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燦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經濟管理系,湖南 長沙 410205)
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模式探討
徐 燦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經濟管理系,湖南 長沙 410205)
為適應培養適合市場要求的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從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視角出發,探討了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模式。
學生發展;教學模式;市場營銷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市場營銷專業的人才均有較大需求,市場營銷已成為各企業和組織開拓市場、獲得競爭優勢的強大武器和工具,因此,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市場營銷人才脫穎而出。面對新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對營銷人才需求的新要求,為了讓培養的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勝任企業的營銷職業崗位或從事相關的市場工作,高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必須與時俱進,需要對教學方法與手段等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探討,保證教學方法、手段的時代性、創新性、前瞻性,以進一步保證該專業畢業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工作適應能力的提高。為通過有效的課程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營銷技能和專業素養,本研究從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視角出發,探討了適應培養適合市場要求的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人才需要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式。
現代發展教學觀要求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的目標,強調教學與發展、智能與知識有機結合,用教學推動發展, 以發展促進教學[1]。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課程設計就是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體,以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發展為本位,利用每個教學要素,全方位地對市場營銷學的各個教學環節進行設計,融入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管理思想,將理論知識與實戰體驗,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方法進行有機組合,旨在提高學生知識掌握、創新運用能力和營銷實踐、專業素養能力。
以學生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強調人的素質與知識學習的協調發展和互為作用,本研究將從以下方面探討如何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課程的教學模式。
2.1 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課程教學模型設計

圖1 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型
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模型見圖1,這是一個包含知識、能力和品質的一個金字塔式的市場營銷教學活動模型。此模型的首層面為知識層面,這一層面位于塔基,表明知識模塊層面是起點和基礎,知識理論的講授既是整個市場營銷課教學活動的起點,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此課程的基石。此模型的第二層面為能力層面。此層面位于模型的中間位置,表明能力模塊置于這一層面,是第一層面向上發展的趨向和必然結果。另外,要達到實現大學教育價值的品質層面是營銷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但跳過能力層面而直接從第一層面躍到第三層面,是不符合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營銷課程教學的客觀規律,也不符合人的心理和發展規律的。此模型中能力模塊被置于知識層面和品質層面的中間,其位置表明能力層面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一層面主要以對學生的實踐教學為主,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出學生對營銷課理論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能力,加深對課程內容的認知。對于學生專業素質能否成功地向第三層面的發展,能力層面的教學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此模型的第三層面為品質層面。教育教學應通過對人們科學意識、主體意識、終極關懷和全球意識的強化,擔負起解決社會出現的價值失重、信仰危機這一重要使命[2]。品質層面位于金字塔的頂部,表明品質模塊是此課程教學的終極和最高目標,只有經過這一層面的學習培養,才有可能使學生在他們今后生活中面對復雜多樣的社會與誘惑,對自己行為作出負責任的正確選擇,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從而使自己的知識層面和能力層面的發展具有更高價值,而這也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教學理念,也解決了此課程教學的目標問題——大學教育價值。
2.2 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課程教學模式的具體構架
對于市場營銷課程,如何將上述模型具體化到教學過程中去,即將知識、能力和品質融會貫通于營銷課程教學中,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2.2.1 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教材設計
首先,應結合各高校學生的實際和培養目標,建立《市場營銷學》課程標準,實現課程相關內容的有機結合。教材是專業教學的基本載體,《市場營銷學》課程教材應包括一套適用性、實效性強的書本教材、多媒體課件、網上習題和電子模擬案例等,教材應由單一轉向多元、由平面轉向立體,其內容應既能體現課程的系統性、科學性及時代性,同時也要體現課程標準及整體設計的教學理念。另外,關于市場營銷專業所需技能的確定,課程團隊成員應與企業家和有關學者一起探討,如市場分析、選擇、策劃能力及產品銷售能力等和其他核心能力,然后在此基礎上來設置市場營銷課程的內容,并制定完善的課程標準。
2.2.2 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課堂設計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明確指出:“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怎樣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學生入了門了,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復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用不著給‘講’給‘教’了?”[3]因此,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課堂設計應更強調知識教學的科學性,應將該課程的課時劃分為理論課的講授、上機和實驗以及小組討論,系部還可開設營銷論壇。另外,根據每章的教學內容與要求,可邀請社會上的企業家、企業高管和校外學者走進課堂,讓學生直接感受企業決策者的經營思想和實際經驗,從而多角度、深層次地理解基本原理。同時,課程內容需不斷更新,應重視學科前沿,追蹤學科最新發展動態,組織學生在課堂上研討基于市場調研的專題案例或項目策劃報告會。案例的研討應堅持以學生為本位,以討論、對話為主,擯棄教師獨白、灌輸的現象,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的碰撞中感受營銷的樂趣,使營銷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
2.2.3 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實踐設計
市場營銷是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它的實踐教學更需要立體的、互動的環境。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實踐設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營銷項目模擬(營銷模擬實驗室)、假期社會實踐、企業現場見習與調研(如有的高校大二、大三各有一個學期一個星期的見習)、教學實習基地等多種實踐活動,還可引導學生自己創辦營銷協會和進行校園創業大賽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的教學使學生更貼近實際,更能體會營銷實踐活動中的角色。在營銷模擬實驗室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即以讓學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模擬營銷項目來進行組織教學。通過項目教學法,讓學生自覺地融入有意義的任務完成過程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或應用市場營銷的某一中心概念和知識點,達到積極參與學習、自覺地進行知識構建的目的。企業現場見習調研則是利用培養計劃中所安排的見習時間來組織學生到企業現場參觀和見習,通過讓他們實地觀摩或切身感受和體會企業的營銷實踐活動,從而使理論教學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實戰能力。假期社會實踐、教學實習基地的實習應要求學生通過指導寫出市場營銷策劃報告或調查報告,以進一步體會和鞏固理論知識。而營銷模擬大賽、創業大賽的舉辦一般安排在學生已經基本學完市場營銷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后,即最后一個學年比較合適。
2.2.4 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營銷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既要熟悉本國的市場情況,也要熟悉國際市場的規則,既要熟悉本專業的理論知識, 同時也要有具體運作的基本能力。而承擔市場營銷課程講授的教師一般都是來自于各高校的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他們理論功底扎實,但有實戰經驗的少之又少。而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市場營銷學》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就高,教師必須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因此,承擔市場營銷課程講授的教師在掌握營銷理論的基礎上,必須加強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加強自身實踐能力提高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可邀請企業實戰派專家進行專門的師資培訓、加強教師與企業的橫向課題研究與探討、鼓勵教師與企業管理人士共同策劃企業實際運行過程中遇到的營銷問題等等,或者直接公開招聘一些有社會實踐經驗的MBA來充實師資隊伍。
為了保證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緊密銜接,使學生能夠較好地適應市場營銷管理工作實踐的需要,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各相關高校應立足院校的實際,結合市場變化,不斷探索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準確定位營銷人才的培養目標,以學生發展為本位,有機結合知識、能力、品質3個層面模塊的教學,通過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實訓環節,加大實踐力度,培養適應崗位需求的新型的、高素質的市場營銷技能人才。
[1]張鐵明.教學信息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12.
[2]王玉粱.價值哲學新探[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22.
[3]徐坤元,曾汝弟.注重學法研究,加強學法指導[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72.
2012-10-20
徐 燦(1979-),女,湖南湘陰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人力資本研究。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11.012
G642.0
A
1673-1409(2012)11-S0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