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華 寧艷花 (固原市原州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寧夏 固原 756000)
授權在健康促進的引用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以授權理論為指導的健康教育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相互協作的教育方式,能夠提高慢性病患者控制自身健康的能力和自信,從而提高其對生活的滿意度〔1~3〕。而老年人又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故本文以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研究以授權理論為指導的健康教育對自我護理能力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狀況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2011年2~4月,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在本院門診就診的老年患者166人。年齡60~79〔平均(70.14±4.35)〕歲,其中漢族127人,回族39人。女性106人。文化程度未上過學44人、小學57人、初中或中專43人,高中級以上22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83人。納入標準:①年齡≥60周歲;②意識清楚、有閱讀能力或語言表達能力,與調查人員溝通無障礙。③經研究者說明研究目的后,被調查對象愿意配合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非常住人口;②精神障礙、老年癡呆、認知障礙;③患有嚴重的急慢性疾患,如惡性腫瘤、嚴重的心衰、腎衰、肝臟疾病等。
1.2 方法 干預組采取授權式健康教育。(1)建立患者健康檔案:對符合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年齡、性別、民族、文化程度及健康狀況)、居住地址、聯系方式以及自我護理能力及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狀況等。(2)成立授權式健康教育小組,編制《老年人健康促進日記》,并發放給干預組的每一位成員。(3)授權式健康教育的內容:共開展了六次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導、老年飲食指導(手測量法則飲食教育)、老年常見慢性病的防治指導、運動訓練指導、老年心理調適、用藥管理。(4)授權式健康教育的方法:授權理論是通過提供知識、技能,是個體或群體能積極參與決策,從而通過行動來改變自身不利于健康的行為或環境,提升自身的權利和能力,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控制自己生活,促進個人健康。因此,在授權式健康教育活動中,嚴格遵循以研究對象為中心的原則。在健康教育的形式上多采用圖片討論、個案交流等形式開展,營造踴躍討論的氣氛,激發研究對象參與的積極性。此外,在健康教育過程中,充分利用《老年人健康促進日記》,在每次健康教育后,鼓勵老年人結合健康教育內容進行自我評估,協助老年人明確自身存在危害健康的行為,并制定相應的自我管理計劃及目標;最后,通過隨訪協助研究對象評估計劃的實施情況及目標的完成情況。在整個健康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健康管理授權的健康教育目的。對照組采取社區常規管理。
1.3 觀察指標 ①自我護理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的測量量表(ESCAS)測定。該量表共包括43個項目,量表總得分為172分,按照量表的總分分值將自我護理能力和各項目分為三個層次:分值 >總分值的66%(即 >113.52分)為高水平,33% ~66%(即56.76~113.52分)之間為中等水平,<33%(即<56.76分)為低水平〔4〕,得分越高,說明自我護理能力越強。②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狀況。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測定。該量表包括52個條目6個方面的內容:自我實現、健康責任、運動、營養、人際關系、應對壓力。研究對象對每個條目的生活習慣和方式選擇相應的頻度,包括“從不(never)、有時(sometimes)、經常(often)、總是如此(routinely)”4 個層次,計分相應為1、2、3、4分,最后得分為條目平均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方式水平越高。最低分為52分,最高分為208分。將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分分為2個等級:130~208分為健康的生活方式,52~129分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5〕。
1.4 調查方法 調查前培訓調查員、統一調查標準,采用面對面調查法。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就調查內容與其交談,然后根據其意見如實填寫。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1 干預前后兩組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的比較 干預前,整個研究對象的自我護理能力得分為(107.74±14.61)分。干預后,實驗組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狀況處于高等水平的人較干預前多(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自我護理能力的比較(n=83,n)
2.2 干預前后兩組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比較 干預前,整個研究對象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總得分為(116.54±15.64)分。干預后,實驗組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較干預前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比較(n=83,n)
授權是識別、促進及提高人們滿足自身需要和解決自身問題能力的社會性過程,能夠充分調動所有資源使人們能夠控制其生活。在健康管理中,特別是慢性病健康促進中,醫務人員可以采用授權原理,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服務對象進行健康宣教和指導,提高改變某種狀態或處境所必需的技能、資源、機會及權利〔1〕。
自我護理能力是個體能夠利用內外部資源保持和維護健康的能力,它受個人及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隨個體的健康狀況、生活經歷等發展狀態的不同而不同〔6〕。健康促進生活方式是指引領個人、家庭、社區及社會朝向增進安寧、幸福及實現健康潛能的香味,即為了達到更高層次的健康與安寧幸福的目的所采取的任何活動〔7〕。良好的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均可以促進人類的健康、預防疾病。以往有段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采取普通的健康教育或宣教方式進行干預,這種干預采取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研究對象的主動性和依存性較差,以至于不能長期堅持。而在授權式健康教育活動中,教育者與教育對象是一種平等關系,教育對象具有更多的選擇權和決定權,可以提高教育對象進行自我健康管理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從而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存性和主動性。
1 寧艷花,張 琳,劉國蓮,等.1057名老年人對社區醫療的滿意度及其社區護理需求的研究〔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1;33(7):659-61.
2 孫 俐,李文濤,安力彬,等.授權在社區慢性病健康促進中的應用現狀及啟示〔J〕. 中華護理雜志,2011;46(2):202-4.
3 葉會玲,孫秋華,沈翠珍.授權理論在社區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教育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33-6.
4 楊支蘭.汾陽市城區老年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山西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5 楊 敏.城市社區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現狀調查分析與對策〔D〕.吉林大學護理學院,2009.
6 鄂慧峰,袁義厘,張紅兵.奧瑞姆(Orem)自我護理模式與應用〔J〕.現代護理,2003;9(4):291.
7 龍艷芳.長沙市城區中年男性健康促進生活方式及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