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鶯
(長江大學醫學院,湖北 荊州,434023)
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分析
馬紅鶯
(長江大學醫學院,湖北 荊州,434023)
目的:探討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某附屬醫院心內科近年收治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4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聯合組,每組各7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單用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治療;聯合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改善率,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等。結果:聯合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等較對照組均顯著改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復方丹參滴丸;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
不穩定型心絞痛作為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一種,介于穩定型心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之間[1]。患者心血管系統存在不穩定斑塊,極易發生急性致死性心血管事件。不穩定型心絞痛發病風險隨年齡增高,多見于老年患者,且老年人對于藥物敏感性較差,常規抗心絞痛治療效果不佳[2]。筆者選取我校附院心內科近年收治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70例,采用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與復方丹參滴丸聯合療法,并與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單用比較,探討聯合療法對于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
1.1對象
選取我校附院心內科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14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中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診斷標準[3],且年齡大于60周歲。排除標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及藥物過敏者。入選患者中男性103例,女性37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為(67.1±6.4)歲,平均病程(4.1±1.5)年。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聯合組,每組各7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程等臨床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 (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血小板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單用治療,30mg/次,每天2次;聯合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治療,10粒/次,每天3次。兩組療程均為1個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布《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993年)進行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改善效果評定,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3級。
1.3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使用使用SPSS12.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率比較
聯合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2.2兩組患者臨床心電圖改善率比較
聯合組患者心電圖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電圖改善情況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等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聯合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等較對照組均顯著改善,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等比較
不穩定型心絞痛是臨床常見老年心血管急癥之一,患者主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多呈壓榨樣、心悸、胸悶及乏力等。臨床研究顯示[4],約45%~70%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可進展為心肌梗死。不穩定型心絞痛發病機制主要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破裂出血后引起冠狀動脈阻塞及痙攣,導致局部心肌缺血缺氧。單硝酸異山梨酯作為一種新型長效硝酸酯類藥物,對于血管平滑肌具有較強舒張作用[5],且靜脈擴張作用明顯高于動脈,能夠顯著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心臟負荷,延緩心肌重構;同時其還具有明顯藥代動力學優勢,有效血藥濃度維持時間可達10h,穩定性好,無肝臟首過效應[6]。而復方丹參滴丸則是一種經典純中藥重要制劑,主要成分為丹參、三七和冰片等,中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鎮痛通絡之功效[7]。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8],丹參中丹參素、丹酚酸B成分能夠有效提高機體抗凝活性,拮抗血小板聚集,清除體內自由基;三七中三七總皂苷對于缺血再灌注損傷、血管內皮損傷均具有較強保護作用,此外還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及延緩心室結構重塑;而冰片則具有顯著鎮痛通竅作用。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改善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等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聯合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及ST段下移幅度等較對照組均顯著改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聯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對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周公民,胡麗華,張阿娜.復方丹參滴丸和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對不穩定性心絞痛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157-158.
[2]高月娟,張艷麗.曲美他嗪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38例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2):16-17.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0,28( 6): 409.
[4]楊華,岳慶麗,孫紅梅.丹參酮ⅡA磺酸鈉聯合谷維素治療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療效觀察[J].醫學綜述,2011,18(11):1776-1777.
[5]安素,安冬會.心舒樂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2):2431-2432.
[6]陳國鼎,顏民偉,鄒怡.單硝酸異山梨酯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603-604.
[7]吳以嶺.中醫絡病學說與心腦血管病[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33-39.
[8]曹偉靈,陳曦.復方丹參滴丸與消心痛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比較[J].新中醫,2012,44(7): 18-19.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1.001
2012-08-25
馬紅鶯(1976-),女,湖北荊州人,講師,主要從事臨床醫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R972.3;R541.4
A
1673-1409(2012)11-R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