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斌,侯 莉,楊芳軍,楊振安
(1.陜西省鳳翔縣林業局 綠化委員會,陜西 鳳翔721400;2.陜西鳳翔縣林政管理所,陜西 鳳翔721400;3陜西省鳳翔縣國有湯房廟林場,陜西 鳳翔721400)
根據《陜西省古樹名木管理條例》的界定,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珍貴稀有的樹木或者具有歷史、文化、科學研究價值和紀念意義的樹木。古樹實行分級保護,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特級保護;樹齡在500年以上不足1 000年的古樹,實行一級保護;樹齡在300年以上不足五百年的古樹,實行二級保護;樹齡在100年以上不足300年的古樹,實行三級保護。名木實行一級保護。古樹名木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征,是綠色文化傳承和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具有重要的科研、歷史、文化價值。
2008年8月初,鳳翔縣林政管理所抽調6名業務骨干,經過外業拍照,走訪群眾,資料整理匯編,歷時2個月對全縣17個鄉鎮的古樹名木進行全面調查,首次為全縣古樹名木建立了電子檔案,并編撰《鳳翔縣古樹名木錄》使全縣古樹名木的檔案管理及保護達到標準化、規范化。
經過調查,目前全縣共有古樹名木29棵,其中一級古樹10棵,二級古樹4棵,三級古樹10棵,受保護的名木5棵。29棵古樹名木按樹種分國槐9棵、楊樹7棵、柳樹5棵、皂角3棵、柏樹1棵、白皮松1棵、白臘1棵、七葉樹1棵、遼東櫟1棵,見表1。
2.2.1 長勢不容樂觀
29棵古樹名木中,長勢旺盛的僅有15棵,占51.7%,長勢一般和較差的有11棵,占38.0%,還有3棵處于瀕死狀態,形勢不容樂觀。總體來看,必須盡快采取必要的復壯及養護措施加以拯救。

表1 鳳翔縣古樹名木統計
2.2.2 農村監護工作缺位
鳳翔縣古樹名木掛牌率已經達到100%,但修建護欄、警示牌的比率還較低。分布于鄉村的絕大多數古樹名木,一般為自然生長、無任何保護措施。樹下亂堆雜物,樹上亂刻亂畫、栓繩掛物現象較為常見,使許多古樹名木生長在惡劣環境中。古樹名木保護水平表現出城鎮好于農村,風景區單位好于其他管護單位的特點。
(1)由于宣傳不到位,一些群眾在樹下亂堆雜物,在樹上亂刻亂畫、栓繩掛物現象較為常見,使許多古樹名木生長在惡劣環境中。
(2)一些政府部門和個人不能正確處理經濟建設和保護古樹名木的關系,在修路、建民宅等工程中,遇到古樹名木,不采取避讓和保護,使許多古樹和珍貴樹木被毀。
(3)隨著城市綠化步伐加快,一些農民將古樹廉價出售,以換取暫時的微薄收入。由于運輸、栽植和管理不善,以及生長環境的不適,造成不少移植進城的古樹死亡。
(1)全縣古樹名木管護是以林業牽頭,涉及城建、文化旅游、國土、宗教等諸多政府部門,往往是有利可圖是各部門都來出頭,一旦出現問題時就會互相扯皮,責任追究很難落到實處。
(2)大部分古樹名木隸屬集體,許多古樹都處于管理人員未落實、未簽定保護責任書、自生自滅的狀態。
鳳翔縣林政管理所作為全縣古樹名木的管護單位,負責全縣除國有林地以外40 896.8hm2林地防火、資源管理,全縣占用征收林地的管理,全縣野生動物保護以及訓養繁殖手續辦理,全縣木材加工企業的管理等工作。但全所僅有10人,隨著近幾年,縣域經濟的發展,林政所的業務量激增,使本身人員不寬裕的單位更加抽不出人力來專門管護全縣的古樹名木。
當前,古樹名木的保護資金尚未納入鳳翔縣財政預算。除東湖公園和鳳翔縣國有湯房廟林場管護古樹名木的費用相對有保障外,其他地方均無正常資金渠道和來源。鳳翔縣林正所作為一個股組級單位,連基本的辦公金費都未列入財政預算,更沒有能力拿出專項資金用于古樹名木管護。
每一棵古樹都應該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定期監測養護。然而許多在保護古樹上盲目采取措施,不去按照古樹特有的生長習性、病狀對其進行養護和治療。如日常養護不給樹根部松土、不定期施肥、不澆水等,病蟲害防治上不能正確區分病癥,用錯藥、濫用藥等,都給古樹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暴風、雷擊、水土流失、河岸塌方等自然災害導致古樹名木周圍的植物群落發生了很大變化[1],影響、危害古樹名木的生長。針對枯死、風折、空洞等自然衰老現象缺少相應的保護措施。
群眾的古樹名木保護意識比較薄弱,必須加強宣傳,努力提高全縣群眾對古樹名木保護價值的思想認識,加強法制觀念,是“保護古樹名木人人有責”逐漸形成社會風尚。加大廣播、電視宣傳古樹名木的力度,對古樹名木、相關法規進行廣泛宣傳;通過相關部門共管、多種手段,使古樹名木宣傳通俗化、經常化;在東湖公園等古樹名木集中且人流量大的地方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宣傳措施,確保有明顯的宣傳效果。
在《森林法》、《環境保護法》、國務院頒布的《城市綠化條例》和建設部發布的《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對古樹名木保護進行相關規定的基礎上,《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已于2010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執法單位不僅要做條例的宣傳、普及工作,還要做到熟悉掌握條例,嚴格執法,對任何破壞古樹名木的行為堅決制止并從嚴從重進行懲處,做到發生一起,立案處理一起,絕不姑息遷就。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落實全縣古樹名木實行屬地管理的規定,由所在地按其權屬安排專人看護,完善管理機構,層層簽訂管護責任書,制定具體的保護方案,確保管護責任落到實處。對于在保護古樹名木工作中好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對于不負責任造成古樹名木損壞的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處罰,確實報保護好全縣的古樹名木。
林業、城建、環保、土地、教育、宗教等部門,應該統一行動,定期檢查樹木,對遭受破壞的古樹名木立即采取措施補救;堅決拆除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非法建筑、搭建物及支架;在公路建設、舊城、舊村改造和村莊整理中規劃部門要對古樹名木采取相應的避讓、保護措施留足生長空間。
作為全縣古樹名木主要管理單位,鳳翔縣林政管理所應該向縣政府、縣林業主管部門提出增加人員編制的要求,爭取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確保全縣的古樹名木管護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并且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古樹名木保護是公益性事業,必須依靠全社會力量[2]。應廣開渠道,多方融資。爭取將其列入財政預算,由財政足額負擔;各級各級政府在旅游業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保護[2];加大全社會力量投入,鼓勵社會熱心人領養古樹名木,鼓勵企業、個人捐資贊助,全面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
鳳翔縣的林業系統中的技術人員應注重學習、利用新技術、科學管護古樹名木。通過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土壤通透性、加強水肥管理等方式提高古樹名木自身狀況;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古樹名木如何抗衰老、防治病蟲害、復壯等工作;總結、應用以往的成功經驗,因地制宜,分株指導,拿出具體的施肥修剪、防治害蟲、設置護欄、避雷針、支架等保護方案[3]。
依據古樹名木樹干腐蝕或腐爛,樹干中空或洞穴及樹干木質部大部分裸露對古樹生長的影響程度,將監測預警標準等級劃分為4
級,即級預警(綠色),級預警(黃色),級預警(橙色),級預警(紅色)。監測預警保護等級由至級逐級提高,預警顏色依次由綠色→黃色→橙色→紅色逐級提高[4]。管護部門依據不同的預警等級采取不同的管護措施,具體分級標準和各級管護措施見參考文獻[4]。
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應該督促,各鄉鎮在保護好現有古樹名木資源的同時,要大力培育后備資源。林業部門利用每次森林資源一類、二類清查的機會,清楚的掌握全縣的林木分布狀況,為培育后備資源奠定基礎。將樹齡較大、珍貴(稀有)樹種、有科學和紀念價值的大樹(群)作為后備資源,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登記,有意識地進行培育。發動群眾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并在植樹時有意識地選擇鄉土樹種或者在當地生長旺盛、壽命長、價值高的優良樹木。
[1]谷瑞芳.太原市古樹名木現狀及保護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09(11):226.
[2]茍 瑞.陜西省古樹名木保護淺議[J].陜西林業,2007(6):30.
[3]倪健忠,孫 剛,鄭 剛.江蘇省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及其保護對策[J].華東森林經理,2011,25(3):65~67.
[4]魏勝林,茅曉偉,肖湘東,等.拙政園古樹名木監測預警標準與保護措施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6):8 569~8 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