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均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人民醫院內一科, 廣東 河源 517300)
冠心病診斷中以冠狀動脈造影(CAG)為“金標準”,但是,由于對于技術難度要求高和患者具有創傷性,難以得到普及。而平板運動實驗(TET)屬于非創傷性檢查,檢驗冠心病嚴重程度,并能達到心肌最高耗氧量的運動模式,操作無創、簡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利用,是目前臨床檢測冠心病的一項重要方法。但是,平板運動試驗的檢測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出現假性現象。所以,本次實驗會結合CAG進行結果對比分析。
1.1 一般資料:本文收集病例時間從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共32個月,因胸悶、胸痛就診并通過平板運動,臨床診斷為疑似冠心病96例,年齡33-71歲,男53例,女43例,同時,對其進行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排除冠心病外的各種器質性心臟病。
1.2 平板運動試驗(TET):選擇Bruce改良方案進行操作,行次極量運動或極量運動測試,檢測患者的血壓、運動量、運動時間、最大心率及最大ST段下移程度等。陽性標準以TET國際統一評定標準[1],即運動中或運動恢復后,有以下其中一項條件,即平板運動試驗呈陽性:(1)ST段改變:①下移:J點后80ms測量得到持續2min以上的水平型或F斜型下移≥0.1 mV;(2)抬高:ST段抬高≥0.1 mv,并持續2min以上;②運動低壓時,隨著運動負荷增加收縮壓降低程度大于20mm Hg;③典型心絞痛發作;④出現嚴重心律失常。
1.3 冠狀動脈造影(CAG):本文統計疑似冠心病患者均送到廣東省內可以行冠狀動脈造影(CAG)的三級醫院進行CAG檢測,我們對這些患者進行追蹤,收集相關資料后進行統計分析。按JUDKINS法執行,多角度選擇性行左、右冠狀動脈造影投射,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3根計算,分別通用直徑法評估右冠動脈、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其大分支狹窄程度,當1支狹窄J>50%者為陽性(CHD);正常或狹窄<50%者為陰性(正常)。
1.4 統計學方法:與CAG結果進行對比,TET在檢測過程中敏感性、特異性、準確性。
TET與CAG檢驗結果對比96例疑似病例當中,TET檢驗對比CAG檢驗結果呈陽性57例,陰性19例,假陽性7例,假陰性13例。從兩者之間的對比可以得出,TET在冠心病的診斷中,總體敏感性為81.43% ,特異性為73.08%,準確性79.17% ,假陽性及假陰性分別是26.92%及18.57%。而女性的TET假陽性檢驗結果比男性高7%。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TET與CAG對比檢測情況
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條件的改變,例如精細化的飲食、運動的缺乏、煙酒過量,冠心病的發病年齡在逐漸降低,發病率不斷提高。對此,對于冠心病的診斷繼續在不斷加深研究和提高,其中冠狀動脈造影是冠心病診斷最準確的方法,為其診斷的“金標準”,但是,由于屬于有創性操作,且術后會產生副作用,在臨床的推廣受到限制。
TET平板運動檢測冠心病的工作原理在于運動增加受檢者心臟負荷,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并通過心電圖的變化所體現。而TET平板運動試驗是目前引起心肌高耗氧量最有效的運動方法,通過運動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可以比正常值增加4倍以上。如果冠狀動脈出現狹窄,冠狀動脈循環就無法通過加快血流來完成心肌供氧的過程,從而導致心肌缺氧,心電圖表現為心肌缺血改變。對比國內外報道可以看出,Fletcher、Gianrossion等[2-3]都在文獻中提及 TET在冠心病檢測中的面感性與特異性,TET診斷冠心病的敏感性為40%-90%(68.4±16%),特異性為 50% -100%(77.4±15%);國內文獻提及,TET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分別為74.5%及83%。本次TET的敏感性及特異性為81.43%及 73.08%。
本資料平板運動試驗對冠心病檢測的假陽性、假陰性的情況。TET的檢測結果會被某些因素所影響,如患者基本情況、TET操作的規范、冠狀動脈病變的詳細情況,是否還有其他疾病干擾等。以下因素可能會導致TET的假陽性現象出現:①女性患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尤其是圍絕經期婦女,運動過程中釋放更多的兒茶酚胺,使靜息心電圖ST-T非特異性改變;②高血壓患者在運動后尤其高血壓伴心肌肥厚的患者,由于左心室功能障礙,心內膜下灌注受影響致心肌缺血,ST段下移;③Rubler在1972年提出糖尿病心肌病學說: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內皮細胞、內膜增生致血管狹窄,及血流動力學改變,致ST段壓低;高血壓和心肌肥厚也是假陽性的主要原因[4]。當冠狀動脈的代償能力足夠大的時候,呈假陰性出現的原因可能有:①冠狀動脈的輕微單支病變,由于單支病變影響范圍小或側枝循環補充;②運動量不足,由于肺部疾病、周圍血管疾病及身體虛弱等所致。文獻報道X綜合征、藥物因素等都會造成平板運動假性現象的出現[5],對TET的結果評價,需要根據心電圖及受檢者運動過程的狀態來綜合評估。因此,為了從TET得到更準確的臨床結果,需要結合患者的病歷,排除疾病的干擾等因素來綜合考量結果。評價患者的情況時,首先注意患者的基本情況,性別、年齡,詳細詢問患者病史,對TET結果有個預判;然后,按照流程操作,注意TET試驗前24h的服藥狀況,避免造成藥物干擾;接著,TET時,準確安裝裝置,排除各項人為因素,注意試驗終止標志。
TET為重要的冠心病診斷的輔助方法,其工作原理在于加大心臟的負荷,增加心肌耗氧量來達到體現冠脈灌注的問題。在評估TET得出的結果時,要進行各項明顯造成假陽性的因素進行排除,以提高檢驗的準確率。
[1]黃宛.臨床心電圖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90-95.
[2]Fletcher GF,Flipse TR,Kligfied P,et al.Current status of ECG stress testing[J].Curr Probl cardiol,1998,23(7):360-423.
[3]Gianrossion R,Detrano R,Mulvhill D,et al.Exercise-induced ST es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meta-analysis[J].Circulation,1989,80(1):87-98.
[4]張晶.88例平板運動試驗中23例假陽性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0,12(8):852.
[5]Mark DB.Shaw L,Harrell EF Jr,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a treadmill exercise score in out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ngl Med,1991,325:849-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