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林 趙維維
據了解,解脲脲原體(Uu)、人型支原體(Mh)及兩者(Uu、Mh)混合感染已成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1]。近幾年來隨著女性生殖道感染率的增加,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使得支原體感染出現不同的耐藥菌株[2],導致患者反復感染難以治愈。我們對647例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的宮頸分泌物進行培養及藥敏試驗,然后分析其藥敏結果,以了解本地區女性生殖道感染及耐藥情況,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進一步可以提高臨床用藥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科門診和計生科病區患者,共647例,支原體培養陽性者共315例。
1.2 試劑 采用珠海迪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體培養+藥敏試劑盒,試劑盒主要由支原體培養基和檢測卡組成。
1.3 方法 首先用無菌吸頭吸取培養基100 μl加入檢測卡C-空白孔,然后將采集的標本拭子插入培養瓶,在靠近液面上方的瓶壁擠壓旋轉拭子數次,使拭子中樣本滲入,充分混勻接種標本的培養基,取100 μl加入檢測卡的各孔中(除C-孔),各孔滴加2滴無菌礦物油,蓋上檢測卡蓋,記錄好時間,置35℃ ~37℃孵箱培養,在24 h和48 h分別觀察結果。
647 例支原體培養結果陽性標本315例,陽性率為48.69%。單獨Uu感染242例,陽性率為37.40%,單獨Mh感染6例,陽性率為0.93%,混合感染67例,感染率為10.36%。三種類型的支原體感染對12種抗菌藥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藥,但對四環素類的美滿霉素和強力霉素、大環內酯類的交沙霉素的耐藥率均較低,對氟喹諾酮類耐藥率較高。具體耐藥情況見表1。

表1 315例支原體陽性標本對12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支原體是一類能通過除菌濾器、形態上高度多形性、且缺乏細胞壁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Uu主要寄居于人體的泌尿生殖道,主要經性接觸傳播,性接觸的有無及多少與Uu的帶菌率有關,隨性伴侶數的增加,女性Uu分離率也增加。Uu感染可導致女性陰道炎、宮頸炎,甚至流產等。Mh主要寄居于生殖道,通過性接觸傳播,可引起盆腔炎、輸卵管炎、陰道炎與宮頸炎等[3]。治療支原體感染的常用藥物[4]有以下幾類:四環素類抗菌藥物、大環內酯類的抗菌藥物、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各類抗菌藥物的作用機理有所不同。
我們統計的647例支原體培養標本中,培養陽性標本有315例,陽性率為48.69%。其中Uu感染242例,陽性率為37.40%,Mh感染6例,陽性率為0.93%,混合感染67例,感染率為10.36%。結果表明,支原體感染以Uu單獨感染為主,其次是混合感染,而單獨Mh感染者少見,與盧江云等的統計結果相似[5]。三種類型的支原體感染對12種抗菌藥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藥,但對四環素類的美滿霉素和強力霉素、大環內酯類的交沙霉素的耐藥率均較低(≤13.43%),對氟喹諾酮類耐藥率較高 (33.33% ~100%)與國外文獻報道相似[6]。
綜上所述,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以Uu感染為主,三種類型支原體感染其耐藥性各有不同,喹若酮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比較高,但對美滿霉素、強力霉素、交沙霉素的的耐藥性均較低。臨床治療前應盡快進行支原體培養藥敏試驗,根據藥敏結果合理用藥,避免盲目、濫用抗菌藥物,防止產生耐藥菌株,在無藥敏結果的情況下,可首選強力霉素、美滿霉素或交沙霉素進行治療。
[1]曲群,宗璐,杜穩俠,等.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治療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3,11(5):23-28.
[2]王則宇,付光宇,苗蘭芳,等.泌尿生殖道支原體和衣原體檢測的現狀和存在問題.中國皮膚病學雜志,2003,05(8):12-14.
[3]倪語星,尚紅.臨床微生物學與檢驗.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10:303-313.
[4]張致平.抗菌藥物研究進展.中國抗生素雜志,2002,27(2):67-69.
[5]盧江云,彭少華.解脲脲原體感染及藥敏結果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7):866-869.
[6]Nikaido H.Outer membrane barrier as a mechanism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 1989,33(11):1831-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