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璇
為了對采用不同方法對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標記物進行檢測的結果進行研究分析,使臨床對乙型肝炎血清標記物的檢測方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為臨床提供對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標記物進行檢測的有效方法,使臨床對該類患者的病情能夠進行更加準確的診斷,并對治療效果進行更加客觀的評價,我們組織進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抽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來我院就診的90例患有乙型肝炎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三組,分別采用三種不同方法對患者的血清標記物進行檢測。對三組患者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F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這四年時間內,采用臨床研究過程中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來我院就診的90例患有乙型肝炎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三組。A組患者包括18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年齡19~55歲,平均34.2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病程1.4年;B組患者包括1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年齡16~59歲,平均32.7歲;病程7個月~4年,平均病程1.2年;C組患者包括19例男11例,女11例,年齡21~54歲,平均33.6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1.7年。抽樣患者所有自然資料,統計學差異并不明顯,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經過相關的臨床檢查后確診。
1.2 方法 將抽樣中的90例臨床確診患者病例資料,采用隨機分組方法分為A、B、C三組,平均每組30例。A組患者采用酶聯免疫分析法對血清標記物進行檢測;B組患者采用ROCHEE170免疫分析儀對血清標記物進行檢測;C組患者采用ARCHITECT12000免疫分析儀對血清標記物進行檢測。對三組患者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仔細研究后我們發現,A組患者檢出HBeAg陽性0例,抗-HBc陽性30例;B組患者檢出HBeAg陽性26例,抗-HBc陽性30例;C組患者檢出HBeAg陽性30例,抗-HBc陽性30例。B、C兩組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明顯優于A組,且統計學差異非常明顯(P<0.05)。

表1 三組患者檢測結果比較(例,%)
目前臨床上對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的病毒血清免疫學標志物(HBV-M)進行檢測的方法和相關試劑的種類有很多。按試劑來源可以將其分為進口和國產兩大類;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單純手工操作和開放機型半自動操作兩大類;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酶聯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發光免疫分析三種[1]。
從檢驗方法方面講,酶聯免疫方法中主要采用固相包被板式法,檢測的線性范圍相對較窄,其檢測的靈敏度也相對較低。如果采用一步法進行檢測,還很有可能出現鉤狀效應。不同發光法的檢測原理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能夠使抗原抗體的結合范圍進一步擴大,且大多采用兩步法進行檢測,這樣可以使能夠對檢測結果產生干擾的因素進一步減少,使檢測的靈敏度顯著提高。酶聯免疫法與發光法對待測物進行檢測時的下限相差在4倍左右。另外,據相關文獻報道稱,原理不同、試劑的品牌不同其敏感性、特異性及包被抗原或抗體的亞型也會有一定的區別,這些差異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有所不同[2]。
在HBV-M的5個指標中如果出現低值情況,在使用不同的試劑進行檢測時,會出現程度不同的模式升高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有專家建議對采用抗病毒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應該盡量選擇同一家醫院和同一種試劑對病情進行長期的持續性觀察。如果采用發光免疫分析技術進行檢測,還可以提供血清指標的定量或半定量信息,對拓寬臨床用藥治療效果的觀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近幾年來HBV病毒的變異與耐藥株在臨床上已經比較多見,使得HBV-M的檢測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在對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的過程中,會有部分患者出現HBeAg與抗-HBe共存現象,且維持的時間相對較長,該現象多由病毒核心區發生突變導致[3]。
總而言之,采用進口發光檢驗法對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的血清標記物進行檢驗的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酶聯免疫分析法,可以使臨床對該類患者病情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準確的診斷,并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準確評價。
[1]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肝臟病雜志,2008,18(14):328-329.
[2]張立麗,辛永梅,趙秀英,等.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HBsAg與抗-HBs兩種標志物同時陽性罕見模式的分析.中國實驗診斷學,2007,11(14):477-478.
[3]陳佑明,黃敬,熊符,等.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放射分析法檢測HBsAg的對比分析.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6,13(21):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