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峰 高 峰 王 濤 齊 戰 米麗麗 曾 輝 王 瑞 姚繼方 郭 楊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胸外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對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術前化療的有關國內外研究主要分析上述治療方法的治療效果和術后并發癥情況〔1〕,而對于引起的肺功能影響狀況則報道不多。本次研究選擇伴阻塞性肺炎的ⅢA期NSCLC患者,進行單療程化療后,對比分析化療前及結束后10 d的有關指標,研究術前單療程化療對肺功能的作用。
1.1 一般資料 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伴阻塞性肺炎的ⅢA期NSCLC患者34名,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在41~70歲,平均年齡(58.52±6.99)歲。進行術前病理學或細胞學診斷以及術后病理學診斷;對患者進行術前系統的檢查,包括體檢、胸部和頭部的CT掃描、腹部B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掃描。
1.2 排除標準 (1)術前通過系統檢查后,無法確定肺癌局限于一例胸腔的伴阻塞性肺炎的ⅢA期NSCLC;(2)此前已經有關化、放療治療史;(3)無法耐受外科手術,來檢查肺功能等患者;(4)病患因存在嚴重內臟疾病,而在KPS評分中分數低于80;(5)病患無法進行術前化療。
1.3 方法 在術前均行以鉑類為主的化療,單療程。檢查記錄的時點選擇在化療前及化療后10 d,分別統計指標數據,包括第一秒用力肺活量時呼氣流速(FEV1%)、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動脈血氣分析(PaO2、PaCO2),對比分析前后的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配對t檢驗。
經過1個療程化療后,經比較化療后10 d和化療前的指標,顯示所有指標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見表1。
表1 術前單療程化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s,n=34)

表1 術前單療程化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s,n=34)
指標 化療前 化療后10 d t值 P值FEV1% 76.73±6.93 81.37±7.39 -23.647 0.000 DLCO% 79.10±7.04 81.08±7.41 -10.038 0.000 PaO2(mmHg)81.96±5.87 85.35±6.44 -20.680 0.000 PaCO2(mmHg)41.21±3.98 39.20±2.69 15.388 0.000
主要是用于術前化療技術中,涉及SCLC和ⅢA期NSCLC的研究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可行性到了一定程度的驗證,這也逐步推動了在手術治療中由于切除風險降低而帶來的生存率提升〔2~8〕,但同時也增加了新的治療風險,臨床醫師在選擇治療方案中,針對術前化療的新風險因素,如可能產生其他術后并發癥或增加死亡率,因而存在顧慮。當前許多研究顯示,術前進行化療的方案,并未明確顯示存在術前化療起到增加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或死亡率的相關性〔9~11〕。
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對其肺功能必然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加上大多數病患都有不同程度的吸煙史,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中心型肺癌的臨床病例中多伴有阻塞性肺炎甚至肺不張,不斷加大了術后引發心肺并發癥的風險。據此,增強對肺癌患者在進行手術前的肺功能評價的關鍵步驟凸顯出了在整個治療中的重要性,同時若能夠在術前改善肺功能對患者術后的恢復十分有利。當前,關于化療中對肺功能影響的報道非常少,即在有關化療治療中,藥物能夠起到消除腫瘤細胞的作用,但是在此過程中,也促使肺部引起炎癥反應,這個反應對病患的肺部功能形成的有關影響作用,成為治療中重要的關注環節之一。
關于肺切除手術的術前評價中,進行常規肺功能檢查對該評價體系影響作用方面的問題,進行肺呼吸量的檢查測定雖然該指標使用超過40年的歷史,但仍然存在重要的現實作用。當前,國內外研究認為有關病患術后生存率及并發癥的相關性因素分析中,能夠取得預測效果的因素應該包括FEV1和DLCO兩個指標〔12,13〕。其中,前者(FEV1%)在預測體系中的作用明顯,通過分析該指標,可以預測指標下降后病患會因為存在阻塞性通氣功能不全而引發術后肺部感染等并發癥。通常認為如果在FEV1%值小于50%時,對患者進行剖胸施行肺實質切除,可能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而后者(DLCO)指標常常需要在肺功能試驗中進行測量記錄。通過該指標的測定,可以反映病患存在可以利用的肺泡膜面積、厚度(距離)、完整性及肺毛細血管容積。Ferguson等〔14〕研究顯示,當DLCO指標出現顯著的下降后,容易引發術后的呼吸衰竭。特別是患者手術治療的前期,病患的肺泡結構出現異常的變化后,極容易引發肺部功能的缺失,甚至出現肺萎陷或感染。因此,他們認為如果DLCO%指標值處于小于60%的狀態,即使其他指標顯示正常,切勿進行肺切除手術。
常規的術前評價體系中,包括了術前動脈血氣測量。在有關的研究報告中,有學者認為血氧降低跟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15,16〕,認為通過觀察動脈血氣測量指標,能夠反映在較大代謝需要下心肺系統的綜合功能。也認為PaCO2指標相對于PaO2指標,前者更加重要,即高碳酸血癥病患,PaCO2指標值如果處于大于45 mmHg狀態下,進行肺切除手術,將帶來巨大隱患,因為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有巨大的手術風險。
在本次研究資料篩選中,排除標準因素之一為肺功能無法耐受手術的患者予以排除,因此,納入的標準統一,術前指標均在正常范圍之內,本結果表明針對患者伴有阻塞性肺炎的肺功能起到積極改善的作用效果,與此同時,從肺功能影響作用方面而言,術前單療程化療具備了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1 Johnson DH,Strupp J,Greco FA,et al.Neoadjuvant cisplatin plus vinblastine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1991;86(6):1216-20.
2 Albain KS,Pass HI.Induction therapy before surger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168-71.
3 Saito Y,Minami K,Kobayashi M,et al.Ten year's experience of induction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NSCLC:a single institute study〔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89.
4 De Pierre A,Milleron B,Chevret S,et al.French phase Ⅲ trial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PCT)in resectable stageⅠ (except T1N0),Ⅱ,Ⅲ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89.
5 Pitz C,Riviere BDI,Beek FV,et al.Phase Ⅱstudy of induction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ⅢB NSCLC〔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89.
6 Abohoda A,Martin J,Ginsberg RJ,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or pulmonary resections in lung cancer after induction treatment〔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89.
7 周清華,劉倫旭,李 潞,等.術前新輔助化療加外科手術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國肺癌雜志,2001;4(4):251-6.
8 黎毅仁,徐建勛.術前化療加手術治療31例晚期肺癌〔J〕.江蘇醫藥,1999;25(9):704.
9 Mattson K,Velde T,Krofta K,et al.Early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phaseⅢstudy evaluating Taxotere as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radically treatable stage Ⅲ NSCLC〔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90.
10 Date H,Kiura K,Aoe M,et al.Surgical resection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es after induction chemotherapy with cisplatin and irinotecan〔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91.
11 Betticher DC,Hsu SF,Gauthier Y,et al.Neoadjuvant therapy with Docetaxel(TAX)and cisplatin(Cis)in patients(pts)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stage ⅢA,N2 is highly activity with few toxicities〔J〕.Lung Cancer,2000;29(Suppl 1):99.
12 周 峰,趙學維,徐志飛,等.肺功能測定對肺癌病人手術危險性的預測〔J〕.河南醫藥信息,2002;10(23):24-5.
13 Lizasa T,Suzuki M,Yasufuku K,et al.Preoperative pul-monary function a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Ann Thorac Surg,2004;77(6):1896-902.
14 Ferguson MK,Little L,Rizzo L,et al.Diffusing capacity predict s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1988;96(6):894-900.
15 Ribas J,Diaz O,Barbera JA,et al.Invasive exercise te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at high-risk for lung resection〔J〕.Eur Respir J,1998;12(6):1429-35.
16 Ninan M,Sommers KE,Landreneau RJ,et al.Standardized exercise oximetry predicts postpneumonectomy outcome〔J〕.Ann Thorac Surg,1997;64(2):3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