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英
(山西汾西礦業職工總醫院急診科,山西 介休 032000)
重度顱腦損傷是臨床危急重癥,多由暴力作用于頭部引起顱骨、腦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為頭痛、惡心、嘔吐、意識和感覺障礙、癲癇發作、肢體癱瘓等[1]。重度顱腦損傷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應激性潰瘍、感染、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影響患者預后,甚至可能導致死亡[2]。我院為提高患者預后,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手術后早期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將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63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1例,患者年齡在18~73歲,平均年齡(45.99±7.59)歲;其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致傷原因:車禍傷13例,高處墜落傷10例,硬物擊傷5例,其他3例。實驗組32例,患者年齡在17~74歲,平均年齡(46.85±7.88)歲;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致傷原因:車禍傷14例,高處墜落傷11例,硬物擊傷5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受傷原因等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并根據患者的手術類型給予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病情觀察、基礎護理、引流管護理等。
實驗組患者在手術后早期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
1.2.1 基礎護理
①維持體液平衡:手術后24h內禁食,嚴格限制水、鈉攝入。安排合理輸液,調整滴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記錄每日尿量。定期監測電解質,保持水平衡、酸堿平衡和電解質平衡。②衛生保證:幫助患者按摩受壓皮膚,保持床單位整潔干燥,防止褥瘡發生。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如有義齒應取出,昏迷患者定期口腔護理。③維持溫度正常:體溫在38.5℃以上的患者及時給予降溫,采用冰毛巾、酒精擦浴或冰袋,注意前后頸、胸腹部、腳心忌擦浴。躁動患者安裝防護欄或束帶制動,防墜床[3]。
1.2.2 病情觀察
術后24h內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并詳細記錄,注意意識、瞳孔的變化,如有惡化跡象及時報告醫生。積極控制血壓。對有躁動不安癥狀的患者,遵醫囑酌情使用鎮靜藥物。
1.2.3 并發癥預防
①預防深靜脈血栓及下肢靜脈炎:長期臥床患者宜抬高雙下肢(以高于心臟水平為度),并放于功能位,每日對患者進行雙下肢各關節的被動屈伸運動,護士對其進行下肢肌肉的推拿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護士要盡量避免在下肢對患者進行反復靜脈穿刺輸液,防止靜脈損傷和靜脈炎癥。注意觀察下肢皮膚的顏色、溫度有無變化。②預防呼吸系統感染:定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并注意觀察有無呼吸頻率異常。每4h給予霧化吸入0.9%氯化鈉溶液10mL+糜蛋白酶4000u+慶大霉素4萬u+地塞米松2mg,20min/次[4]。行氣管切開患者,于無菌操作下傷口換藥,1次/d。保持患者頭部偏向一側,并保持抬高15°左右[5],及時清除口腔的分泌物,選擇合適的吸痰管進行吸痰操作,每根吸痰管限用1次。③預防壓瘡:定期幫助患者翻身叩背以幫助排痰,必要時可進行霧化吸入協助排痰,加強口鼻護理,及時徹底清除分泌物、嘔吐物,以防呼吸道感染、阻塞性窒息等不良后果加重腦缺氧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的發生率,評價患者GCS評分。
將我院的實驗數據均錄入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GCS評分比較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各組間對比方法為t檢驗。并發癥發生率比較采用例數(n)、百分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實驗組32例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后,其并發癥發生較少,僅出現3例,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預后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并發癥發生率和GCS評分比較
重癥顱腦損傷是臨床的危重病患,患者往往預后較差,且容易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我院在臨床工作中,為了提高對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更好地預防各種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采用了顱腦損傷術后早期綜合的護理干預。
這種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要給予完善的基礎護理干預,這樣能夠為患者提供一種較好環境,保證其衛生清潔,并維持其體液平衡,確保了患者個體衛生等需要,并能夠起到預防并發癥、保持患者舒適的效果。其次,加強病情觀察,護士可以更早期地觀察到患者的異常情況,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降低并發癥的影響。最后,我院護士還為患者給予并發癥的預防,針對常見的并發癥,提供了主要的預防措施。
聯合上述綜合護理干預,護士能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給予綜合的照顧,個性化地對其容易發生的并發癥的預防。護士在其中還與患者建立了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從本次實驗結果也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經過我院的術后早期綜合護理,患者護理干預后GCS評分更高,其并發癥發生較少,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手術后早期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具有積極的臨床作用,可以提高患者預后,值得在臨床應用。
[1]董麗秀.68例重癥顱腦損傷的病情觀察和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73-74.
[2]李小玲,趙丹.150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早期的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1):140-140.
[3]吳麗娜.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9-10.
[4]應愛芳.護理干預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功能恢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2):28-29.
[5]王可玲,劉紅敏,王文華,等.重癥顱腦損傷肺部感染因素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7):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