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理剛
(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市分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隨著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目前世界廣播影視正處在從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全面轉換的關鍵時期,各國政府正大力推進廣播影視數字化,發展廣播影視數字內容產業。在國內,相關行業已完成從模擬技術向數字技術的轉換,具備了提供音視頻服務的能力,廣播電視與通信、互聯網等行業正處在融合、匯聚、轉型過程中。按照2011年國務院《推進三網融合總體方案》工作目標要求,到 2015年,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融合發展,全面實現三網融合,普及應用融合業務。在此,根據我個人的工作經驗,結合本人參與的貴陽市有線電視雙向網絡改造的規劃與設計,淺談貴陽市有線電視雙向網改設計及GPON+EOC的技術應用。
貴陽市廣電網絡目前由有線電視HFC網絡和數據平臺組成,全網共60多萬用戶,數據平臺為部分集團客戶提供VPN專線與聯網服務。整網共有16個直接管理的分前端,2000多個光節點,若干放大器,網絡結構分一級光傳輸網絡、二級光傳輸網絡、分配網三個部分。一級光傳輸網絡是指各分前端之間構建的環型或單鏈路光傳輸系統,二級光傳輸網絡是指分各前端機房到光接收機的傳輸網絡,分配網即指光接收機輸出射頻信號經同軸電纜、分支分配器分配信號的同軸電纜分配網絡。按上述網絡結構劃分,貴陽市廣電現有網絡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1 新建網絡:新建網絡以1310nm光傳輸系統為主,也有部分1550nm光傳輸,除一些特殊區域外,光傳輸系統主要采用1發4收的網絡結構,纖芯按4芯/光機配置,同軸電纜分配網均為集中分配方式。網絡結構較清晰,部分網絡采用Cable Modem的技術方式已建成雙向網絡。2003年以后所建網絡基本都屬于上述情況。
1.2 已進行二級光傳輸系統雙向改造的網絡:該類網絡改造于2005年,傳輸系統主要是1310系統,結構與新建網絡一樣,分配網絡沒有作集中分配改造。網絡采用Cable Modem的技術方式構建雙向網。
1.3 已作用戶集中分配改造的網絡:該類網絡改造于2007年,同軸電纜分配網已作集中分配改造,需新增光節點位置已設定,但目前二級光傳輸系統網絡未作改造,新增光節點位置光纜未布放到位。
1.4 多樣型網絡:該類網絡主要是早期建設或平移優化,以及協管網、城鄉結合部、郊區、廠礦自建等網絡,該類網絡技術多樣,結構紛繁復雜,技術指標及施工工藝不一。
根據貴州省廣電網絡雙向網絡改造設計規范指導原則及GY5075-2005《城市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設計規范》相關標準,擬定貴陽市廣電雙向網絡改造方案:
2.1 網絡改造原則
2.1.1 先收集現有網絡資料,根據現有網絡及地理位置劃分區域、按不同網絡結構類型、先易后難、先集中、后分散,總體規劃,逐步分期實施;
2.1.2 采取FTTB光纖到樓棟,GPON+EOC構建雙向傳輸系統;雙纖三波(注:一芯用作廣播電視下行傳輸,波長為1550nm;一芯用作雙向數據傳輸,下行波長1490nm,上行波長1310nm);
2.1.3 充分利用原有網絡資源,調配好原有1310nm傳輸系統的繼續使用,后期視具體需求再作1550nm光傳輸系統轉換,對于樹枝型同軸電纜分配網絡在改造前期暫時不作用戶集中分配改造。
2.2 網絡改造模型及方案:
2.2.1 組網模型,組網結構模型如下圖所示:

圖2-1
2.2.2 組網模型分析,組網模型如圖2-1所示,原則上由分前端、光分節點、光節點、同軸電纜分配網四個部分組成。在實際改造過程中,首先應遵循充分利用原有資源的原則,對于結構比較清晰的網絡,改造前期先利用原有1310系統,原光節點保留,下行廣播傳輸系統暫不作改變,將現有光節點作為圖2-1模型中的分光節點,將光纜從現有光節點布放到樓棟,并利用原有光機1芯備用纖芯作數據業務傳輸,實現光纖到樓棟,將ONU和EOC安裝到樓棟,同時分割同軸電纜分配系統,實現雙向數據通道傳輸,后期視新業務發展逐步再下移光接收機位置,配合各分前端建設調整光傳輸結構,保證用戶業務需求帶寬。對于結構復雜的網絡,則根據用戶需求,若為集中的優質用戶,則一步到位,實現光纖到樓棟,按圖2-1組網模型所示構建網絡,對于城鄉結合部或遠郊及低端用戶或即將拆遷等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的用戶,則暫時不予改造,待后期根據具體情況再制定網絡改造方案。
2.2.3 網絡模型光纜纖芯配置,按圖2-1所示模型組網,原則上到分光節點光纜纖芯按8芯/分光節點配置,到光節點按4芯/光節點配置,實際改造過程中本著充分利用原有光網絡資源的原則,即到任一分光節點光纜富余纖芯≥1芯,則二級光傳輸系統可暫不作改造,待將來網絡確需擴容時再考慮補充支干光纜到分光節點即可。

貴陽市有線電視雙向網改工程實施案例如圖3-1、圖3-2與圖3-3所示,大部分小區均只需在小區原有光節點位置增設ODN(1×8),即將原有光節點當作圖2-1模型中的光分節點,原有光機保留,待后期業務發展需求時,再考慮將光機下移至樓棟ONU位置,將光纜從原有光節點位置布放至樓棟(FTTB),并在樓棟安裝ONU、EOC設備,同時分割同軸分配系統實現雙向數據通道傳輸,滿足用戶高清互動電視點播、VOD視頻點播、時移電視等新業務需求。對于已作用戶集中分配改造,二級光傳輸系統仍未改造部分的網絡,則需從既有交接箱或熔接盒新布放支干光纜到原設定新增光節點位置,同時作圖3-2所示的光纖到樓棟改造即可。
按上述方案對貴陽廣電網絡進行升級改造后可對90%以上的用戶提供雙向傳輸通道,將成為貴陽廣電多業務發展強大的傳輸技術支撐平臺。將使全市新型信息產品和網絡服務不斷涌現,如電子政務、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項目、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和服務平臺等,全市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網絡信息傳輸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信息產業、文化產業和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市人民群眾享有更加豐富多樣、便宜經濟的信息和文化服務。
[1]貴州省廣電網絡公司雙向網絡升級改造設計規范.
[2]劉增基,周洋溢等.光纖通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3]GY5075-2005城市有線廣播電視網絡設計規范.
[4]GY/180-2001《HFC網絡上行傳輸物理通道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