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剛
(常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江蘇 常州 213000)
圖像問題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在全國各地的高考中,均有一定數量的圖形考查題出現,且占有較大的比例分值,所以學會識圖、畫圖、轉換圖和用圖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指導高三復習的過程中,對圖像問題開設了市級公開課進行了專題復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各地高考中的典型題目為例,剖析其命題特點,以供同行們交流與參考.
例1.(2011年福建卷)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釋光電效應的規律而獲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某種金屬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Ekm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如圖1所示,其中ν0為極限頻率.從圖中可以確定的是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

圖1
(A)逸出功與ν有關.
(B)Ekm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
(C)ν<ν0時,會逸出光電子.
(D)圖中直線的斜率與普朗克常量有關.
解析: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金屬產生光電效應的極限頻率,才會逸出光電子,(C)錯誤;而金屬產生光電效應的逸出功是由金屬自身的性質決定,與入射光頻率ν無關,(A)錯誤;由光電效應方程:hν=W+Ekm,逸出光電子的初動能Ekm決定于入射光的頻率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B)錯誤;圖中直線的斜率可由Ekm=hν-W 得出,斜率與普朗克常量h有關,(D)正確.
點評:識別圖像時應該注意圖像中反映的信息.如坐標軸對應的物理量及單位,斜率,斜率的正負,交點,面積,橫縱截距的物理意義.

圖2
例2.(2011年新課標卷)在“探究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試驗中,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橫截面積均為S=0.20mm2的金屬絲a、b、c的電阻率,采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電路,M為金屬絲c的左端點,O為金屬絲a的右端點,P是金屬絲上可移動的接觸點.在實驗過程中,電流表讀數始終I=1.25A.電壓表讀數U隨OP 間距離x的變化如表1.

表1
(1)繪出電壓表讀數U隨OP間距離x變化的圖線;
(2)求出金屬絲的電阻率ρ,并進行比較.
解析:(1)以OP間距離x為橫軸,以電壓表讀數U為縱軸,描點、連線繪出電壓表讀數U隨OP間距離x變化的圖線,如圖3所示.

圖3

通過計算可知,金屬絲a與c電阻率基本相同,遠大于金屬絲b的電阻率.
點評:本題在描點的過程中,要求每個點精確到位后,分析其3段電阻絲串聯的特點,然后分段用直線連接各點.
例3.(2011年重慶卷)介質中坐標原點O處的波源在t=0時刻開始振動,產生的簡諧波沿x軸正向傳播,t0時刻傳到L處,波形如圖4所示.下列能描述x0處質點振動的圖像是圖5中

圖4

圖5
解析:從波形圖4可以看出,t0時刻傳到L=3λ處,說明t0=3T.簡諧波沿x軸正向傳播,則在t0時刻x=3λ質點的運動方向和波源在t=0時刻的運動方向相同是沿y軸的負方向的,即每一個質點的起振方向都是沿y軸的負方向的,則(C)(D)可能正確.由于λ<x0<5λ/4,說明在T<t<5T/4的時間內x0處質點開始振動,所以在t0=3T時刻x0處質點的振動時間是3T-5T/4<t0-t<3T-T,即7T/4<t0-t<2T,即振動圖像中t0時刻前有少于2個多于7/4個的完整圖形,所以(C)正確.
點評:質點的振動圖像和波的圖像在物理意義上是不同的,振動圖像反映了一個質點在不同時刻的位置,波的圖像反映了無數個質點在某一瞬間的位置.切不可混為一談,一定要看準是波形圖,還是振動圖像.本題也可以用同側法判斷t0時刻x0的運動方向和x=3λ處的起振方向得解.
例4.(2011年上海卷)如圖6(a),磁鐵A、B的同名磁極相對放置,置于水平氣墊導軌上.A固定于導軌左端,B的質量m=0.5kg,可在導軌上無摩擦滑動.將B在A附近某一位置由靜止釋放,由于能量守恒,可通過測量B在不同位置處的速度,得到B的勢能隨位置x的變化規律,見圖7中曲線Ⅰ.若將導軌右端抬高,使其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如圖6(b)所示],則B的總勢能曲線如圖7中Ⅱ所示,將B在x=20.0cm處由靜止釋放,求:(解答時必須寫出必要的推斷說明,取g=9.8m/s2)
(1)B在運動過程中動能最大的位置;
(2)運動過程中B的最大速度和最大位移;
(3)圖7中直線Ⅲ為曲線Ⅱ的漸近線,求導軌的傾角;
(4)若A、B異名磁極相對放置,導軌的傾角不變,在圖7中畫出B的總勢能隨x的變化曲線.

圖6

圖7
解析:若將B在x=20.0cm處靜止釋放,B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先增大后減小,AB間的勢能先減小后增大,所以B動能最大的位置AB間的勢能最小.
(1)勢能最小處動能最大,由圖7中曲線Ⅱ得x=6.1(cm).
(2)由圖讀得釋放處勢能Ep=0.90J,此即B的總能量.出于運動中總能量守恒,因此在勢能最小處動能最大,由圖像得最小勢能為0.47J,則最大動能為Ekm=0.9-0.47=0.43(J),最大速度為

x=20.0cm處的總能量為0.90J,最大位移由E=0.90J的水平直線與圖7曲線Ⅱ的左側交點確定,由圖中讀出交點位置為x=2.0cm,因此,最大位移 Δx=20.0-2.0=18.0(cm).

(4)若異名磁極相對放置,A,B間相互作用勢能為負值,總勢能如圖7.
點評:本題考查能量轉化與守恒,考查學生對以能量為核心的綜合應用能力.此處的勢能包含重力勢能和磁體之間的勢能.圖6(a)導軌水平,釋放B時AB之間的勢能全部轉化為B的動能,故B會一直運動下去,速度不斷增加,動能不斷增大,所以勢能不斷減少;圖6(b)將B在A附近由靜止釋放時,由圖可知剛開始時勢能隨著間距的減小而減小,可知動能在增大.之后間距的減小反而勢能在增大,說明動能在減小.
如果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重視對物理圖像問題的學習,把數和形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對某些重點、難點的知識進行突破,又能掌握一種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對提高應試能力和綜合素質有極大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