,高度警惕西方出于遏制中國對國企的攻勢等見解,都非常有見地,讓人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發人深省。
閱讀文章,筆者有一種隱憂。由于是投資,必定存在風險,包括最“保險”的西氣東輸三線。把“壓箱底”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到這個項目中,一定要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因此,在這個項目的籌劃、論證、建設、運行等各個環節一定要做到百密而無一疏,并及時規避風險。同時,要打好預防針,及時講清任何項目都有風險這個道理,讓最大范圍的公眾了解、理解和支持保值、增值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苦心,把好事辦好。
美麗的蝶變
江蘇油田物資供應處 芳 蘭

2012年第22期
看完貴刊2012年第22期“封面故事”《理念的力量—中石化森美五年發展啟示》一文,深受啟發。成長,適用于描述一個企業的變化,而蝶變,是一份美麗的蛻變與升華。
這個由中外三家公司按股比投資設立的公司,將如何體現其共同追求的理念?理念之變點亮指路明燈、管理之變專人成就專業、品牌之變尊崇客戶關懷、HSE之變尊重生命價值。當四個“變”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心甘情愿為這樣的企業魅力所折服。
中石化森美公司在引進、吸收、借鑒東方的管理經驗和優秀的經營理念同時,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成功創作出展現品牌特色的形象,提煉出“一滴油凝聚真情,一顆心飽含真誠”的企業精神,秉持“快捷、舒適、便利”的經營理念,通過采用世界先進水平的專業技能及最佳運營模式,更好地滿足全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成品油日益增長的需求,并為中國經濟建設做貢獻。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森美的五年,是改革創新的五年,是艱難嬗變的五年,愿經歷美麗的蝶變之后,中石化森美公司從優秀邁向卓越。
首篇文章理念、管理、品牌、HSE之變,成就了卓越企業,有學習借鑒價值。第二篇文章展現了中石化森美的管理水平。最后一篇文章記者寫出了面對挑戰,一流理念和文化軟實力不僅打造了樣本,必將帶來新的更大的發展。
—2012年第22期《理念的力量》
本文體現了記者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若再增加石油公司保供因素會更好。
—2012年第22期《剛需不振 有油未荒》
美國因素和不確定因素分析較好,“淡季不淡”的說法值得商榷,一般來講四季度是油品銷售旺季。
—2012年第22期《冬季油市升溫有期》
南海爭端的系列報道每期的內容都很精彩,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入思考。本期配文標題中的“不為人知”用“鮮為人知”更好一些。
—2012年第22期《康菲的南海行動》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和戰略意義的重大布局,作者的論述也較為到位,層次還可調整,內容還可充實。
—2012年第22期《大煉油大化工 大園區》
以史為鑒,麻煩與伎倆折射出的深層次問題,值得深思。點評“資源誠可貴、技術價更高”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耐人尋味。
—2012年第22期《天然氣管道上的“蘇美爭霸”》
印度欲按中國模式發展石化產業
2012年11月19日

日前在印度孟買召開的2012年印度石化大會上,與會人士表示,中國石化產業的發展并不是受低成本原料的驅動,而是受需求的驅動。印度與中國在石化原料成本上是相同的,而且在人口的數量也非常接近。因此,印度完全可以復制中國的模式,大力發展石化產業。
中國石化工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是受政府的支持、下游制造業需求的強勁增長以及中國公司對于市場的敏感。中國已經建設了大量的石化產能,但是這些產能并不擁有中東或北美生產商那樣的成本優勢。印度需要政府的支持以及加快改革來促進石化工業的發展。
(曉 華)
海合會地區石化統治地位受美挑戰
2012年11月19日

受原料短缺的困擾,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國家的石化產業正在被迫轉型,從平衡下游轉向高附加值產業。與此同時,受頁巖氣革命大獲成功帶來充足的低成本乙烷原料供應,美國或重新登上全球領先的石化產品出口國的寶座,海合會地區的石化統治地位正受到美國的強勁挑戰。
GCC國家石化原料的短缺,尤其是乙烷原料,已經逼迫該地區多數國家削減基礎石化產品領域的擴能計劃,從而放緩了過去30年強勁增長的勢頭。這些國家當前的石化產業戰略是發展高附加值產品、使用混合或液體原料,以及在海外尋求投資機會。
(曉 華)
頁巖革命令北美聚乙烯業重新煥生機
2012年11月19日
IHS化學最新發布的《2013年聚乙烯全球分析報告》顯示,廉價的頁巖基原料正在令北美地區的聚乙烯(PE)工業重新煥發生機。該報告的作者IHS化學負責全球聚烯烴和塑料業務高級主管Nick Vafiadis表示:“北美PE的大多數目標出口地區正在投資新建出口導向型的塑料加工產能,這將有助于刺激聚乙烯需求的增長。”
Vafiadis表示:“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充裕的廉價乙烷原料,已經刺激北美地區幾乎所有主要的聚烯烴生產商將進行乙烯或PE擴能并將在未來五年陸續投產。這些新增項目以及中東地區新增產能將令歐洲和亞洲的高成本生產商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日趨增加。
(曉 華)
全球催化劑市場將繼續健康增長
2012年11月12日

新興市場對于燃料、化工產品和材料的需求將繼續支撐全球催化劑的消費。2020年前北美一些新建化學品和聚合物裝置將陸續投產,對催化劑消費的增長也將起到支撐作用。催化劑生產商們預計,在今后幾年,催化劑需求將保持健康的增速,因為市場有足夠多的亮點,可以支撐擴能和研發的投入。
格雷斯公司催化劑技術負責人肖恩.艾布拉姆斯預測未來三年全球煉油催化劑和添加劑需求將以年2%~3%的速度增長,北美廉價乙烷和天然氣原料正在刺激當地化工和燃料生產能力增加,成為化工催化劑的另一個巨大的增長動力。
(曉 華)

沙特計劃在2013年初通過可再生能源計劃
2012年11月22日
沙特將于2013年初通過一項可再生能源計劃,并希望2020年前擁有其首個核電站,以滿足經濟增長帶來的電力需求的大幅增加。
沙特官方通訊社(SPA)引用阿卜杜拉國王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城(KA- CARE)負責可再生能源的副主席Khaled al-Sulaiman的話報導,沙特預計到2032年實現50%的發電量來自于核電和其他可再生能源。
al-Sulaiman表示,作為阿拉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沙特計劃在2030年前建設16個核反應堆,總成本約1000億美元。這些核電站將花費9-11年完成建設,首個核電站將在2020年前投入使用。
一些太陽能發電項目也計劃在2020年前完成,首個太陽能發電站將花費18-24個月完成。
(曉 華)
本欄目信箱:zgsysh@21cn.com(請注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