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輝
阿奇霉素聯合疏風清熱湯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臨床觀察
林廣輝
目的探討阿奇霉素聯合疏風清熱湯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臨床觀察。方法 隨機選取我社區中心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診治的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72例,隨機分兩組,對照組35例,在常規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青霉素類藥物治療,治療組37例,給予阿奇霉素及疏風清熱湯治療,3 d為一個療程。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達97.29%,明顯高于對照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阿奇霉素聯合疏風清熱湯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阿奇霉素;疏風清熱湯;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是臨床常見疾病,目前約占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15%,多有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引起[1],但常常合并病毒感染,如不能及時有效治療,易繼發其他并發癥。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社區中心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診治的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患者72例,診斷符合1991年全國中醫耳鼻喉科學會杭州會議標準[2]。所有患者均無青霉素或阿奇霉素過敏史,無心肺肝腎功能不全,治療前未服用其他抗生素。患者分兩組,治療組37例,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齡(32.5±9.7)歲;對照組35例,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齡(30.5±8.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囑咐患者休息、注意飲食、使用生理鹽水漱口等常規處理,有發燒患者均給予退燒處理。對照組給予青霉素每日20~40萬 IU/(kg·d),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連用一周。治療組給予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250 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連用3 d,并給予疏風清熱湯:荊芥6 g,防風6 g,牛蒡子6 g,金銀花6 g,連翹6 g,桑白皮 6 g,赤芍 6 g,桔梗 6 g,天花粉9 g,玄參 6 g,浙貝母 6 g,甘草 6 g,水煎服,2 劑/d,1 次/d,連用 3 d。
2.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阿奇霉素聯合疏風清熱湯治療后,治療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達97.29%,明顯高于對照組(8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有1例出現腹痛及皮疹,治療組有2例出現惡性、嘔吐,輕微腹部不適,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
扁桃體炎與中醫的“風熱乳蛾”病相類同,雖為小病,但若不及時有效抗菌治療,可繼發引起扁桃體蜂窩織炎或周圍膿腫,甚至引起感染相關并發癥如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傳統上采用青霉素類抗生素治療,常常由于細菌的耐藥性或患者依從性比較療程不夠,導致治療效果不顯著。因此,對青霉素過敏或耐藥患者,目前臨床上多用大環內酯類藥物代替[3]。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藥物,具有抑制細胞內蛋白的合成作用,對繁殖期細菌的抑制效果比較顯著,其在體內可優化分布,在組織和細胞內濃度比較高,而在細胞外或組織間隙濃度低,對胃腸道的副作用少,對肝臟損害低;因其優化分布和半衰期長等優點,其較低的藥物劑量和療程即可在體內維持較長時間,且無明顯不良反應[4]。中醫認為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由風熱邪毒從口鼻而入,侵犯肺胃兩經,咽喉為肺胃之門戶,所以咽喉首當其沖;邪毒相搏上乘,郁結于咽喉兩旁所致。疏風清熱湯方中連翹、銀花、赤芍活血解毒、寒涼瀉熱,消腫止痛,以荊芥、防風辛溫宣散,而且銀花具有強大的清熱解毒功能,氣味清香,輔以用之,即可清氣分之熱,又能解血分之毒[5]。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達92.29%,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阿奇霉素聯合疏風清熱湯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王慕逖.兒科學.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74.
[2]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中華耳鼻咽喉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扁桃體炎診斷依據和療效分級.中華耳鼻咽喉雜志,1997,32(2) :71.
[3]Bisno AL,Gerber MA,Gwaltney JM,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Clin Infect Dis,2002,35:113-125.
[4]張永信,龍豐.阿奇霉素應用中的相關問題.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5,4(2) :115-116.
[5]王鳳琴,黨政斌,閆琴.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104例臨床觀察.陜西中醫學院學報,2005,28(4):32.
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天貴社區衛生中心
1.3 療效標準[2]根據標準判讀治療前、后各項指標包括體溫、咽痛、扁桃體紅腫、膿性分泌物和血中性粒細胞數等評分,每項兩分,共10分,痊愈:0分,顯效:1~4分,有效5~8分,無效9~10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兩組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