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沸 彭小龍 賈芝和 文毅英 王俊東 劉 健 潘 偉(南方醫科大學附屬萍鄉市人民醫院骨科,江西 萍鄉 337055)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指股骨頸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間的骨折,多見老年人,并呈逐年上升趨勢〔1〕,若不及時治療,因長期臥床,可引起壓力性潰瘍等并發癥,且治療不當可引起畸形愈合,影響患肢功能。本文分析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效果。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粉碎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為研究對象,年齡60~85〔平均(69.2±4.2)〕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45例(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齡(69.5±4.3)歲,骨折參照 Evans-Jenson分型〔2〕,ⅡA型31.11%(14/45),ⅡB型 37.78%(17/45),Ⅲ型 31.11%(14/45);受傷原因:摔傷75.56%(34/45),車禍傷24.44%(11/45)。對照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齡(69.2±4.1)歲,骨折分型,ⅡA型28.89%(13/45),ⅡB型40.00%(18/45),Ⅲ型31.11%(14/45);受傷原因:摔傷71.11%(32/45),車禍傷28.89%(13/45)。兩組患者性別比、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采用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②觀察組:采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患者側臥位,患髖后外側弧形切口,切斷部分外旋肌群,打開關節囊,股骨頸小粗隆上方截骨,保留患者的股骨距。如無法保留固定股骨距,則盡可能保留粗隆部,取出股骨頭測量大小。復位大粗隆,盡量恢復大小粗隆解剖位置,利用大粗隆再結合裝置固定。用髓腔銼擴大骨髓腔,選擇合適的股骨頭及假體柄。沖洗后注入骨水泥,放置假體。鋼絲收緊固定,待骨水泥凝固,髖關節復位,各方向活動髖關節無脫位;然后沖洗關節腔,留置引流管,逐層縫合。
1.3 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可負重時間、住院時間等情況。術后隨訪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Harris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觀察組術后恢復可負重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術后1個月Harri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指標的比較(s)
評分對照組 45 345.1±70.7 80.6±25.1 50.5±8.6 17.2±2.8 41組別 n 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可負重時間(d)住院時間(d)術后1個月Harris評分術后6個月Harris.7±7.5 66.8±9.5觀察組 45 330.8±85.9 85.2±24.6 18.3±4.2 16.2±3.2 54.5±6.2 67.2±8.7 t值 0.862 0.878 22.569 1.578 8.824 0.208 P值 >0.05 >0.05 <0.01 >0.05 <0.01 >0.05
股骨粗隆間骨折為老年人髖關節常見的骨折之一〔1〕,采用手術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優點已得到骨科醫生的肯定〔3〕,但是大多數老年患者存在嚴重骨質疏松,傳統內固定后易發生固定不牢,且患者臥床時間長,負重后易造成骨質破壞,并導致髖內翻等并發癥。劉澤慶等〔4〕認為內固定方式選擇不當是造成手術失敗的重要因素,還認為正確認識各種內固定器械的優缺點和適應證,合理使用內固定器械,掌握手術技巧,防止并發癥,進行科學的功能鍛煉,是防止手術失敗的重要因素。張懷華等〔5〕認為女性、年齡≥80歲、術后并發癥均是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死亡的危險因素,腦部功能異常、術中出血量多是決定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早、中期(3年內)死亡率的危險因素。焦曉虎等〔6〕認為對于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須根據骨折分型、患者具體骨折情況及家庭社會因素,有針對性地做出綜合分析和合理選擇,才可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通過清理修整病變組織〔7〕,并替換植入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假體,具有關節活動好、下床早的優點,且機械固定作用吻合度好,排除了因固定不穩定致髖內翻或骨折不愈合的問題。蔣家正等〔8〕對38例老年新鮮移位的股骨頸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結果發現38例患者都順利通過手術,住院期間無死亡病例,而且隨訪6個月~10年,無髖關節脫位,股骨假體柄松動/下沉5例,療效滿意,優良率86.8%,認為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臥床時間短、可早期下地、并發癥低、死亡率低等特點。本研究結果也表明,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粉碎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可靠,只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能縮短術后恢復可負重時間,是一種適合于老年患者的治療方式。
1 尹慶偉,江 毅,肖聯平,等.加長柄人工雙極股骨頭置換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8;22(6):692-5.
2 Luo J,Guo SC,Huang ZY,et al.Treatment of femoral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with uncemented long stem bipolar prosthetic prosthesis〔J〕.Nan Fang Yi Ke Da Xue Xue Bao,2010;30(7):1685-7.
3 He SH,Peng JY,Zhao X.The comparison of three operation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J〕.Zhongguo Gu Shang,2009;22(1):6-9.
4 劉澤慶,黃 磊.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內固定方式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34-4.
5 張懷華,孫永青.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患者死亡率分析〔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1):21-3.
6 焦曉虎,王福順,劉 梁,等.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策略〔J〕.吉林醫學,2011;32(29):6090-1.
7 單旭彬.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觀察〔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2;10(1):16-7.
8 蔣家正,李雄杰,胡文雄,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38 例〔J〕.海南醫學,2010;21(2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