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心鳴 張建軍
(青島公安消防支隊,山東 青島 266000)
高層建筑的樓梯間、電梯井、管道井、風道、電纜井、排氣道等豎向井道,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處理不好,發生火災時好象一座高聳的煙囪,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尤其是高級旅館、綜合樓以及重要的圖書樓、檔案樓、辦公樓、科研樓等高層建筑,一般室內可燃物較多,有的高層建筑還有可燃物品庫房,一旦起火,燃燒猛烈,容易蔓延。火災初期階段,因空氣對流,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煙氣擴散速度為0.3m/s,在火災燃燒猛烈階段,由于高溫狀態下的熱對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煙氣擴散速度為0.5~3m/s;煙氣沿樓梯間或其他豎向管井擴散速度為3~4m/s。
高層建筑的特點:一是層數多,垂直距離長,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場所的時間也會長些;二是人員集中;三是發生火災時火勢和煙霧向上蔓延快,增加了疏散的困難。普通電梯在火災時由于切斷電源等原因往往停止運轉,因此,多數高層建筑安全疏散主要是靠樓梯,而樓梯間內一旦竄入煙氣,就會嚴重影響疏散。
目前,由于城市里高層建筑的興起,許多高層建筑里的消防設施還不是完善,還是以傳統的撲火設施為主,這就在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撲救變得很艱難。例如:熱輻射強,煙霧濃,火勢向上蔓延的速度快和途徑多,消防人員難以堵截火勢蔓延;當形成大面積火災時,其消防用水量顯然不足,需要利用消防車向高樓供水,建筑物內如果沒有安裝消防電梯,消防隊員因攀登高樓體力不夠,不能及時到達起火層進行撲救,消防器材也不能隨時補充,均會影響撲救。
一些綜合性的高層建筑,功能復雜,可燃物多,消防安全管理不嚴,火災隱患多。如有的建筑物的部分樓層被用來做公寓出租給幾十家居住,由于人員復雜,安全管理不到位,極易發生火災,還有的建筑物被用來做為商業用途,商業活動中人員密集,可燃物多,一旦起來,撲救疏散會變得很困難,人員傷亡嚴重。
要求高層建筑火災防范對于建筑物本身的建筑材料要求很高,由于高層建筑逃生較為困難,所需時間較長,因而需要建筑物本身有較為堅固的結構和材質,以防止居民在逃生過程中發生建筑物坍塌事件,從而產生不必要的傷亡。然而,在建筑過程中很多建筑商并未在建筑材料防火性上給予過多關注,甚至用質量較差的材料以次充好,這種忽視建筑物安全的意識是日后產生火災的主要原因。甚至有些建筑商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用廉價低質的不合格材料代替耐火材料使用到建筑物中。而建筑監理單位也并未作出恰當監管,任由不合格材料流人建筑市場。
通道耐火質量差部分高層建筑在建筑過程中不太注重安全疏散通道的設計和建設安全通道的距離較長,受災者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逃離火災現場,保證自身安全。同時,在安全通道的出口設計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最主要的間題是出口處較為狹窄,受災者在逃離現場時難免會有恐慌情緒,從而急于逃出火場,而一旦逃生出口過T狹小,就容易造成逃生者擁堵在通道出口的現象,這樣會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害和損失。甚至在一些高層建筑中,建設者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根本沒有考慮到附加任何逃生設施的問題。
高層建筑一般存在建筑物內部的功能分區問題,這樣一方面能夠保證內部空間的合理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也能保證高層建筑的安全性,但是功能規劃的不合理卻會給建筑物安全性帶來反作用。高層建筑的防火分區應包括水平和垂直兩個方面,而部分建筑商在建設住宅的過程中往往在設計階段就忽視防火功能分區間題。將建筑物內部結構設計的雜亂無章,這樣一方面導致消防設置建設困難或是不合理,難以起到及時救援的作用;另一方面。一旦火災發生,內部被困人員受恐慌情緒影響容易發生擁堵現象,這時建筑物合理的規劃布局就能夠充分顯示出其有利作用了。合理的布局規劃能夠快速分流人群,使受災群眾得以快速疏導。同時,過于混亂的內部功能規劃也不利于火勢撲救工作,給救援人員的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3.1.1 高層建筑物都必須有火災自動報警、滅火噴淋系統,消防設施要完備有效。
3.1.2 防火分區要嚴格控制面積大小,防火分區是用較高耐火極限的墻和樓板等構件劃分出的,能在一定時間內阻止火勢蔓延的防火區域,對于高層建筑物來說防火分區的最大面積要嚴格:一類高層民用建筑物的每層每個防火分區最大允許面積為1000平方米,二類的高層建筑物為1500平方米,地下室為500平方米。控制最大面積是為了在允許時間內把火撲滅,確保人員疏散安全。
3.1.3 設置避難層或避難間。避難層或避難間是保障高層建筑物內人員在發生火災時安全脫險的一項有效措施。
3.1.4 設置消防電梯。在高層建筑物工作生活的人們最熟悉的交通工具是電梯,當發生火災時人們會下意識地逃往電梯,若在火災剛發生時,利用電梯或許可以成功的疏散人員。
3.1.5 室內裝修應當用不燃材料裝修。
3.2.1 落實消防制度,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對高層建筑物內的工作人員要制定崗位防火職責,每一幢高層建筑物內至少有一個專職防火人員,每一層最好有一名兼職防火人員,同時這些人員要經過嚴格的消防知識培訓,要做到分工明、責任清、各負其責。
3.2.2 制定滅火預案和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演練。這一點在《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內務條令》第8章中有具體的要求,高層建筑物火災作為突發事件,應制定火災突發事件的處置方案,并按照處置方案進行教育訓練和模擬演練,做到發生火災時按照預案規范處置,臨危不亂,從而減少人員傷亡。
3.2.3 定期檢查、維修、測試固定消防設施,確保完好有效。許多消防設施由于人為的破壞或年久失修,都成了擺設,已失去了應有的使用價值。所以在對這些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維修,這是撲滅火災的保障。
3.2.4 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制度,及時消除火災隱患。“水火無情”很多火災的發生雖然都有著不可預見性,但其火災的隱患是長期存在的,例如群眾缺乏相關的防火意識、管理人員在消防管理上不完善等。所以在高層建筑中設立每日防火巡查制度,提高群眾的防火安全意識。
隨著經濟的進步,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城市的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高層建筑因其獨特的結構特點和使用功能,為火災埋下了隱患。所以在高層建筑中要把好日常消防安全的管理關,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燃。
[1]徐高峰.他們為何跳樓[J].中國消防,2003,(4).
[2]陳文貴.中國城市消防管理手冊[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