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忠平 王小云 梁云青
因各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呈上升趨勢。腰麻是剖宮產手術常用的麻醉方法,其中重比重腰麻應用廣泛。但是重比重腰麻對產婦的血壓影響較大,患者易出現惡心、嘔吐,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痛苦。我們探討了等比重腰麻在剖宮產手術安全應用的可行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期剖宮產手術120例,ASA分級Ⅰ-Ⅱ級,年齡21-36歲,隨機分為等比重(E組,n=60)和重比重腰麻組(H組,n=60)。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常規監測BP、HR、SpO2。快速補乳酸林格液500~800 ml后,左側臥位L2、3間隙“針內針”法穿刺完成腰麻,硬膜外留置導管術后鎮痛。E組一次性緩慢注入(速度約0.02 ml/s)腰麻液(0.75%布比卡因2 ml回抽腦脊液1 ml)1.3~1.8 ml,H組一次性注入腰麻液(0.75%布比卡因2 ml加10%葡萄糖1 ml)1.5~2 ml,調整麻醉感覺平面至T6。血壓下降超過基礎血壓20%者給予麻黃堿5~10 mg靜脈注射。并記錄患者注藥后2、5、8、11 min血壓變化。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 t檢驗行統計學分析。
兩組患者SpO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患者血壓的波動以及心率的變化E組明顯小于H組(P<0.05)。升壓藥的使用率E組小于H組(P<0.05),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確切,肌松滿意,術中出血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BP(SBP DBP)SpO2比較()

表1 兩組患者BP(SBP DBP)SpO2比較()
注:BP HR與H組相比P<0.05
指標 組別 麻醉前注藥后148±20 130±18 125±15 130±10 140±10(mm Hg) H組 135±18 100±15 80±20 92±15 130±20 DBP E組 80±20 75±20 70±10 80±10 75±15(mm Hg) H組 75±17 60±16 60±10 65±15 70±10 HR E組 100±20 133±10 120±10 110±15 110±10(次/min) H組 110±20 140±10 135±12 120±25 115±15 SpO2 E組 96±2 97±2 98±2 98±2 98±2(%) H組2 min 5 min 8 min 11 min BP E組98±2 98±2 98±2 98±2 98±2
剖宮產手術在基層醫院占有很大的比例,腰麻仍然是剖宮產手術的首選麻醉方法[1],由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舒適化醫療的需求,通過硬膜外留置導管實施鎮痛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術后鎮痛方式,與全身給予阿片類藥物相比,術后硬膜外鎮痛效果更好[2]。所以本研究采用了采用“針內針”穿刺法完成腰麻。目前大部分醫療機構仍然在使用重比重腰麻做產科麻醉,重比重腰麻易出現低血壓且出現較早[3],血壓下降使心率反射性增快,致使大部分患者出現惡心嘔吐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本研究顯示出達到同樣的麻醉效果等比重腰麻藥的用量顯著小于重比重腰麻藥的用量,降低了局麻藥中毒的幾率。腰麻后下肢不能活動增加了患者的不舒適感,我們觀察到行等比重腰麻的患者術后麻醉消退快于重比重腰麻患者,提高了患者對麻醉的滿意度。重比重局麻藥需要臨時配制,加入高滲葡萄糖亦使神經損害的風險增高,增加操作步驟,感染發生率升高。等比重局麻藥在蛛網膜下腔擴散受患者的體位影響較小[4],麻醉誘導過程患者可取左斜位降低了仰臥位綜合征的發生率[5]。
綜上所述,等比重腰麻更適合于剖宮產術患者,值得在臨床推廣。
[1]陳寧,韓建閣主譯.斯坦福臨床麻醉全書.第3版.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5:772.
[2]曾因明,鄧小明主譯.米勒麻醉學.第6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2740.
[3]Critchley LA,Morley AP,Derrick J.The influence of baricity on the hamodynamic effects of intrathecal bupivacaine 0.5%.Anaesthesia,1999,54(5):469-474.
[4]Hallworth SP,Fernando R,Columb MO,et al.The effect of posture and baricity on the spread of intrathecal bupivacaine for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Anesth Analg,2005,100(4)∶1159-1165.
[5]徐啟明.臨床麻醉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