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民
博物館注重表現展品真實的面貌,美術館則更注重表現作品最佳的藝術效果。盡可能創造完美的視覺效果是美術館和博物館展示照明的共同目標。
要了解什么是真實的外觀效果,首先應該弄清是光源呈色問題,自然光下看到的色彩可以說是物質本身呈現的色彩。但是自然光存在著千變萬化的差別,把什么樣的光作為自然光,特定的自然光什么時候能夠再次表現出來,說清這點是非常困難的。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光會出現不同的變化,因此自然光是唯一不能設定的。
但幸運的是,我們的眼睛有著極大的適應能力,幾乎可以看到連續光譜中單色光所反映的物質的真正色彩,這種適應能力被廣泛應用。所以美術館、博物館的照明,應該采取自然光或與自然光源特征相近的人工光源照明。
除了光源呈色性能之外,展示場所照明光源的亮度和伴隨而來的技術問題,以及其它相關因素都必須加以考慮。對于亮度特別應當考慮的是:與展品呈色相關的照明舒適感,光源的色溫和照度之間在視覺感官上的舒適性配置。
對于玻璃柜中展品的照明光源設置可采用內部投光,也可采用外部投光,針對外部投光場合的設計方案,應當注意排除玻璃面的反光對展品產生的干擾。白熾對于提高照明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光源,但散熱量大,熱輻射高,濕度變化明顯。現今采用的鍍有紅外線吸收膜的冷光鹵鎢燈泡,比一般白熾燈對展品的傷害要小的多。特別是安裝在玻璃柜內使用,具有更多的優越性。
將自然光導入玻璃柜進行展示照明雖然是一種想法,但處理玻璃面的反光卻是很困難的。對于玻璃柜展示照明,光源置于展柜內是最佳方案,應選擇散熱量小,演色性好并與自然光呈色相近的三基色熒光燈。如選用帶濾色可調光型的熒光燈照明則比自然光更為適宜。
進一步從展品的角度講,除了應對紫外線和紅外線的輻射加以控制外,光源照度值的限制也應從展品的材質考慮,從國家指導數值看,對照射一般的繪畫-水彩畫以及漆雕等展品的光源照度規定為150Lx;對染織品-版畫-漆器工藝品光源的照度規定在100Lx以下;對陶瓷-金屬等耐光照展品的光源照度也限制在200Lx以下。
當今,縱觀世界歐美等國的展示狀況可以看出,其照明盡量采取外露方式,采用燈光時燈光投射不通過封閉玻璃,或將照明燈具安裝在玻璃柜之中。根據展品的性質決定其方式。例如:油畫和水彩畫,大理石雕像與木雕像相比,不適當的濕度、溫度和輻射將會對后者造成更大的傷害。
綜上所述,必然得出以下結論:對展示環境溫度和濕度變化要求較高的展品采用玻璃展柜應是最基本的展覽方式之一,隨著熒光燈演色性的不斷改善,玻璃展柜廣泛采用了熒光燈照明。許多美術作品對濕度變化敏感的同時,對光的變化也表現出敏感,所以展示照明應在減弱或除去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同時,限制光源照度,還要保證視覺的舒適。無疑低色溫熒光燈是比較合適的照明光源。以溫馨的3000K色溫熒光燈取代冷漠的5000K色溫熒光燈,從而提高展示作品的視覺效果。從展柜外部照明時,應注重在解決玻璃正面對反光上下功夫,為參觀者創造和提供良好舒適的視覺環境。
從對展品的保護角度看,應該盡量降低照度,利用人具有的視覺生理特點,在低照度條件下創造高視覺感受的觀賞環境空間。視覺亮度與實際亮度是有區別的,其所指的是視覺感官上的亮度。觀看展品時應力求使觀者視線中的展品的視覺亮度,產生實際物理亮度以上的效果。此外,對展示空間全盤照明的亮度設計標準,應滿足參觀者步行和記錄等活動的需求。創造平靜舒適的視覺觀賞環境,30—50Lx的照度標準足以達到目的。
對有光澤或裝入玻璃框內的以及玻璃柜中的展示展品,照明光源容易從展示品或玻璃面反射出并妨礙觀賞的不必要的光影干擾,如果合理設計光源投射位置或作品的安放位置則可以避免影像干擾。觀賞展品的平均視覺距離一般應為繪畫作品長邊長度的1·5倍,根據平面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燈光照明位置應與作品間保持較小的距離和角度,使反射光處于觀眾的平均視線高度之下,還應該注意的是展示環境的明暗程度及采光門窗位置也會對畫面造成影響。
展示品中,對雕塑-陶藝等作品的照明主要應考慮展示作品的創意,注重表現作品的質感和立體造型。只使用擴散光照明的場合,作品的凹凸起伏造型被削弱,而單一采用指向性強的聚光照明時,作品中又會產生陰影,使細小精致的局部效果模糊不清。因此,常采用泛光燈照明與聚光燈照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使展品最大與最小的亮度之比調整范圍保持在6∶1以內。以達到展示照明對于立體作品的最佳狀態。對于靜態人物的布光,從側前上方15—45度方向的照明是表現立體感和體積感的較好方法。照明效果隨方向和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光輻射對作品造成變色等損傷的程度,是由被照射物體受光量和受光時間來決定,并成正比關系。光源不同對展示作品所造成的損傷也就不同。另外被照射作品受損傷程度還與光的波長相關,如380nm以上的可見光對展示作品造成變色-退色損傷的程度,遠低于偏藍紫色短波長的光。特別是紫外線對作品造成的傷害。
通過以上的了解和認知,可使展示照明工作有針對性地表現作品的藝術完整性。同時使展示作品得到盡可能的保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展示需要的新光源和燈具將會被不斷開發和利用在實際展示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