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楊蘇安,段 智
(長沙市第一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2)
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宮內膜間質和腺體存在于子宮肌層中,伴隨周圍肌層細胞的代償性肥大和增生[1]。目前病因不明確。多數研究者認為子宮腺肌病(AM)是基底層內膜細胞增生,侵入至肌層間質的結果[1]。CD44分子作為細胞黏附分子中的一類,是一種分布極廣的細胞表面跨膜糖蛋白。能與多種配體分子結合。主要參與細胞與細胞間,細胞與細胞外基質(ECM)間的黏附過程及腫瘤轉移過程[2]。VEGF是近年來發現的最主要的一個血管調節因子。VEGF的表達與腫瘤浸潤,轉移有明顯相關性。本研究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CD44v6及VEGF在子宮腺肌病(AM)患者在位內膜及異位內膜中的表達,進一步探討他們在AM發生,發展中的作用。
選取2010年11月~2011年8月在本院進行子宮切除并經病理證實的子宮腺肌病標本45例作為實驗組。其中子宮內膜增生期30例,分泌期15例。年齡35~55歲(平均44歲)。另選同期子宮切除病理診斷為子宮平滑肌瘤標本共35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子宮內膜增生期20例,分泌期15例。術前3個月均未使用激素類藥物。
標本經10%甲醛固定,石蠟包埋,切成4μm厚的切片。采用免疫組化SP法。即用型UltraSensitive-SP試劑盒,鼠抗人單克隆抗體CD44v6(克隆號2F10)及VEGF(克隆號VG1)均購自福州邁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CD44v6一抗工作濃度1∶100,VEGF一抗工作濃度1∶500。染色步驟參照說明書進行。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脫水,透明,封片。CD44v6用已知胃癌切片作陽性對照,VEGF用已知胃癌切片作陽性對照。磷酸鹽緩沖液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
染色結果判定:CD44v6主要表達于細胞膜和(或)細胞質。為標黃色顆粒。①按照細胞中著色深淺評分:無著色(0分),淺黃色(1分),棕黃色(2分),棕褐色(3分)。②按照陽性細胞百分比評分:<5%為0分,6%~≤25%為 1分,26%~<50%為 2分,>50%為3分。取①②項評分的乘積作為總評分,0分為陰性(-);1~5分為弱陽性(+);6分~8分為陽性(++);≥9分為強陽性(+++)。
標為棕黃色。根據細胞中染色深淺評分:無著色(0分)、淺黃色(1分)、橘黃色(2分)和棕黃色(3分)。按照陽性細胞百分比評分:0為0分、<25%為1分、26%~50%為2分和>50%為3分。將兩者評分相加,相加結果:<3 分為陰性(-);3~5 分為弱陽性(+);6~8分為陽性(++);≥9分為強陽性(+++)。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秩和檢驗比較各組CD44v6和VEGF的表達差異。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CD44v6和VEGF間的關聯程度。
CD44v6在AM異位內膜組織中的表達強度高于在位內膜組織及對照組。在位內膜組CD44v6的表達強度高于對照組。各組增生期與分泌期CD44v6的表達差異無顯著性。

表1 CD44v6在各組內膜組織中的表達

表2 VEGF在各組內膜組織中的表達
VEGF在AM異位內膜組織中的表達強度高于在位內膜組織及對照組。在位內膜組VEGF的表達強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各組的增生期內膜及分泌期內膜的VEGF表達強度差異無顯著性。
經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CD44v6和VEGF在實驗組的異位內膜組織中表達呈正相關(r=0.340,P=0.01)。
CD44v6在不同子宮內膜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CD44是一類分布廣泛的具有高度異質性的單鏈膜表面蛋白。包括胞外區,疏水性的跨膜區及胞內區3個部分。CD44通過細胞膜外受體與相應配體如透明質酸,纖維連接蛋白,選擇蛋白[3]等結合,介導細胞與細胞,細胞與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之間的黏附作用,調節細胞的增殖與移動。CD44是淋巴細胞歸巢和透明質酸的主要受體,參與細胞偽足形成,引起細胞形態和游動性改變,直接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和轉移[4]。CD44v6是CD44的變異體,與CD44標準型的基本結構相似,主要分布與上皮源性細胞和腫瘤細胞。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CD44v6參與腫瘤的發生,發展與轉移[5-6]。子宮腺肌病中子宮內膜腺上皮細胞黏附,種植于子宮肌層,與腫瘤細胞相似。本研究發現CD44v6在AM異位內膜組織及在位內膜組織中的表達強度均高于對照組。提示異位子宮內膜腺上皮細胞能破壞子宮肌層細胞外基質,黏附種植于子宮肌層,并浸潤性生長。在位子宮內膜CD44v6表達上調,提示在位子宮內膜腺上皮細胞能與基質黏附性增強,更容易突破基底層,向組織深層浸潤。研究發現,各組中增生期及分泌期CD44v6的表達無明顯差異,提示AM在增生期及分泌期具有同樣侵襲性。
VEGF最先從腫瘤細胞分離出來,是一種結合肝素的二聚體蛋白。其糖蛋白單體以二硫鍵結合成二聚體才有活性。是通過酪氨酸激酶傳導通路發揮作用的。現在已經證實VEGF及其家族成員不單在腫瘤血管生成,在其他生理和病理的血管生成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誘導因子。PEPPER等[7]在裸鼠子宮內膜異位癥模型中發現:注射VEGF能促進異位病灶生長,DONNEZ等[8]研究結果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原位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VEGF水平較正常婦女子宮內膜水平高。本研究應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了子宮腺肌病患者在位和異位內膜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中VEGF的表達,結果顯示VEGF在異位內膜中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腺肌病中異位內膜具有很強的血管生成能力,使異位內膜能存活,并進一步侵襲,使病灶不斷擴大,加速異位病灶的種植,子宮腺肌病患者在位內膜VEGF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子宮腺肌病患者在位內膜可能因VEGF過度表達而表現比正常子宮內膜更強的血管生成能力,子宮內膜間質血管滲透性增加,為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創造條件,提示對在位子宮內膜的研究可能成為揭示子宮腺肌病發病機制的關鍵。本研究中各組內膜增生期和分泌期VEGF的表達無明顯差異,提示腺肌病病灶和在位內膜的強血管生成能力貫穿于整個月經周期,使病情遷延不愈,病情進行性發展。
目前對異位子宮內膜細胞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報道存在較大的分歧[9-10],其黏附與血管活性的相關性的研究報道不多。本研究結果顯示CD44v6與VEGF在AM異位內膜組織中的表達存在正相關,提示AM黏附性的改變與血管活性的持續性存在,兩者協同作用可能是導致其發病的病理基礎。CD44v6的表達上調使AM腺上皮細胞的黏附,游動性增強,VEGF表達上調使AM腺上皮細胞具有強的血管生成能力,兩者相互作用使AM腺上皮細胞易于突破基底層,并血管生成黏附、種植并生長于肌層,促使了子宮腺肌病的發生、發展。
[1]豐有吉,沈 鏗.婦產科學[J].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77.
[1]FENG YJ,SHEN K.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11:377.Chinese
[2]朱光君,熊正文.CD44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特性及其與腫瘤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02,11(1):102-105.
[2]ZHU GJ,XIONG ZW.CD44 gene molecular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umor research progress, 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2002,11(1):102-105.Chinese
[3]HANLEY WD,NAPIER SL,BURDICK MM,et al.Variant isofoms of CD44 are P-and L-selectin ligands on colon carcinoma cells[J].FASEB J,2006,20:337-339.
[4]BORLAND G,ROSS JA,GUY K.Forms and functions of CD44 Immunology[J].1998,93(2):139-148.
[5]LIU YJ,YAN PS,LI J,et al.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D44s,CD44V6,and nm23 mRNA in human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2005,11(42):6601-6606.
[6]KUNCOVA J,URBAN M,MANDYS V.Expression of CD44s and CD44V6 in transitional cell careinomas of the urinary bladder:comparision with tumour grade,proliferative activity and P53 inmunoreactivitv of tumour cells[J].APM IS,2007,115(11):1194-1205.
[7]PEPPER MS,FERRARA N,ORCLL L,et al.Potent synergism between vascular end of 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basic frbroblastgrowth factor in theinduction of angiogenesis in vitro[J].Biochern Biophys Res Commun,1992,189(8):824-831.
[8]DONNEE J,SOMES D,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in endometriosis [J].Hum Reprod,1998,13(6):1686-1690.
[9]KIM HO,YANG KM,KANG IS,et al.Expression of CD44s,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and Ki-67 in peritoneal,rectovaginal and ovarian endometriosis[J].J Reprod Med,2007,52(3):207-213.
[10]YANG JH,WU MY,CHEN CD,et al.Altered apoptosis and prdiferation i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 of woman with adenomyosis[J].Hum Reprod,2007,22(4):94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