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樹
(上饒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西 上饒 334000)
手足口病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于嬰幼兒,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并導致死亡。目前,其流行病學特征尚不完全清楚,并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1]。近年來我市手足口病發病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為完整了解我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筆者對上饒市2008年至2010年手足口病發病情況進行了監測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疫情資料來源于國家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系統及上饒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監測資料,人口資料來源于上饒市統計局。
利用系統導出EXCEL數據,運用SPSS進行統計分析。
2008年共報告380例,無重癥及死亡病例,年發病率為5.89/10萬。2009年共報告663例,其中重癥2例,無死亡病例,年發病率為10.19/10萬。2010年共1992例,其中重癥54例,死亡5例,年發病率為30.38/10萬。每年發病率呈現一個逐年上升的趨勢,見表1。

表1 2008年至2010年上饒市手足口病發病情況
2.2.1 時間分布
2008年自5月份起發病數激增至177例,與衛生部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法定傳染病管理時間一致。2009年及2010年各月均有病例報告,發病有明顯季節性,1~3月少發,4月份開始有明顯上升,2009年以4月份為高峰,2008年及2010年以5月份為高峰,至7月份開始回落并維持在一個低發病狀態。4~7月占全年發病數比例三年來分別為89.74%(341/380)、54.30%(360/663)、61.50%(1225/1992)。見圖1。
2.2.2 地區分布
除2008年橫峰縣無病例報告外,其余各縣(市、區)三年均有病例報告。2008年發病數最多的為鄱陽縣,其次為德興市、玉山縣;2009年發病數最多的為鄱陽縣,其次為信州區、玉山縣;2010年發病數最多的為鄱陽縣,其次為余干縣、信州區。2008年發病率最高的為德興市,為26.08/10萬,2009年及2010年均為信州區,分別為30.28/10萬、56.32/10萬。見表2。
2.2.3 人群分布
2.2.3.1 年齡分布
2008年至2010年發病均以5歲及5歲以下年齡組為主,分別占96.84%(368/380)、95.17%(631/663)、97.09%(1934/1992)。2008年和2009年均以2歲組最高,2010年以1歲組最高。見表3。
2.2.3.2 性別分布
2008年至2010年均以男性為主,2008年男女之比為2.17∶1,2009年男女之比為3.02∶1,2010年男女之比為2.31∶1。見表3。
2.2.3.3 職業分布
2008年至2010年均以散居兒童為主要發病人群,所占比例分別為82.89%、77.68%、82.13%。其次為幼托兒童,所占比例分別為14.74%、19.00%、15.91%。與年齡分布的特征基本一致。見表4。


表2 2008年至2010年上饒市手足口病分地區發病情況

表3 2008年至2010年上饒市手足口病年齡、性別發病情況

表4 2008年至2010年上饒市手足口病分職業發病情況
2.2.4 實驗室檢測
以EV71、CoxA 16為主,其中重癥、死亡病例以EV71占絕對優勢。2008年至2010年共采集病患咽拭子、肛拭子及皰疹液等標本144份,結果報告EV71陽性有117例,占81.25%,CoxA16陽性21例,占14.58%。
本次對監測資料進行流行病學分析結果顯示,我市報告的手足口病多發生在4~7月,有明顯的夏季發病特征,與周邊省份情況一致[2]。我市2008年5月份、2009年及2010年4月份發病人數明顯上升,這與2008年5月2日衛生部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法定傳染病管理后健康教育宣傳及醫務人員培訓的加強、報告意識的增強是分不開的。
從地區分布來看,信州區發病率連續兩年居高與信州區為市本級所在地有關,醫生的整體診療水平及法定傳染病報告意識均要高于其他縣(市)。
發病人群以幼兒為主,主要集中在5歲及5歲以下年齡組,與2007年北京市一些地區的調查結果[3]一致,主要原因可能為該年齡組兒童抵抗力低、人群普遍易感有關。2010年較前兩年轉變為以1歲組為最高,散居兒童明顯多于托幼兒童,這與幼兒園加強防控措施、群眾就診意識增強密切相關,同時也提示家庭及社區中的隱性感染者逐漸成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4]。男性發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連續三年均高達2.17以上,這可能與男孩好動、相互接觸密切有關,同時與上饒市為中部城市經濟欠發達、生活條件及衛生意識差有一定關系。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建議:加強手足口病核酸檢測,縣(市)疾控中心要加強手足口病采樣工作,并按要求及時送樣檢測,同時做好疫情監測,及時規范處置暴發疫情。加強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診療水平及法定傳染病報告意識。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居民衛生素養。
[1]王健,劉曉青,潘歡弘,等.手足口病的流行及其預防控制概況[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9,15(6):22-24.
[2]呂華坤,繆梓萍,蔡劍,等.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現況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1,23(1):29-30.
[3]項娜,于海柱,崔蘭梅.北京市房山區23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8,29(9):817-818
[4]裴戰軍,尹曉梅,李巧珍.374例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9,25(4):4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