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佰秀 李海峰
肺炎鏈球菌是社區獲得性兒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青霉素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肺炎鏈球菌感染,但耐藥情況日趨嚴重。自1967年首次報道耐青霉素肺炎鏈球菌(PRSP)以來,PRSP發生率逐年提高。本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137例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的MIC值,進行回顧性分析。
1.1 標本來源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患兒感染性肺炎痰標本,分離到137例肺炎鏈球菌。
1.2 細菌培養、鑒定及藥敏試劑 瓊脂干粉,鑒定板條API20strep及藥敏板條ATBstrep5及optochin紙片均購自法國梅里埃公司。
1.3 方法 肺炎鏈球菌的分離與鑒定嚴格按照“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操作,藥敏實驗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ATBstrep5藥敏板條。質控菌株為肺炎鏈球菌ATCC49619,抗菌藥物敏感性判定依據2010年版CLSI判定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對不同組間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視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培養結果 依據2010年版CLSI判定標準,137例肺炎鏈球菌青霉素MIC值≤2有102例,敏感率74.5%,MIC值≥8有10例,耐藥率7.3%。MIC值≤0.062μg/ml菌株構成比13.0%,0.062μg/ml<MIC 值≤2μg/ml的菌株構成比61.3%,明顯高于前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786,P<0.05)。MIC值2μg/ml的菌株構成比35.8%,明顯高于MIC值1μg/ml構成比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664,P<0.05)。137例肺炎鏈球菌MIC值結果見表1。

表1 137例肺炎鏈球菌MIC值結果(例,%)
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的耐藥情況日趨嚴重,MIC值持續增加主要是由于青霉素結合蛋白的一系列變異所致。本研究137例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敏感率74.5%,劉芳等報告2009年武漢地區住院患兒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敏感率為75.8%,兩者基本一致。劉芳采用2008年CLSI對腦脊液以外部位分離的肺炎鏈球菌青霉素的敏感折點≤0.06μg/ml判斷,而本研究采用2010年折點≤2.0μg/ml,提示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的耐藥性呈不斷上升趨勢,尤其MIC值2μg/ml的菌株構成比 35.8%,明顯高于 MIC值1μg/ml構成比18.2%,也在提示肺炎鏈球菌對青霉素MIC值持續增加。本研究0.062μg/ml<MIC值≤2μg/ml的菌株構成比61.3%,明顯高于MIC值≤0.062μg/ml菌株構成比13.0%,提示用舊的CLSI判定標準,將導致大量肺炎鏈球菌青霉素敏感株誤報,誘導臨床選用更高級別抗生素。本研究表明青霉素仍然為治療普通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
[1]吳佳學.兒科痰培養肺炎鏈球菌耐藥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