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琴,袁龍梅,丁 蓉,李培俊,高 揚(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湖北 荊州 434020)
品質圈活動在降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中的應用
張秀琴,袁龍梅,丁 蓉,李培俊,高 揚(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探討品質圈(QC)活動在降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成立QC小組,確立“降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為活動主題,對泌尿外科病房進行現狀調查,設定目標,作相關原因分析,尋找對策,同時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改進,循環進行。結果:QC活動實施后,患者及家屬的費用查詢頻次顯著下降(P<0.01),有錯誤的退費率顯著下降(P<0.05),患者滿意度顯著提高(P<0.01);護士滿意率顯著提高(P<0.01)。結論:應用QC活動可降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提高患者及護士滿意度。
品質圈;費用查詢;滿意度
品質圈(Quality Circles,QC)簡稱QC小組,是在生產或工作崗位上從事各種勞動的員工,圍繞單位的經營戰略、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問題,以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組織、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開展活動的小組[1]。我科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開展“降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為課題的品質圈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我科護理人員29名,男1名,女28名。年齡21~47歲??剖矣袃蓚€病區、一個腔鏡手術室,平均在院病人92人/d。
2.1成立QC小組,規范職責
成立QC小組,小組成員共8人,均為女性,年齡22~47歲,平均年齡30.12歲。其中,本科7人、???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2人、護士3人。所有成員自愿參加。設副護士長為圈長,請科護士長為督導員,設1名秘書負責記錄圈活動,小組成員參加院科兩級培訓,學習QC理論知識、活動原則、工作方法等,小組活動每周1次。
2.2選題
采用頭腦風暴法,QC成員提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以“5M選題法”選題:力所能及、有效可查、需時適中、醫院賞識、圈以自豪5個方面,最終選定“降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為本圈活動主題,擬定圈名為“貼心圈”,意喻為替患者著想,為護士解憂,貼患者心,貼護士心。
2.3選題理由分析
患者及家屬的費用查詢分兩種,一種為費用無錯誤的查詢,另一種是費用有錯誤的查詢。
首先,費用無錯誤的查詢。對患者:反復查詢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不少麻煩,看不明白、不理解、擔心報銷的焦慮;對護士:被反復詢問,易產生不耐煩的情緒,影響護患關系,遇到工作繁忙時,解釋不及時或承諾待會兒回復又因為忙碌而遺忘時,常常引起患者的不滿;對科室:護理人力資源相對不足,護士普遍工作繁忙,但患者的反復詢問導致護士的工作反復被打斷,增加了安全隱患,有因此而出差錯事故的危險。
其次,費用有過錯的查詢。對患者:會明顯降低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出現糾紛,即使承諾“立即解決”仍然不滿:“那我要是不仔細看,不問,就活該我多出錢?”即使當時沒有投訴的,也會以挑剔的眼光看待之后的所有醫療行為,并且會不正常地反復詢問,換不同的醫務人員詢問,無形中增加醫務人員工作量且極易再次出現糾紛;對護士:收錯費的心理壓力(筆者所在醫院均由護士承擔收費任務),被指責的心理壓力,低沉的情緒也會影響后續工作的質量;對科室:滿意度明顯降低,甚至被投訴,影響社會效益。
2.4現狀調查
對泌尿外科病房患者及家屬每天費用查詢頻次進行統計(連續4周),結果顯示:查詢頻次平均為20.71次/d;患者及家屬對查詢方式的滿意率為66.3%;護士對患者及家屬反復查詢的滿意率為37.9%;錯收費引起的退費率為8.75%。根據調查結果設定目標:費用查詢頻次降至9次/d,錯收費的退費率降至2%以下,患者滿意率達90%,護士滿意率達90%。
2.5原因分析及要因確定

圖1 患者費用查詢原因分析圖
原因分析見圖1。經過要因確定,找出3個最主要的原因,即:常規收費患者不理解(如執行長期醫囑的第1天要領回2d的藥);治療處置費用不符或頻次不符(如加液體瓶數不符、測血糖次數不符、收錯項目等);護士態度不耐煩。
2.6對策
1)完善醫保及新農合患者就醫流程及報銷政策并公示。制作最簡明的流程圖公示于病房。
2)改進計費顯示系統。筆者所在醫院使用的HIS系統,其費用清單上不能顯示總計費用及欠費金額,因此我圈多次向院方建議,協調相關科室,盡量完成費用清單上的費用總計顯示及欠費顯示。在全院的系統尚未完善前,科室實行在打印費用清單后手動標注欠費者,并在發放費用清單時加強解釋。
3)改變查對醫囑流程。以往查對醫囑都只限于治療和護理的查對,近兩年增加了下午的醫囑查對,但內容仍然僅有治療和護理?,F我圈實行是的是全方位的醫囑查對,其內容包括:護理級別、飲食、各種治療和處置、各種護理,還增加了收費項目的核對。增加收費項目核對的理由是:收費工作是零星的,都是護士做了什么就收什么,但有91.3%的計費是在上午大醫囑查對之后進行的,即全科記賬。能在全科記賬之前將費用核對一遍,當中的錯誤收費、漏收費等情況均能及時糾正。將問題解決在患者開口之前,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錯誤收費的退費率。
4)將常規收費介紹納入新入院患者的宣教內容,同時在月護患溝通會上介紹;對于長期治療第1天執行的患者,護士邊做治療時邊解釋,讓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也了解收費的規律,在次日看到費用明細時也不會不理解了。
5)加強護士的職業道德、基礎知識、??浦R及收費標準的學習。我科因為擴病區,低年資護士達74.5%,??浦R、臨床經驗均存在很大的不足,加上護理人力資源不足,護理工作量大,病區安全成了重抓的內容,而對錄入醫囑錯誤、收費錯誤、滿意度等問題,都成了次重抓內容。所以在相當一段時間,病區是保證了安全,但是滿意度降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高等問題凸顯。因此,全方位培訓護士并加強績效考核,對非差錯事故的工作細小缺陷也強化督查,及時反饋,保證工作的一次性正確率。
6)培養護士的優質服務意識并加強督查。通過各種形式強化護士的服務意識,穩定、持續地做好月服務之星的評選,加大獎勵力度;對患者及家屬點名批評的護士,加強扣獎力度。利用績效考核的杠桿作用來調控護士的服務態度。同時,請有經驗的老師傳授護患溝通的技巧,規范護士的言行。
7)制定并實施科室的“轉床規范”,保證轉床患者的病歷、電子資料、治療、護理及費用的安全,杜絕轉床患者的費用出錯。
本圈活動前期調研4周,統計費用查詢平均數、錯誤退費率、患者及家屬滿意度、護士滿意度;開始活動后每月調研5d,觀察數據變化及效果。活動開始后1月,患者費用查詢頻次就有明顯下降,現已運行近1年,比較實施QC前后,在費用查詢頻次、錯誤退費率、患者滿意度、護士滿意度等均有非常顯著的變化,具體見表1。

表1 實施QC前后患者費用查詢頻次、錯誤退費率、患者及家屬滿意度、護士滿意度比較
注:與實施前比較,*P<0.05,**P<0.01。
QC活動是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選題、現狀調查及目標設定、原因分析及要因確定,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針對患者及家屬費用查詢中存在的問題,找出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研究結果顯示:費用查詢頻次顯著下降(P<0.05),不僅方便了患者及家屬,使其能明白消費,還大大減少了護士在工作時被打斷的次數,避免了因此可能產生的護理安全問題和護士沒有及時解答、不耐煩引起的矛盾,更有效杜絕了錯誤收費引起患者的強烈不滿和投訴,使患者及護士的滿意度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效果最明顯的措施當屬管理流程改進:醫囑核對改進(即增加核對費用的環節)。在實施過程中,本圈所采用的醫囑核對,增加費用查對所消耗的絕對工作時間平均增加10~15min/d,通過近1年的運行,護士普遍接受。并認為:減少查詢甚至解決患者吵鬧或糾紛的時間遠遠不止這些,并不影響正常工作。同時,將問題解決在患者開口之前也有助于護士的職業認同,避免了工作失誤引起患者投訴造成護士心境惡劣(畢竟沒有1個護士是有意錯收費或是多收費的)。在核對醫囑中發現的問題,除了現場解決外,作為工作中的小缺陷也要作及時的提醒,反饋到個人,并納入績效考核,這也督促護士盡量提高電腦錄入的一次性正確率,從而在源頭上減少錯誤。在費用糾錯過程中,及時停止或退掉多收的費用并不會給科室收入帶來影響,因為糾錯中同樣補充了漏收費的問題,從而讓費用更加公平可信,也保障了科室的收入。
QC活動也激發了護士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同時也幫助護士能以科學端正的態度分析并解決工作中的其他問題。
QC活動還增強了護士間的協作精神。活動中,討論、自由發表意見、綜合選主題、分工實施等大大增加了科內護士的團隊精神和學術氛圍。另外,QC活動可以一個科室有幾個主題,不同的圈中,圈長、圈員可以交叉承擔。如:在A圈中的圈長可以成為B圈中的圈員,重要的是團隊的力量更大。
QC活動讓護士的工作從被動變為主動,能夠從專業的角度而不是被動的政策高壓來關注患者的需要,自覺地尋找工作中存在的質量問題,通過QC解決問題,為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1]邢文英.QC小組基礎教材[M].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4.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8.018
R47
A
1673-1409(2012)08-R034-03
2012-06-11
張秀琴(1974-),女,湖北荊州人,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
[編輯] 一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