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衛東
泮多拉唑、多潘立酮和鋁碳酸鎂聯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49例療效分析
丁衛東①
目的:觀察泮多拉唑、多潘立酮和鋁碳酸鎂聯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方法:將49例經內鏡檢查確診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口服泮多拉唑40 mg 1次/d、多潘立酮10 mg 3次/d和鋁碳酸鎂0.5 g,3次/d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泮多拉唑40 mg 1次/d治療,療程均為8周,比較兩組的療效。結果:對照組內鏡下治愈率為69.6%,觀察組內鏡下治愈率為96.2%,觀察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胃食管反流病; 泮多拉唑; 多潘立酮; 鋁碳酸鎂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燒心等癥狀。GERD包括黏膜有破損者,通常稱為反流性食管炎(RE),和黏膜無破損者,常稱為內鏡陰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GERD是消化內科門診常見病。筆者聯合使用泮多拉唑、多潘立酮和鋁碳酸鎂治療GERD,效果滿意,現總結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6月-2011年10月因胃食管反流病在筆者所在醫院門診治療的患者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齡37~70歲,平均40歲;49例患者每周至少有3次無法解釋的胸痛,持續3個月以上。排除標準:有嚴重心、腦、肺、腎及肝臟疾病者和兩周內服用過抑酸劑及胃腸動力藥物者。試驗前49例患者均做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按洛杉磯分級法分為4級[1],其中A級31例,B級12例,C級4例,D級2例。49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26例與對照組23例,兩組4周內未服用過抑酸劑及其他影響胃腸功能藥物。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抬高床頭15~20 cm,減少脂肪攝入,禁食濃茶、巧克力、咖啡和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LES)壓力的藥物(如地西泮、茶堿、鈣離子拮抗藥等),餐后3 h避免平臥,戒煙酒等一般治療。觀察組口服泮多拉唑40 mg,1次/d,睡前服,多潘立酮10 mg,3次/d餐前,30 min口服,鋁碳酸鎂0.5 g,3次/d,飯后2 h服;對照組泮多拉唑40 mg,1次/d,睡前服。療程均為8周,治療8周后復查胃鏡。 1.3 療效評定標準 1.3.1 臨床癥狀變化 臨床癥狀完全消除或顯著改善,胃鏡復查未見反流,且黏膜炎癥表現與治療前對比正常或明顯好轉為顯效;癥狀有所改善,胃鏡下見反流減少,黏膜炎癥表現較前減退或范圍縮小為有效;臨床癥狀略有改善或無好轉,內鏡見黏膜表現無改善為無效。顯效和有效之和計為總有效,分別計算總有效率。 1.3.2 內鏡下食管炎變化 比較治療前后胃鏡下食管炎的變化,根據洛杉磯分級標準分為A、B、C、D級[1],食管炎消失者為治愈,改善大于1個級別者為有效,沒有變化或惡化者為無效。由同一醫師復查胃鏡,胃鏡為日本產FUJINON EG-99WR電子胃鏡。痊愈和有效之和計為總有效,分別計算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PEMS 3.1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字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8周后,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3.97,P<0.05)。見表 1。 表1 治療8周后兩組總體療效比較 例(%) 2.2 胃鏡下食管炎愈合情況 治療8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4.52,P<0.05)。見表 2。 表2 治療8周后兩組胃鏡下食管炎愈合情況比較 例(%) 2.3 不良反應 1例出現心悸不適,3例出現腹瀉,經對癥處理后緩解,均不影響療程。治療后復查心電圖、肝、腎功能均未見異常。 GERD是臨床常見病,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其主要發病機制是抗反流防御機制減弱和反流物對食管黏膜攻擊作用的結果。食管下段括約肌(LES)壓力低下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因素。GERD的治療目的是為了治愈食管炎,減輕癥狀,維持緩解,提高生活質量并防止出現并發癥[2]。改變生活方式是GERD的基礎治療,僅對部分患者有效[3],它包括抬高床頭,減少脂肪攝入和餐后3 h避免平臥以及禁食咖啡、巧克力,服用降低LES壓力的藥物,戒煙酒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抑酸和調節胃食管運動功能兩方面,臨床上抑制和調節胃酸分泌,及提高食管下端括約肌的張力、增加胃的正性蠕動是治療的關鍵。泮多拉唑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為合成的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其生物利用度比奧美拉唑提高7倍,在弱酸環境中穩定性較好,對壁細胞的選擇性更高,減少胃酸分泌,從而減輕胃酸對食管的化學性刺激。多潘立酮可增加LES壓力、改善食管蠕動功能,促進胃排空,從而減少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及減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時間。鋁碳酸鎂是一種黏膜保護劑,不但能中和胃酸,也可在酸性環境中結合膽汁酸,減少對黏膜的損傷,并能作為物理屏障黏附于黏膜表面。謝元相等[4]研究表明,奧美拉唑和西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均有效。筆者采用鋁碳酸鎂、泮多拉唑及多潘立酮聯合治療GERD 26例,用藥8周后治療組反酸、燒心、胸骨后痛等癥狀明顯好轉,總有效率達92.3%,明顯優于對照組的65.2%;內鏡復查觀察組與對照組食管黏膜損傷愈合率分別是96.2%和6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鋁碳酸鎂、泮多拉唑及多潘立酮聯合治療GERD,兼顧了治療的黏膜保護、抑酸、及促胃腸動力三方面,臨床療效顯著,無明顯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73-374. [2] 林三仁.消化內科學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149. [3]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胃食管反流病治療共識意見(2007,西安)[J].中華消化雜志,2007,27(10):689-690. [4] 謝元相,黎家齊,伍樹榮,等.奧美拉唑與西沙必利聯合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09,6(19):58-59.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2.081 ①江蘇省金湖縣閔橋鎮衛生院 江蘇 金湖 211634 丁衛東 2012-03-28) (本文編輯:王宇)1 資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