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穎 李春林
近年來,人們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同時對美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錯牙合畸形患者要求進行牙齒正畸治療。但由于錯牙合畸形患者的口腔疾患并不是單一問題,牙體、牙周情況不佳,上下牙齒或左右牙齒的比例不協調等往往使單純正畸治療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臨床牙列缺損患者由于存在鄰牙傾斜、移位,前牙內傾等問題導致單純修復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1]。臨床實踐表明,對前牙錯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損患者給予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臨床效果令人滿意[2]。本文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錯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損的患者給予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或單一正畸或修復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F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錯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損的患者,其中,男23例,女47例,年齡17~43歲,平均年齡為27.9歲。患者牙列缺損情況為32例(45.71%)患者前牙錯位、缺失、中線偏斜、個別牙扭轉;26例(37.14%)患者鄰牙傾斜、缺牙間隙變小;12例(17.14%)患者存在反牙合。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牙列缺損情況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單一正畸或修復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具體方法為,首先對患者進行常規口腔全面檢查,包括患者面形、牙弓形狀、缺牙區情況,殘留牙情況、牙軸傾度等。針對患者病情進行多科會診,擬定最佳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牙周、牙體基本治療。矯正治療技術有標準方絲弓固定矯正技術與直絲弓矯治技術。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矯治技術。觀察組患者在矯正治療后,選擇合適的修復方法給予義齒修復,最后使用保持器結束治療。
1.3 療效判斷 治療成功標準為:修復體形態、大小與同名牙匹配,與正常牙齒的解剖形態相符;修復體與鄰牙的接觸部位與正常牙一致;前牙區對不同咬合位置均無障礙;牙齒形態正常,正畸牙穩定,無反彈,無松動;修復體功能正常。若未達到上述治療標準,為治療失敗。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成功率為94.29%,對照組患者單一正畸或修復治療成功率為77.14%,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成功率比較(例,%)
隨著人們對美觀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錯牙合畸形與牙列缺損患者要求進行牙齒正畸治療。本文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前牙錯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損的患者給予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或單一正畸或修復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發現,正畸與修復聯合治療患者的治療成功率為94.29%,單一正畸或修復治療患者的治療成功率為77.14%,兩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有此可見,在對前牙錯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損患者實施烤瓷牙修復前進行正畸治療,可以實現更完善的修復治療效果。正畸治療可以有效矯正錯位牙,恢復牙弓的正常形態,對修復治療創造較好的基牙條件。本文對牙列缺損患者進行正畸治療前,先對缺牙情況、間隙分布情況、前牙錯位情況及患者需求進行詳細了解,從而制定出最佳治療方案。對成人患者優先選擇輔助性正畸治療方法[3]。
成年患者多患有齲齒、牙周病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患者牙周健康的維護,從而保證正畸治療與義齒修復的順利進行。對前牙錯牙合畸形及牙列缺損患者給予單一修復治療,并不能滿足患者對口腔美觀的需求,而先給予正畸治療再進行修復治療不僅能從根本上改變患者牙齒的咬合關系,還能滿足患者對美觀的需求,克服單一治療的局限,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1]王瑞霞,唐春波.部分牙列缺損患者牙種植后即刻無咬合負重與早期負重的比較:一項為期5年的多中心隨機臨床報告.中國口腔醫學繼續教育雜志,2011,14(5):269-277.
[2]賴曉宇,陸笑,劉妍.修復與正畸聯合治療牙列缺損的臨床體會.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23):34-37.
[3]左書玉,魏志民,賈姍姍.牙列缺損伴牙頜畸形修復前的正畸治療.山東醫藥,2007,47(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