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麗
因受凝血、纖溶和機體免疫等系統功能紊亂的影響,原發性腎病綜合征(PNS)主要表現就是程度不同的高凝狀態,血栓形成的機率相對要高,特別是形成了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微血栓和腎內凝血后,會大大降低激素的藥理作用,給腎臟疾病的預后帶來不利的影響。新一代抗凝劑中的低分子肝素[1],因其獨特的優點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探討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1年2月至2011年10月到我院進行治療的原發性腎病綜合征患者80例,其中31例做腎穿刺活檢檢查,確定其病理類型:系膜增生性腎8例,微小病變10例,膜性腎病6例,局灶節段性硬化2例,IgA腎病5例。排除了腎動脈狹窄、繼發性腎病綜合征、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腎功能基本正常。隨機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齡19~62歲。對照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18~63歲。兩組年齡、病程、性別及并發癥等一般資料相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潑尼松治療,開始治療階段1 mg/(kg·d),治療時間為8~12周,同時合用環磷酰胺,2~3 mg/(kg·d),分次口服,總量不超過8 g。同時給予優蛋白、低鹽飲食和利尿消腫的治療。觀察組:在以上基礎加靜脈滴注低分子肝素鈣,用量60~100 U/kg于10%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血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凝血酶原時間指標的變化及治療總有效率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最新的統計學軟件包SPSS 19.0對我們調查到的數據進行統計,t檢驗計量資料,χ2檢驗計數資料,如結果顯示P<0.05,則表示有顯著性的差異。
2.1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比較血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凝血酶原時間指標的變化,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在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幾項凝血指標的變化,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見表1。
2.2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凝血酶原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及凝血酶原時間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比較(例,%)
血栓形成是PNS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臨床上無典型癥狀,忽視被忽視,常會導致病情發展加重及不良預后。這主要受PNS時的高凝狀態影響,高凝狀態能促使微血栓及腎內纖維蛋白沉著形成,減少腎血流量,使組織及器官損傷,加重病情[2]。因此抗凝治療在PNS治療中有重要作用。肝素具有抗血栓、抗凝和促纖溶作用,與普通肝素相比,具有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度、且以抗FXa活性為主、出血危險性等特點。近年來 LMWH在腎臟疾病的防治應用中更得到重視[3]。LMWH的治療機制如下:①通過改善血凝狀態對抗或直接治療激素的不良反應,或協同潑尼松增強療效[4]。②LMWH可抑制內皮細胞和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促進抗補體激活效應明顯,促進利尿作用。③LMWH同時對細胞外基質的降解有促進作用。總之,使用低分子肝素鈣可改善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高凝狀態,減少蛋白尿,延緩腎功能惡化,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1]陳香美,孫蕊,林治祖.肝素治療腎小球疾病機理研究進展.中華腎臟病雜志,1999,14(5):331-333.
[2]劉慶林,夏建中,徐左平,等.低分子量肝素治療腎病綜合征高凝狀態療效及對血流變的影響.中國微循環學雜志,2003,7(1):50.
[3]葉任高,陳裕盛,方敬愛.腎臟病診斷與治療及療效標準專題討論紀要.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3,4(6):355-357.
[4]De-Saint MA,Terzic J,Christmann D,et al.Superior sagittalsinus thrombosis and nephrotic syndrome:favorable outcome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Arch Pediatr,1997,24(4):84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