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榮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福建省石材業發展影響因素解釋結構模型的構建
王欣榮
(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福建石材產業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在快速增長過程中該行業也面臨諸多問題。分析了福建省石材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通過ISM(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解釋結構模型)模型的構建對各因素進行了層次劃分,在此基礎上對福建石材業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石材業;影響因素;ISM;對策
福建石材開采加工歷史由來已久,著名的惠安石雕享譽海內外。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福建石材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石材產業體系,并迅速發展成為在國內乃至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石材生產貿易集散地。然而,在快速增長的同時,福建石材行業在產品定位、行業法規、人員素質、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也突顯出來。為此,筆者用ISM原理構建福建省石材行業發展影響因素解釋結構模型,對影響福建石材業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解釋結構模型(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ing,ISM)是結構化模型技術的一種方法,是美國J.N.沃菲爾教授于1973年作為分析復雜的社會經濟系統結構問題的一種方法而開發的[1]。其基本思想是通過各種創造性技術,提取問題的構成要素,利用有向圖、矩陣等工具和計算機技術對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等信息進行處理,最后用文字加以解釋說明,明確問題的層次和整體結構,從而提高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2]。ISM的工作程序分為以下步驟:①設定關鍵問題;②選擇構成系統的影響因素;③判定要素間的相關性;④根據各要素的相關性建立鄰接矩陣和可達矩陣;⑤對可達矩陣分解層級劃分,建立遞階結構模型;⑥通過對要素的解釋說明,建立起反映系統問題某種二元關系的解釋結構模型。
2.1福建石材業發展影響因素的選擇

圖1 判定要素間關系的方格圖
福建石材業發展既受宏觀環境因素的影響,又受行業自身發展過程中諸多因素的影響。經過對比研究,選定如下與福建石材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因素:石材行業區間城市定位不明確(S1);行業法規不健全,企業進入門檻低(S2);開采作業方式原始,礦山成荒率低(S3);勞動生產率低(S4);行業人才缺乏(S5);行業競爭混亂、缺少知名品牌(S6);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S7);石材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嚴峻(S8)。
2.2判定要素間的相關性
根據初步選定的8個要素繪制如圖1所示的方格圖,通過兩兩比較,直觀確定各要素之間的二元關系,并在兩要素交匯處的方格內用符號V、A和X加以標識。其中V表示方格圖中的行(或上位)要素直接影響到列(或下位)要素,A表示列要素對行要素有直接影響,X表示行列兩要素的相互影響(稱之為強連接關系)。根據要素間二元關系的傳遞性,邏輯推斷出要素間各次遞推的二元關系,并用加括號的標識符表示[3]。
2.3構建鄰接矩陣
鄰接矩陣表明了不同風險兩兩之問的結構關系,描述了經過長度為1的通路后各風險因素兩兩之間的可達程度[4]。對于鄰接矩陣A中元素a,可以定義如下:
根據圖1確定的系統要素及要素之間的關系,建立鄰接矩陣如下:
S1S2S3S4S5S6S7S8
(1)
2.4求可達矩陣M
對鄰接矩陣A與單位矩陣I作基于布爾代數的冪運算(即0+0=0,0+1=1,0×0=0,0×1=0,1×0=0,1×1=1),直到下式成立為止。M=(A+I)r+1=(A+I)r≠…≠(A+I)2≠A+I,即為可達矩陣:
S1S2S3S4S5S6S7S8
(2)
2.5可達矩陣的層級劃分

表1 級位劃分過程表
1)相關概念 ①可達集R(Si):可達矩陣中要素Si對應的行中,包含有1的矩陣元素所對應的列要素的集合,代表要素Si到達的要素。②先行集A(Si):可達矩陣中要素Si對應的列中,包含有1的矩陣元素所對應的行要素的集合。③共同集:C(Si)=R(Si)∩A(Si)。
2)級位劃分 區域內的級位劃分,即確定某區域內各要素所處層次地位的過程(最上一級的元素條件:C(Si)=R(Si);最下一級的元素條件:C(Si)=A(Si))。級位劃分如表1所示。
由此得到最上一級元素L1={S3,S4,S6},同理可得,L2={S2,S7},L3={S5,S8},L4={S1}。
2.6建立系統解釋結構模型
根據以上分析,將系統中各要素按級位劃分依次排列,根據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畫出有向邊后填入相應要素名稱,繪制多級遞階有向圖,即福建石材業發展影響因素的解釋結構模型(見圖2)。
由圖2可知,該系統是一個4級的多級遞階系統。其中,影響福建省石材行業發展的直接因素是勞動生產率、礦山成荒率和知名品牌的缺少。因此,目前企業要調整出口產品結構提高品牌附加值,引進先進設備和管理方法提高生產率和礦山成荒率。
第2層和第3層有4個因素,包括行業法規不健全和企業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技術、行業人才的缺乏以及宏觀經濟環境嚴峻。它們構成福建省石材行業發展的根本影響因素,也是目前影響該行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因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最需深入研究的因素是城市定位,廈門應充分發揮在廈、漳、泉同城化建設中的龍頭作用,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經濟、交通和物流等優勢加強石材業城市之間的協作關系,對閩東南各主要石材城市提出明確而具體的發展規劃。
1)推進福建石材行業發展,石材企業必須強化品牌意識,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每年的廈門石材展這樣一個平臺擴大產品知名度,打出名牌產品。
2)要大力扶持礦山建設,對石材進行統一規劃和統一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礦山成荒率。
3)行業協會需加強指導服務。作為中國石材出口的主要基地,廈門應發揮其口岸優勢、市場及軟環境優勢和物流資源綜合優勢,在廈、漳、泉同城化建設中發揮主要輻射作用,帶動地方政府制定石材產業發展規劃,從而加強城際協作,加快產業集群。
[1]白偉輝,王鴻鵬.廈門構建世界石材物流中心的環境及對策研究[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0(3):56-60.
[2]汪應絡.系統工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王新平.管理系統工程方法論及建模[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4]單紅忠.運用ISM分析我國服裝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影響因素[J].管理信息化,2009(12):87-89.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7.049
TU754.4
A
1673-1409(2012)07-N145-03
2012-04-25
王欣榮(1975-),女,1996年大學畢業,碩士,講師,現主要從事企業戰略及營銷管理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編輯] 李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