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毅 文 華 李 遠
(1北京市石景山區中醫醫院肛腸科,石景山區八角北路,100043;2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肛腸科)
創面水腫和疼痛是肛門手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術后創面水腫加重患者術后肛門墜脹疼痛,創面愈合延期,尤其排便時劇烈疼痛嚴重影響著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因此,肛門手術后創面促進消腫、減輕疼痛治療對創口愈合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從2011年2月至2011年11月我們用七葉皂苷鈉治療混合痔術后患者60例,觀察術后創面水腫、疼痛程度,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行混合痔手術治療的120例患者均為混合痔住院手術病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60例,男26例,女34例,平均年齡41歲;對照組60例,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齡42歲。2組患者術前營養狀況良好,無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2組患者性別、年齡經SPSS17.0統計軟件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單日手術的患者為治療組,雙日手術的患者為對照組。2組患者手術當天清晨均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藥公司,生產批號:101011,111002)清潔腸道,術前排便呈清水樣,手術均采用PPH術聯合外痔切除術,治療組術后當天即開始用七葉皂苷鈉(武漢愛民制藥公司,生產批號:100804A)2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滴,每日1次,連續用7天,其他抗生素治療、口服藥物治療和換藥與對照組相同。對照組術后常規靜滴抗生素,口服芪溶潤腸口服液(北京北衛藥業,生產批號:100136)以便質成形軟便為度,手術創面每日常規換藥、半導體激光照射治療,2組止痛藥物使用均必要時給藥。治療組有5例患者術后第一天口服洛芬待因緩釋片止痛治療,2例患者術后第一天肌注杜冷丁止痛治療;對照組19例患者術后第一天口服洛芬待因緩釋片止痛治療,8例患者術后第一天肌注杜冷丁止痛治療。
1.3 手術方法 2組患者均行PPH術后分別將外痔組織剝離至齒線上約0.2cm,10號絲線雙重結扎,剪除殘余痔核。修剪創緣,檢查無活動性出血,油紗塞入肛門壓迫創面,無菌敷料包扎固定。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1)水腫:按4級評分法進行分級計分,記錄術后第1天、第7天、第10天水腫分值,無水腫記0分;輕度水腫,臨床可自行消退記1分;中度水腫,需中藥坐浴可消退記2分;重度水腫,需局麻下切除記3分;2)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analog Scores,VAS)法觀察術后 1、4、7、10 天的疼痛指數,0分為無痛,10分為最痛;3)創面愈合時間:全程肉眼觀察創面愈合情況,以肉芽組織填平、上皮完全覆蓋為愈合指標,統計創面愈合時間。
1.5 統計學方法 將原始數據輸入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表1顯示,2組患者術后第1天水腫計分比較,P>0.05,2組水腫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應用七葉皂苷鈉1周后,第7天、第10天創面水腫計分比較,治療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水腫計分低于對照組,七葉皂苷鈉能明顯減輕混合痔術后水腫癥狀。
表1 治療組、對照組術后1、7、10天水腫計分比較(分值,±s)
表1 治療組、對照組術后1、7、10天水腫計分比較(分值,±s)
組別 治療組 對照組 P值例數 60例 60例第1天 2.28±0.81 2.31±0.76 0.057第7天 1.09±0.63 2.11±0.56 0.035第10天0.67±0.33 1.58±0.36 0.014
2.2 表2顯示,2組患者在術后第1天疼痛指數比較,P>0.05,2組疼痛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治療組術后第4天、第7天的疼痛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統計結果顯示P<0.05,七葉皂苷鈉在混合痔術后早期應用不僅減輕水腫,也具有止痛療效。術后第10天隨著創面逐漸愈合,2組疼痛值比較無統計學意義,七葉皂苷鈉能改善患者術后早期的疼痛程度。
表2 治療組、對照組術后1、4、7、10天疼痛指數比較(分值,±s)
表2 治療組、對照組術后1、4、7、10天疼痛指數比較(分值,±s)
組別 治療組 對照組 P值例數 60例 60例第1天 6.87±0.92 6.13±1.32 0.068第4天 3.67±1.02 5.54±1.18 0.032第7天 2.08±0.72 4.86±0.98 0.041第10天1.64±0.56 2.07±0.62 0.053
表3 治療組、對照組愈合天數比較(天,±s)
表3 治療組、對照組愈合天數比較(天,±s)
組別 例數 愈合天數 P值治療組 60例13.60±2.14 0.041對照組 60例16.90±2.68 0.041
2.3 表3顯示,2組患者創面愈合天數比較,治療組的愈合天數明顯縮短,P<0.05,2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七葉皂苷鈉早期應用于混合痔術后能降低水腫及疼痛程度,并對創面愈合過程具有促進作用。
混合痔術后創面水腫和疼痛最常見,水腫是由于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環被阻斷,血管滲透壓增加,組織液在組織間隙中留置過多而引起水腫[1-2],加之術后久蹲廁、排便等原因壓迫血管,阻礙血液回流,而發生瘀血性水腫。疼痛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本身傷口疼痛,肛門局部神經分布密集,對疼痛較敏感,尤其排便時對創面的刺激疼痛更為明顯。二是術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被阻斷,肛緣皮膚水腫,進一步阻礙微循環,神經末梢缺血引起的疼痛[3]。七葉皂苷鈉半衰期限1.5h,靜脈給藥后,生物效應維持時間長,一次給藥16h后仍有抗炎、抗滲出活性[4]。我院在手術后當天即開始應用七葉皂苷鈉,因為有實驗證明,七葉皂苷鈉的抗炎和抗滲出及消腫作用在炎癥早期尤其明顯,晚期則較弱或無此作用[5],但由于手術當天患者多有常規抗生素及止血藥物的應用,七葉皂苷鈉的加入,更應注意經脈穿刺部位的血管保護和靜脈炎的預防。本文中治療組患者術后用七葉皂苷鈉靜滴1周,其水腫發生率明顯小于對照組,術后第4天、第7天疼痛指數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的愈合天數明顯少于對照組,七葉皂苷鈉早期應用1周能提高術后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水腫及疼痛的發生,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畏懼心理,能促進創面早日愈合。
七葉皂苷鈉是擴張血管、增加靜脈張力藥,能有效改善微循環,使組織滲出減少,具有較強的抗炎、抗滲出作用,能促進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使已形成的腫脹徹底消除。其抗炎作用機理是七葉皂苷鈉能促進皮質醇類化合物的分泌[6]。前列腺素F2α是抗滲出因子,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七葉皂苷鈉能促使靜脈組織增加抗滲出因子即F2α的合成,并使其選擇性釋放和發揮其生理作用,從而起到抗滲出和增加靜脈張力作用,改善血液循環,同時也能夠促進淋巴回流作用,減輕組織水腫[7]。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腦水腫、慢性靜脈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創傷或手術后引起的水腫等。七葉皂苷鈉引起的副作用主要以靜脈炎為主,發生率約25%[8]。七葉皂苷鈉對黏膜和肌肉組織有明顯刺激作用,該藥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導致藥物滲漏至皮下,直接刺激神經末梢,可引起持久、明顯的疼痛,嚴重時可喪失肢體功能[9]。
為避免七葉皂苷鈉引起靜脈炎,應注意穿刺部位的日常護理,為減少靜脈穿次數,我院手術后靜滴七葉皂苷鈉等藥物,均采用留置針穿刺,減少了靜脈穿刺的次數,因而減輕了對淺靜脈的破壞,有效避免了靜脈炎[10]的發生。另外局部皮膚熱敷,注意保溫,可使血管擴張,增加通透性,防止大分子物質沉積于血管壁,并加快新陳代謝,有利于減輕靜脈刺激癥狀和血管壁損傷,減少靜脈炎的發生[11]。靜滴該藥避免一頭一尾進行,或輸注結束后宜用生理鹽水沖管為佳,這樣做有利于減少藥物沉積于靜脈壁上,而損傷靜脈。
[1]韓寶,張燕生.中國肛腸病診療學.第1版[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424-427.
[2]閆守月,邱勝民,呂輝.七葉皂苷鈉在混合痔術后水腫的臨床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2):77.
[3]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第1版[M].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96:234-235.
[4]AJBANELL J,BASELA J.Systemic therapy emergencies[J].Semin On eol,2000,27:347 -361.
[5]Sirtro CR.Asescin..phamacology,pharmacokinetics and therapeutic profile[J].Phamacol Res,2001,44:183 -193.
[6]張好生,劉明義,張蓮梅.七葉皂苷鈉的藥理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4:45-46.
[7]李焱淼.七葉皂苷鈉的研究進展[J].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2009,6(2):147 -149.
[8]徐鳳.七葉皂苷鈉的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1,2(5):123 -124.
[9]徐召理,徐立新.七葉皂苷鈉治療肢體外傷腫脹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07,29(3):229 -229.
[10]鐘梅嬌.消炎止痛膏預防七葉皂苷鈉紙靜脈炎的護理體會[J].湖南中醫雜志,2007,23(1):72.
[11]尚永健,馮六泉,孫小超.地奧司明聯合-七葉皂苷鈉治療肛門手術后創緣水腫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肛腸病研究心得集.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1:6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