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紹華
(長江大學期刊社,湖北 荊州 434023)
被動吸煙對孕兔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
萬紹華
(長江大學期刊社,湖北 荊州 434023)
目的:觀察被動吸煙孕兔自主神經功能的變化,探討被動吸煙對胎兒危害的機制。方法:采用心率變異性分析檢測孕兔自主神經功能變化。結果:被動吸煙孕兔Mean RR縮短,SDNN、HF和RMSSD均下降,VLF和LF/HF明顯增加。結論:被動吸煙孕兔交感神經活性增強,迷走神經活性減弱,心率加快、總能量減少和交感-迷走神經功能失衡。
被動吸煙;心率變異性;妊娠;兔
國內外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被動吸煙對身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特別是對育齡婦女和胎兒、嬰幼兒的危害如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嬰兒猝死綜合癥、流產等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1-2]。我們在先前工作[3]的基礎上,就被動吸煙妊娠家兔的心率變異性從多方面、多指標進行分析,觀察被動吸煙對孕兔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探討被動吸煙對胎兒危害的機制。
1.1妊娠家兔被動吸煙模型制備
將處于發(fā)情期雌兔20只(體質量2.0~2.5kg)夜間分別與雄兔同籠喂養(yǎng),次日晨檢查雌兔,發(fā)現(xiàn)有陰道栓者確定為受孕。將受孕家兔隨機分為吸煙組和對照組,吸煙組家兔從受孕第1日起放入一個自制的“被動吸煙箱”內(50cm×50cm×100cm)。箱的一端正中有一直徑為14cm的圓孔,其上安上插門,控制開放以便通氣換氣。為避免缺氧造成的病理干擾,在箱上附有一供氧管供氧(2L/min)。連續(xù)自燃華榮牌香煙5支,控制通氣孔,箱內煙霧維持60min,家兔隨呼吸將煙霧吸入。1次/d,共15d。對照組家兔同環(huán)境﹑同飼料喂養(yǎng),但不給煙霧吸入。
1.2檢測方法
實驗第15天,以20%氨基甲酸乙酯(0.8g/kg體質量)耳緣靜脈注射麻醉。使用PC機行標準Ⅱ導聯(lián),穩(wěn)定10 Min后,連續(xù)記錄30 Min心電信號。采樣頻率1000Hz。所有家兔均于上午8~10時開始記錄。
1.3心率變異性分析
采用PC機和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分析處理系統(tǒng)軟件。有關HRV所選指標的名稱及意義參見文獻[4]。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吸煙組孕兔1只因在第8天流產而淘汰,對照組未見流產及其它異常。
2.1兩組孕兔HRV時域指標比較
被動吸煙妊娠家兔與正常妊娠家兔HRV時域指標檢測結果見表1。結果顯示,被動吸煙家兔Mean RR、SDNN、RMSSD縮短,表明被動吸煙妊娠家兔交感神經活性增強,迷走神經活性降低。

表1 孕兔HRV時域指標檢測結果 m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2.2兩組孕兔HRV頻域指標比較
被動吸煙妊娠家兔與正常妊娠家兔HRV頻域指標檢測結果見表2。結果顯示,反映交感神經活性的指標如VLF、LF等上升,迷走神經活性指標如HF下降,表明被動吸煙妊娠家兔自主神經總能量減少和交感-迷走神經功能失衡。

表2 孕兔HRV頻域指標檢測結果 ms2/Hz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研究證實,母親主動或被動吸煙可使煙草中的有毒成份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經胎盤傳遞入羊水和胎兒血液中,致使可能自發(fā)性流產、早產、呼吸系統(tǒng)疾患,增加發(fā)生嬰兒猝死綜合癥的危險性[5],出現(xiàn)生長發(fā)育緩慢。動物實驗證實小鼠在胎兒期被動吸煙者出生時死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出生體質量亦較低。被動吸煙可致小兒學習認知障礙,這可能與尼古丁、可鐵寧等直接毒性作用以及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所致胎兒缺氧有關。研究證實,母親主動或被動吸煙均可使煙草中的有毒成份經胎盤傳遞入羊水和胎兒血液中,也可經過乳汁傳給嬰兒[2]。一氧化碳在煙霧中的濃度為3%~6%,1支香煙可產生12ml的一氧化碳,吸入肺后即進入血液與血紅蛋白結合,其親合力高于氧與血紅蛋白結合力的200~300倍,而解離率又低3000倍,一旦形成碳氧血紅蛋白,血液運輸氧能力即降低或喪失,并使氧合血紅蛋白解離曲線向左移動,釋放氧能力下降,易造成組織缺氧。被動吸煙者血中碳氧血紅蛋白由正常1%上升到2%~5%,輕者表現(xiàn)頭痛、惡心、嘔吐,無力、心悸、重者意識不清,隨意運失去控制。有研究證實,吸煙所致的低出生體質量兒與子宮部分血管收縮致子宮、胎盤血流減少有關,也可能與長期吸煙導致慢性血管疾病,故更易導致血管收縮有關[1]。本研究表明,孕兔被動吸煙可明顯增強交感神經的活性,降低心迷走神經的作用,心率變異性降低,但心率明顯加快,增加母體耗氧量;同時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血管收縮,經胎盤供給胎兒血流量減少。也可能是被動吸煙致胎兒血液灌流量減少的機制之一。如果結合胎心監(jiān)護,在檢測母親心率變異性的基礎上,同時觀察母親吸煙或被動吸煙時胎兒自主神經功能的變化,或許意義更為直接和明確,因為經胎盤的血流量除與母親的相關因素有關外,還應該與胎兒本身循環(huán)系統(tǒng)狀態(tài)有關,但在此方面尚未見報道,有待進一步研究。
[1]陳麗華,李金華. 被動吸煙與母嬰CYP450、GST基因多態(tài)性對低出生體質量的交互作用[J]. 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9):2944-2947.
[2]孫曉花,高紹英,劉愛忠. 產婦孕期被動吸煙現(xiàn)況及有關被動吸煙的KAP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9):2707-2709.
[3]萬紹華,張道明.被動吸煙對幼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及黨參液保護作用[J].湖北省職工醫(yī)學院學報,1999;12(3):3-4.
[4]中華心血管病雜志HRV專題組. 心率變異性檢測臨床運用建議[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4):252.
[5]焦富勇,高德義,劉春風.被動吸煙與某些小兒疾病的關系的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9):572-573.
[編輯]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12.032
2012-09-12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試點項目(ITC08029)
萬紹華(1966-),男,湖北荊州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醫(yī)學生理學教學與研究工作。
R722
A
1673-1409(2012)12-R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