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雷
(淮南礦業集團潘三煤礦, 安徽 淮南市 232096)
矸石回填之翻矸施工工藝改進及應用
劉小雷
(淮南礦業集團潘三煤礦, 安徽 淮南市 232096)
在潘三礦停產檢修期間,為保證巖巷掘進不受影響,對已廢棄的1562(3)底板抽排巷進行矸石回填。在傳統翻矸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不安裝翻罐籠和皮帶機系統,將原來翻罐籠翻車采用絞車翻車,提高了矸石回填巷道的速度,基本上解決了停產檢修期間兩個巖巷頭的出矸問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改進后的翻矸工藝切實可行,值得推廣。
矸石回填;翻矸;廢棄巷道
煤礦在生產過程中會產出大量的工業廢物-矸石,同時采掘活動在井下形成大量采空區,形成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制約著煤炭企業的發展。目前國內對煤矸石主要的處理方式是提升至地面,形成大量的煤矸石山。矸石的地面排放,不僅使得企業提升、運輸等費用大大增加,同時壓占了良田,污染了周邊環境。如何充分利用資源,將掘進過程中開挖出的矸石不提升至地面,而在井下對廢棄的采空空間進行快速充填,是煤炭企業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淮南礦業集團潘三煤礦1562(3)底板抽排巷位于東三采區-654~-635m水平,巷道總長1020 m,錨網噴支護,巷道凈寬×凈高=(4200~4600)mm×(2800~3300)mm,目前該巷道瓦斯抽放工作已結束,屬報廢巷道。在礦停產檢修期間,為保證巖巷掘進不受影響,擬對該巷進行矸石回填,充填范圍為本巷道端頭向外575m(包括鉆場),預計充填矸石7218m3。
以前,采用固定翻罐籠配合皮帶機、扒矸機系統進行矸石回填工作。此系統需要安裝固定設備,單一個翻罐籠的安裝與固定就需要一周以上的時間,安裝皮帶機系統在回填過程中還需拆除,施工工序復雜,大大降低工作效率。為加快此次矸石回填生產組織,減少施工準備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對矸石回填巷道施工工藝進行了改進,不安裝翻罐籠和皮帶機系統,將原來翻罐籠翻車采用絞車翻車。
所需設備見表1,并按照圖1所示安裝到位。

表1 設備型號規格及數量

圖1 所需設備安裝示意
(1)P-60B耙矸機臺車打運到距離現巷道端頭50m處巷道左幫固定,固定方法采用固定地腳錨桿將臺車鎖住,在臺車固定位置的4個拐角處分別施工地腳錨桿(Φ20mm×2200mm),每根錨桿使用3支Z2355錨固劑錨固,錨桿外漏不少于200 mm。使用Φ18.5mm鋼絲繩將臺車的4根站柱分別從底部捆扎固定到地腳錨桿上,錨桿必須帶有蓋板,螺帽緊透并漏絲不少于20mm。鋼絲繩搭接處使用兩個同繩徑的繩卡卡牢,同時必需保證鋼絲繩固定牢固。臺車除輪子使用鋼絲繩固定外,必須在臺車的4個拐角處施工壓車柱,壓車柱采用Φ200 mm圓木,一端壓在臺車的拐角處,一端直抵巷道頂板,壓車柱的長度不得少于臺車至巷道頂板高度,押車柱必須打牢剎緊,每根押車柱必須使用雙股8號鐵絲綁扎在巷頂的金屬網上,以防止側倒傷人。
(2)18.5kW慢絞固定在耙矸機臺車后方約5 m處,25kW絞車固定在端頭巷道的拐彎處,11.4 kW絞車固定在25kW絞車旁邊,出繩方向軌道下口。絞車固定方法采用在絞車底座固定孔位置施工地腳錨桿,錨桿選用Φ20mm錨桿,錨桿長度不得低于1.5m,每根錨桿使用2支Z2355錨固劑錨固,錨桿外漏不少于300mm。錨桿上使用蓋板和墊片將絞車底座固定。
(3)所安裝設備隨矸石充填的進度后移,每段充填長度為50m,每次重新安裝設備必須按照如上方法進行。
由運輸隊將矸石車從-650m東三運輸巷拉至1562(3)底抽巷聯巷后使用5t電機車將矸石車運至1562(3)底抽巷內10°下山上平巷車場,再打運到10°下山下平車場,使用11.4kW小絞車將重車拉至拐彎處后,使用25kW絞車將重車拉至翻車地點,使用18.5kW慢絞進行翻矸。
(1)在翻車點上方頂板中心位置,使用一個專用錨桿掛一固定滑輪,18.5kW慢絞鋼絲繩從滑輪穿過。
(2)矸石車拉至翻車地點,人工將兩端有鉤的專用鐵鏈掛在礦車兩端插銷處,18.5kW慢絞鉤頭繩從礦車上方跨過,經過車皮的左側從車皮下穿過,到車皮的右側與鐵鏈連接,連接處必須處于車輛中心位置。
(3)啟動18.5kW慢絞收繩,矸石車隨慢絞繩的回收翻轉,將車內矸石倒出,重車翻出矸石后慢絞繼續收繩,將礦車提起,此時礦車處于軌道上方,后松慢絞繩,車皮下落,下落過程安排2人在車皮兩側輔助用力,使車皮落到軌道上完成復軌工作。最后將鉤頭和鐵鏈去掉,將車皮拉出翻矸區域,見圖2。

圖2 翻車示意
(1)在迎頭巷道頂部施工掛滑錨桿(Φ20mm×2200mm),每根錨桿使用3支Z2355錨固劑錨固,每組施工2根錨桿,位置分別位于巷道中心兩側800mm處。一次施工2組錨桿,每組間距3m,迎頭向后第二組錨桿掛1臺5t千不拉,千不拉鐵鏈穿過迎頭掛滑錨桿,回頭滑輪掛在千不拉鐵鏈端頭固定。隨充填位置的后退,松千不拉鐵鏈以調整回頭滑輪位置,每段充填長度為3m,一段充填后,摘去回頭滑輪和千不拉進行第二段充填掛滑工作。掛千不拉與鉤頭滑錨桿必須在同一側錨桿上。
(2)將耙矸機重斗繩從迎頭滑輪穿過,啟動耙矸機將從礦車中翻出的矸石扒至迎頭堆積充填。現場可根據需要增加導向滑輪達到最佳充填效果。
(3)每一段使用耙矸機充填后,對頂部充填不實部分,在摘去鉤頭滑輪后人工使用阻燃編織袋裝矸石充填。
(4)采用以上方法將耙矸機前方巷道充填后,挪移設備,每次挪移長度50m。
(1)操作前,檢查鉤頭繩、拴車鐵鏈是否牢固,導向滑輪、絞車是否完好,然后才可進行翻矸作業。
(2)翻矸作業時,被翻車輛前后5m范圍內不得有人從事其它工作。
(3)翻矸作業時,耙矸機不得進行作業。
(4)翻矸過程中,被翻車輛后方2m內不能有礦車停留,防止絞車拉翻車輛時將礦車撞掉道。
(5)翻車整個作業過程中,絞車司機注意力要集中,隨時觀察車輛運行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檢查。
(6)翻矸作業過程必須由專人指揮,指揮人員站在迎頭方向,且距被翻車輛的距離大于5m。矸石充填距離翻車位置不足5m時,指揮人員撤至18.5kW慢絞司機處進行指揮。
(7)翻矸過程中,如車輛出現其它異常情況,必須在絞車停車后,且鋼絲繩處于松弛狀態,確認車輛無側倒穩定后方可進行處理。
(8)處理出現異常情況時,人員不得站在車輛傾斜的下方作業,嚴禁人員爬到翻身車輛上方處理異常情況。
(9)摘鉤頭繩時,絞車必須處于停止狀態,摘繩人員必須選擇在安全地點摘繩。
(10)絞車運行過程中,繩道內嚴禁行人,并在絞車司機后方設置警戒。
采用改進后的翻矸工藝進行翻矸、矸石回填工作,大大縮短了矸石回填施工的前期準備時間,所需設備僅幾部絞車和1臺扒矸機臺車,設備安裝方便,一個小班基本上可以完成所有設備的安裝,翻矸操作簡便,工序簡單,3~5個人就可以作業,翻矸速度最高時達到了一個小班80車,基本上可以滿足兩個巖巷掘進頭的出矸要求,在停產檢修期間,為巖巷掘進工作爭取了寶貴時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改進后的翻矸工藝切實可行,值得推廣。
[1] 韓兆來,李守洪,楊列勝.矸石回填采空區技術與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08(5):21-22.
[2] 劉 馨.矸石山翻矸系統的改造[J].煤礦機械,2009,5(30):139-141.
[3] 劉建超.井下翻矸裝置改造和應用[J].建井技術,2011,5(32):22-24.
[4] 張國橋,周朋朋,張立欣.煤矸石回填采空區的工藝方法及建議[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09(4):45-47.
[5] 徐德林,黃宇成,周繼峰.淺談井下矸石回填采空區[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10(2):64-66.
[6] 張平萍,孫傳敏.我國煤矸石的綜合利用現狀及存在問題[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4(6):95-98.
[7] 李鵬波,胡振琪,吳 軍,等.煤矸石山的危害及綠化技術的研究與探討[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6,26(4):93-96.
2012-06-10)
劉小雷(1979-),男,安徽利辛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礦井巖巷掘進技術與安全管理工作,Email:3602127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