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的臨床分析
楊艷玲
目的 探討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的原因、臨床表現、處理及預防等。方法 回顧性分析自2009年12月~2012年4月發生胎盤早剝的資料,將子癇前期發生胎盤早剝患者作為研究組,非子癇前期引起胎盤早剝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臨床特征、母嬰結局。結果 (1)兩組產婦的平均年齡、孕產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分娩孕周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1),研究組〈37周患者占97%,對照組僅占62%。(2)研究組臨床表現上少有腹痛及陰道出血典型癥狀,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兩組分娩方式和并發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3)研究組圍產兒死亡10例,對照組7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子癇前期是胎盤早剝的主要高危因素,不典型的臨床表現需要臨床醫師高度警惕,及時手術終止妊娠仍是處理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的主要手段。
子癇前期;胎盤早剝
胎盤早剝是妊娠晚期嚴重并發癥,具有起病急、發展快的特點,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胎盤早剝發病率明顯升高且病情重[1]。現回顧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胎盤早剝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提高對子癇前期患者發生胎盤早剝的防范意識和處理能力。
1.1 一般資料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于2009年12月~2012年4月共16360例分娩產婦,發生胎盤早剝94例,占0.57%,其中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31例,占33%(輕度子癇前期7例,重度子癇前期24例)。年齡19~44歲,平均28.7歲,孕周lt;28周12例,孕28~36周56例,孕37周以上26例。胎盤早剝、子癇前期的診斷標準依照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2]。
1.2 方法 94例產婦按是否存在子癇前期分為2組,將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31例作為研究組,將非子癇前期引起胎盤早剝63例作為對照組,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比較兩組的臨床特征和母嬰結局。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的一般情況、分娩方式和分娩孕周比較 兩組產婦的平均年齡、孕產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分娩方式比較,1例重度子癇前期產婦,孕28周發病時宮口已開全,自陰道分娩,對照組3例自陰道分娩,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分娩孕周比較,研究組〈37周患者占97%,對照組占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1)。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首發臨床表現、胎盤早剝程度和并發癥比較 研究組發病時常有陰道出血,但少有腹痛癥狀,而對照組則以陰道出血、腹痛為主要癥狀,腹痛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胎兒窘迫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研究組胎盤早剝面積以Ⅱ度、Ⅲ度為主,對照組以Ⅰ度為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新生兒窒息,圍產兒死亡情況比較 研究組新生兒窒息17例,對照組16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但研究組圍產兒死亡10例,其中死胎8例,生后死亡2例,對照組7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表1 兩組產婦一般情況、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比較

表2 兩組產婦首發臨床表現、胎盤早剝程度、并發癥比較
3.1 子癇前期胎盤的病理變化和對胎兒的影響 正常妊娠胎盤早剝發生率大約0.49%~1.8%,子癇前期則有2.1~4.0倍的風險發生胎盤早剝[1]。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胎盤早剝的主要高危因素[3]。子癇前期引起全身血管痙攣及硬化時,子宮底蛻膜也發生螺旋小動脈痙攣或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缺血壞死而破裂出血,胎盤產生局部缺血形成血腫,子宮胎盤血液灌注不足,胎盤有血栓形成,組織缺血壞死,均可導致胎盤早剝。研究發現早發型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損害的發生率顯著高于晚發型者[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存在滋養細胞功能障礙和信息傳導通絡異常[5],影響胎兒對營養物質的攝取,引起胎兒缺血缺氧,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導致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
3.2 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的臨床表現和預防措施 基于子癇前期患者胎盤存在的慢性血管病變,當發生胎盤早剝時,往往沒有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和異常陰道出血的胎盤早剝典型癥狀,而以慢性少量陰道出血為主,腹痛不明顯,有時僅表現胎兒窘迫,研究組中僅1例發生胎盤早剝典型癥狀。而B超對胎盤早剝早期病變有時難以判斷,有時貽誤診斷。故當子癇前期患者出現以上情況時,需高度懷疑胎盤早剝的發生,有時患者出現血壓下降甚至DIC,也應警惕胎盤早剝的發生。胎盤病變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FGR、胎兒臍動脈S/D高均能反映胎盤功能不良,目前認為胎盤早剝是胎盤慢性血管病變的最終結局[6]。故當子癇前期患者出現嚴重低蛋白血癥、嚴重水腫、頭痛、頭暈及眼花等癥狀,及彩超示FGR、S/D高時,及時果斷終止妊娠能有效降低胎盤早剝發生,避免母兒不良結局。定期正規產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子癇前期亦是減少胎盤早剝發生的有效手段。
3.3 子癇前期并發胎盤早剝時分娩方式的決定 子癇前期患者并發胎盤早剝時和一般的胎盤早剝比較,均可出現嚴重并發癥,且子癇前期本身存在的凝血功能問題可能迅速進入休克、DIC狀態,故一經診斷明確,應立即終止妊娠,絕大多數需剖宮產終止妊娠,當患者顯性胎盤早剝面積小,宮口已擴張,估計短時間內可分娩時,可在嚴密生命體征監測、胎兒監護下陰道分娩。死胎提示胎盤早剝面積大,凝血異常,如不能短時間內分娩,仍需及時手術終止妊娠。
子癇前期一旦發生胎盤早剝,胎兒缺氧耐受性差,死胎、死產、新生兒病死率增高,產婦容易出現失血性休克、DIC,危及生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處理子癇前期能有效改善母嬰的預后,降低胎盤早剝的發生,一旦發生胎盤早剝,及時終止妊娠,積極搶救母嬰生命。及時剖宮產仍是主要手段。
[1] 彭婷,李笑天.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發胎盤功能障礙性疾病及其診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12(6):902-905.
[2]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99-118.
[3] 王雅楠,楊孜.影響胎盤早剝臨床結局的相關因素及防范策略[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0,26(2):114-118.
[4] Egbor M,Ansari T,Morris N,et al.Pre-eclampsia and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how morphometrically different is the placenta?[J].Placenta, 2006,27(6-7):727-734.
[5] 俞麗麗,李力.調節滋養細胞侵襲力的信號傳導通路[J].生殖與避孕,2008,28(7):419-423.
[6] 王雅楠,楊孜.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早剝發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11):825-8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051
221009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楊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