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平 崔麗麗
近年,由于抗生素的廣泛及不規則應用,導致支原體耐藥菌株逐漸增多。為了解本地區的支原體感染狀況及其對不同藥物的耐藥性,筆者對我院兩年來皮膚性病科門診就診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體培養和藥敏試驗的結果進行了總結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649例均為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皮膚性病科門診的就診者,男388例,女261例,年齡15~71歲。所有患者在采集標本前未用或停用抗生素1周以上。
1.2 標本采集 男性患者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女性患者取子官頸及尿道分泌物作為標本。男性患者用無菌棉拭子由尿道口輕輕插入3~4 cm處,旋轉2周,停留10 s取出,女性患者用女性無菌生理鹽水棉拭子插入宮頸管1~2 cm處旋轉2周,停留約10 s后取出,置于無菌試管中并立即浸入支原體培養液中進行培養。
1.3 檢測方法 解脲脲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培養及藥敏試驗均采用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藥敏試劑盒內含強力霉素(DOX),美滿霉素(MIN),交沙霉素(JOS)、克拉霉素(CLA)、羅紅霉素(ROX)、阿奇霉素(AZI)、氧氟沙星(OFL)、左氧氟沙星(LEV)和司巴沙星(SPA)9種抗菌藥物。具體操作方法及結果判定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2.1 支原體培養結果 見表1。
2.2 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 見表2。

表1 649例患者支原體培養結果(例,%)

表2 237例支原體對9種抗菌藥物耐藥性檢測結果(例,%)
支原體是引起人類泌尿生殖道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它主要存在于人類泌尿生殖道及生殖腺中,引起下生殖道炎癥及男女不孕不育癥等[1]。本組資料顯示649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體陽性237例(36.52%),其中Uu 153例(23.57%),Mh15例(2.31%),Uu+Mh 69 例(10.63%),提示本地區支原體感染以Uu為主,與國內有關報道一致[2]。從性別上女性患者支原體感染率為46.74%,男性患者支原體感染率為29.63%,女性患者支原體感染率明顯高于男性(P<0.01),可能與女性生殖道易被支原體感染,且癥狀輕微而忽視治療有關。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喹諾酮類藥物對支原體的耐藥性最高,與焦婷等的報道一致[3]。單純Uu感染菌株,單純Mh感染菌株和Uu+Mh混合感染菌株對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為54.90%,80.00%和91.30%,這可能與該類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及支原體對喹諾酮類易產生耐藥基因有關[4]。有研究報道近年大環內酯類藥物的耐藥率亦有較明顯的上升,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5],本組資料結果也證實了這一觀點。單純Uu感染菌株對羅紅霉素的耐藥性為51.63%,阿奇霉素略低為20.26%,而單純MH感染菌株和Uu+Mh混合感染菌株對羅紅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藥性明顯升高,分別為85.00%和90.00%以上,這可能與Mh23SrRNA V區基因點突變導致其對紅霉素具有一定耐受性有關[6]。關于四環素類藥物的耐藥性有學者報道近年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7],但也有不同報道[8],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單純Uu感染菌株對強力霉素和美滿霉素的耐藥率均為5.88%,Uu+Mh混合感染菌株的耐藥率也僅為13.04%,15例單純Mh感染者中均為發現耐藥菌株,這可能與檢測例數,當時用藥情況以及地區差異有關。因此建議不同地區應根據本地區的藥敏特點進行用藥。
[1]楊怡,張捷,張小偉,等.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培養及耐藥性變遷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10):1183-1186.
[2]尤偉明,潘宇紅,林萍萍,等.泌尿生殖系統支原體檢測及其耐藥性分析.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7(3):268-271.
[3]焦婷,張國彬,徐香,等.STD門診就診者599例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檢測及其耐藥性的分析.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9,23(10):647-648.
[4]Zhang W,Wu Y,Yin W,et al.Study of isolation of fluoroquinolone resistant Ureaplasma urelyticum and identification of mutant sites.Clin Med J(Eng),2002,115(10):1573.
[5]楊安波,路麒,趙玉敏,等.山東地區解脲脲原體抗菌藥物敏感性檢測.中華皮膚科雜志,2010,43(2):123-124.
[6]Fumeri PM,Rappazzo G,Musummarra MP,et al.Genetic basis of natural resistance to erythromycin by Mycoplasma hominis.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0,45(10):547-548.
[7]舒向榮,湛學軍,謝大澤,等.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檢測及其耐藥性的實驗分析.江西醫學檢驗,2007,25(1):29-30.
[8]翟志芳,刁慶春,葉慶嶠,等.15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體培養及藥敏結果分析.中華皮膚科雜志,2003,34(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