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紅杰 專題策劃/秋實
餐飲企業的品牌價值毋庸贅言。從廣泛的意義上說,品牌包括商號、商標、獨特的裝潢設計、背景音樂等,人們很容易把它們和特定的餐飲企業聯系起來。
由于在餐飲品牌的法律風險中,爭議雙方都是餐飲企業,因此餐企可能是受害方,也可能是侵權方;既可能是獲益方,又可能是受損方。因此,餐企需要注意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清角色,再來審查具體的法律風險,比如商標和商號發生沖突,企業需要先區別自己是商標方,還是商號方。
在餐飲品牌法律風險方面,首當其沖的是“招牌”的問題。“招牌”是中國特色的產物,一般是懸掛在餐廳大門入口上方的字號或者商號。商號是企業名稱的核心內容。中國的傳統習慣是把“商號”雕刻在木板上做成招牌掛在大門之上。
“招牌”的法律風險最重要的是它可能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沖突,侵犯商標權,從而不得不摘掉。另一個不太重要的法律風險是“招牌”上的商號與登記的商號不一致,從而導致行政處罰。
解決辦法就是在企業注冊名稱之時就委托中介機構去把這個商號注冊為商標;如果經查詢不能注冊,就趕緊改名稱,在企業注冊之時就把這個風險處理掉。對于正在經營的餐企,最好趕緊去注冊商標,如果不能注冊,再具體分析。另外,分公司的商號使用問題需要特別注意。商號分散的注冊體制與商標全國統一的注冊體制,是導致商標、商號權沖突的根本原因。
對于餐企注冊的商標,其法律風險在于,如果是以他人商號注冊,則面臨撤銷。另外,使用商標應當規范。餐企應注意商標的“稀釋”問題,就是特定商標變成了通用名稱,其原因往往是商標過于“通用”,雖注冊為商標,但是過于普通,許多人容易采用,甚至已經普遍采用,則最好不要選擇。另外,商標需要維護,如果疏于維護,也可能淪落為通用名稱。
餐飲企業在裝潢時如果使用字、畫等作品,應注意審查版權問題;播放背景音樂,亦應注意版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