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波 崔 媛 姜海花 麻小娟 徐明亮
(黑龍江北大荒斯達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信息技術研究所,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馬鈴薯薯渣是在馬鈴薯淀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副產物。鮮薯渣水分含量在90%以上,淀粉含量高達35-45%(干基),果膠含量為18-25%(干基),自帶菌多,不易儲存、運輸,腐敗變質后產生惡臭,造成環境污染;若烘干則成本過高,增加企業負擔,通常當成廢渣進行掩埋。鑒于薯渣中含有豐富的淀粉、粗纖維和果膠,突破其單一的用途,研究開發高附加值的薯渣產品,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
馬鈴薯渣經過處理后淀粉充分暴露,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充分水解有效的去除淀粉。酶法水解馬鈴薯薯渣中的淀粉主要分2步,先液化后糖化。耐高溫a-淀粉酶是一種內切酶,能隨機水解淀粉中的a-1,4葡萄糖苷鍵。酶作用后可使糊化淀粉的粘度迅速下降,液化水解生成糊精及少量葡萄糖和麥芽糖。高轉化率糖化酶又稱葡萄糖淀粉酶,能從淀粉分子的非還原性末端開始,水解α-1,4糖苷鍵,a-1,6糖苷鍵,最終生成葡萄糖。在后續果膠沉淀過程中隨著液體析出,從根本上解決了果膠中中性糖殘留的問題,提高了產品的最終純度。
馬鈴薯薯渣:北大荒集團克山淀粉廠鮮薯渣耐高溫a-淀粉酶:酶活力2萬u/mL山東棗莊生物酶制劑有限公司。
高轉化率糖化酶:酶活力10萬u/mL山東棗莊生物酶制劑有限公司。
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1.2.1 馬鈴薯薯渣中淀粉的液化水解準確稱量鮮馬鈴薯薯渣,按照一定的料液比均質細化,加入1moL/L氫氧化鈉調節pH,在沸水浴鍋中充分糊化后,加入一定量耐高溫a-淀粉酶,恒溫水解一定時間后,通過碘顯色判定液化是否反應結束(DE值達到35%以上),取樣測定淀粉水解程度及淀粉殘留含量。
1.2.2 馬鈴薯渣成分分析
水分的測定:105℃恒重法(GB5009.385)
灰分的測定:直接灰化法(GB5009.485)
蛋白質的測定:凱氏定氮法(GB5009.585)

表1 馬鈴薯薯渣成分分析表
果膠含量檢測:咔唑比色法
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洗滌劑法
薯渣中淀粉含量的測定:GB/T 5514-2008
薯渣淀粉液化前后的DE值測定: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還原糖含量,求出DE值。
1.2.3 糖化過程
將液化后的反應料液,加入1moL/L的鹽酸調節pH,在一定溫度下,加入一定量的高轉化率糖化酶,恒溫水解一定時間后,取樣測 定淀粉的水解程度,達到90%以上,反應可終 止。糖化前后DE值的測定反應淀粉的糖化程度,DE值越高淀粉殘留越低。
1 )、馬鈴薯薯渣成分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2)、顯微鏡觀察馬鈴薯渣中淀粉狀態
馬鈴薯薯渣中含有二部分淀粉,即游離和結合的淀粉。馬鈴薯薯渣是物理吸水膨脹,纖維上分布大量的細胞空洞,馬鈴薯結構中包裹了小顆粒的馬鈴薯淀粉,這對提取提純馬鈴薯果膠,去除其中的淀粉雜質造成了困難,因此在前期的基礎上已經充分破壞馬鈴薯渣結構,釋放淀粉顆粒。
根據耐高溫a-淀粉酶的廠家使用說明書試驗積累確定酶的最適反應pH為6.3,溫度為95℃,因此只需確定加酶量、反應時間即可。
2.1.1 加酶量
當酶解溫度為95℃、反應體系pH為6.3、酶解時間為30min時,分別添加耐高溫a-淀粉酶量為 45u/g、90u/g、135u/g。根據加酶量與酶液化后E值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加酶量的增大,DE值逐漸升高,說明淀粉液化程度增大,當酶用量達到90u/g以上后DE值趨于平緩,因此確定加酶量為90u/g。
2.1.2 液化時間
當酶解溫度為95℃、反應體系pH為6.3、液化加酶量為90u/g,酶解時間分別為15min、30min、45min。根據液化時間與酶液化后DE值的關系可以看出隨液化時間的增長DE值逐漸升高,30min的時候DE值達到40%左右,碘顯示不變藍,說明淀粉完全液化,顯微鏡下肉眼沒有觀察到染色的淀粉顆粒,說明液化的最佳時間為30min。
采用高轉化率糖化酶進行糖化,對糖化酶的添加量、糖化時間分別進行單因素實驗,其余的條件按照糖化酶的使用說明書操作。
2.2.1 加酶量
取α-淀粉酶處理后的薯渣,調pH值4.3,溫度60℃,作用8小時后,根據加酶量與DE值的關系可以看出,加酶量小于180u/g糖化速度較快,達到200u/g以上時,糖化速度趨于平緩,此時葡萄糖含量達到最大值,可視為淀粉水解后期糖化完成階段,此時糖化反應速度下降。因此確定糖化酶的最適添加量為198u/g。
2.2.2 糖化時間
取α-淀粉酶處理后的薯渣,調pH值4.3,溫度60℃,加酶量為198u/g,糖化時間選取 1h、2h、4h、6h、8h。根據糖化時間與 DE 值的關系我們分析出看出,糖化時間達到2h時,淀粉的殘留量最低,2h以后反應速度平緩,說明淀粉基本完全液化為葡萄糖。因此確定最佳糖化時間為2h。
本文以耐高溫a-淀粉酶液化水解馬鈴薯薯渣中的淀粉,高轉化率糖化酶糖化液化液,研究了各種單因素對淀粉水解過程中DE值的影響,實驗確定了各種單因素的合適條件,耐高溫a-淀粉酶的最適條件為pH為6.3,液化溫度為 95℃,加酶量為 90u/g,液化時間為30min;高轉化率糖化酶的最少條件為pH為4.3,液化溫度為60℃,加酶量為198u/g,液化時間為2h。
[1]楊希娟,馬鈴薯渣開發利用前景分析[J].糧食加工,2009,34(6),68.
[2]王卓,顧正彪.馬鈴薯渣的開發與利用[J].中國糧油學報,2007,22(2),133-136
[3]趙凱,許鵬舉,谷廣燁,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還原糖含量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8,29(8),534.
[4]寧正祥,食品成分分析手冊[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8.
[5]楊貴明,蔣愛華,薛秋生.用DNS光度法測定還原糖的條件研究 [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14):3258-3264.
[6]王卓,顧正彪,洪雁,不同工藝條件制備的馬鈴薯膳食纖維的物化性能比較 [J].食品科學,2007,28(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