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鐘福國,陳芳芳,李 瀅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醫院文化對醫院的發展具有導向、約束、凝聚、融合、激勵等作用[1],能夠幫助醫院營造和倡導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和價值觀念,并使之成為全體醫務人員認同并自覺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對醫院的整體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醫院文化建設是構成醫院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內容。
課題組就我省省級綜合醫院文化的相關問題做了問卷調查,包括職工對醫院文化的認知、對醫院文化建設現狀的了解、對醫院的整體評價等,并運用問卷數據和實例,結合醫院文化一般模式的理論,對我省省級綜合醫院文化建設模式加以探討,以便使其更加符合醫院的實際并更好地服務于醫院的發展。我們認為,文化建設模式應包括醫院文化建設的總原則、要素導入、角色定位和保障機制這4個方面。
醫院文化的建設需要尊重歷史、借鑒歷史,在歷史的基礎上總結經驗與不足,進而提出更有助于醫院發展的文化體系。我院的前身為1928年建立的蘭州中山醫院,經歷近百年的歷史熏陶后,我院已發展成為集科研、教學、醫療為一體的甘肅省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這些成果離不開蘭州大學的支持,也離不開醫院自身的努力。130余年的甘肅貢院遺址——至公堂,是西北人文薈萃的搖籃,就座落于我院院內。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后,新式教育在貢院舊址上破土而出,農林學堂、法政學堂、礦業學堂等一大批新式學校從貢院舊址上建立起來。至公堂也成為甘肅近代文化、教育、醫學、農業、工業的發祥地。因此,我院的文化建設需考慮蘭州大學的高校科研因素,也要考慮至公堂的歷史文化因素。
文化服務于實踐,也來源于實踐,不是基于實踐的文化只是空中樓閣,不會起到任何正面的積極作用。因此,在醫院文化建設中,也需要遵循實踐性原則。在對具體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和理論概括的基礎上,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文化建設方案和推行措施,使醫院文化建設真正地為醫院的發展目標服務。我省是全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省份,各省級綜合醫院結合自身實際發展,綜合考慮醫院本身的醫療水平和規模,加之前往貧困縣進行醫療服務的經驗,制訂符合實際的幫扶制度,體現了文化建設中的實踐性原則。
醫院的文化建設要在遵循基本文化理論的共性基礎上,根植于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醫院的發展目標、經營策略、內外部環境、歷史發展等因素,制訂自身獨具特點的醫院使命、愿景及各種制度。在我們的調查中,有58.9%的人認為所屬醫院的文化建設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見個性化原則受到多數醫院的認可。我院的院徽就融入了其所獨有的至公堂歷史元素,遵循了個性化原則。
醫院文化伴隨著醫院的發展而發展,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文化建設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這一過程應緊跟時代步伐,體現時代性和長遠性,對各種制度、環境及發展目標做出及時的修正。
2.1.1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指導醫院文化建設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能力為本,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激發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展開,以實現人與醫院的共同發展。具體來說,醫院文化的建設要求管理者建立一個以能力發展為導向的運行機制和平臺,為醫務人員能力的發揮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同時,讓每一位員工把最大限度發揮能力作為自己價值追求的主體目標,為員工提供發展和成長的機會,幫助員工獲得工作中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實現上下齊心。這是醫院文化建設中最基本的指導思想。我省省級綜合醫院在省內都是發展較好的醫院,為求更進一步發展,需堅持科學的發展觀。
2.1.2 確立醫院的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在醫院文化中處于最為核心的地位,對醫院制度的確立、醫務人員的行為起著指導作用。因此,在“救死扶傷”基本價值觀的基礎上,確立符合醫院自身條件及發展狀況的核心價值觀。如蘭州大學第一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的價值觀,甘肅省人民醫院“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價值觀等。
2.1.3 確立獨具特色的院徽、院訓 醫院的院徽、院訓不僅體現了醫院的基本宗旨,也是每個醫院區別于其他醫院的核心符號。確立獨具本醫院特色的院徽、院訓,不僅可加強醫院醫務人員的凝聚力,也可加深他們對醫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如我院院徽(如圖1所示),圖案由我院院內的至公堂圖案、紅心圖案、和平鴿圖案、紅心十字圖案組成。其整體圖案為騰飛的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突出了醫療機構特色及我院充滿時代感的品牌形象,彰顯著醫院新時期救死扶傷、敬業奉獻的時代精神,也寓意著蘭州大學第二醫院蒸蒸日上的美好前景。紅色的心形也體現了醫院“以病人為中心”、全身心服務病人的敬業精神,突顯愛心、耐心、細心、關心的優質服務內涵。而背景的至公堂圖案結合建院年份“1932”,突出醫院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富有濃郁的民族精神底蘊。其將醫院的價值觀、服務宗旨、發展目標、醫院特色等融為一體。我院院訓為“厚德精醫、博學篤行”。其中“厚德”意指每一個人都要有高尚的道德,激勵全體員工心胸開闊、立志高遠、和諧友愛、與人為善、為病人奉獻愛心、細心和耐心。“精醫”意指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要求醫務工作者要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發憤圖強、不斷創新,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努力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博學”意指員工要有淵博的知識,要博學多聞、博采眾長、終生學習、追求卓越,以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篤行”意指員工要選擇對的事情去做,且要實實在在做好事情,鼓勵全體員工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努力踐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職業諾言。院訓精練地指出了對醫院員工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要求。

圖1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徽
2.1.4 確定切實可行的醫院愿景 愿景是對醫院發展目標的高度概括。醫院文化建設應對醫院實力、實際運營狀況、在省內外的影響力等進行調研,在醫院實際發展程度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愿景,而非盲目夸大、一味地建設所謂一流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甘肅省中醫院及我院均為省內實力較強的醫院,是要立足省內、西部還是全國?是要建設研究型、創新型還是綜合型的醫院?這些都需要各醫院在實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提出符合自身發展的愿景。
2.1.5 重視醫院的思想政治工作 醫務人員是醫院的主體之一,所以,應注意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時給予更正和教導,確保醫務人員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杜絕貪污腐敗、收受賄賂等不良之風。醫院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堅強有力地進行,以促進和協調醫院文化建設與發展。
制度文化的建設可以根據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綜合管理制度兩方面展開。綜合管理制度可以分為《日常工作規范》、《綜合服務規范》、《醫院規章制度》、《員工手冊》、《醫院文化手冊》等。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可以分為《崗位職責及職位說明書》、《學習交流制度》、《人力資源開發培訓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等,并根據每個醫院實際情況自行完善。通過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才能將醫務人員的思想和行為規范具體到細微之處。在問卷調查中,關于我省省級綜合醫院“醫院的規章和制度是否能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這一項,有31.3%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做到了這一點,而有46.5%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做得很一般,還有22.1%的醫務人員認為醫院沒有做到或根本不清楚。因此,醫院在制度的修訂與完善方面仍需努力。關于“醫院的管理制度是否有彈性,以留給個人能力表現的空間”一項,大部分醫務人員非常滿意或基本滿意,但仍有將近20%的醫務人員不太滿意,這說明醫院制度彈性方面仍有需改進的地方。
因此,制度文化的建設需注意制度的規范與完善,注意制度的宣講、普及與執行,注意制度與個人能力的發揮,從而確保醫院所有醫務人員均可遵守制度,并發揮其實際效用。
物質文化建設是醫院文化建設的外顯建設,包括醫院的基礎設施、視覺識別系統、醫院環境、網絡媒體及醫院后勤等物質保障。在對“基礎設施”一項的調查中,有72.3%的醫務人員處于滿意當前現狀,有26.3%的醫務人員不滿意當前現狀,有0.5%的醫務人員不太關心這一情況。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省內綜合醫院基礎設施的建設整體上達到了大多數人較為滿意的狀態,包括科室的設置、門診和住院部的設置等。而不滿意的內容主要包括床位緊張、衛生狀況不良等。因此,基礎設施的建設仍需改進,將床位、衛生等不足之處加以解決,為病人和職工創造良好的醫療環境。文化活動的開展與宣傳方面,從問卷可知,活動類型依頻繁程度分別設有各類晚會、各類體育比賽、書畫攝影展、專業技術比賽、棋牌比賽等。對于組織的這些活動,只有48.1%的醫務人員較為滿意,而近52%的醫務人員持無所謂的態度,認為活動只是形式主義,每年換湯不換藥。可見,醫院在文化活動的開展方面不足之處仍有很多,這就需要相關人員開拓創新,設置具有實際內容、形式多樣且為醫務人員所認可的活動,才能做到既不浪費資源,又真正地愉悅身心。文化的宣傳方面也需借助院內期刊、報紙以及網絡媒體等及時宣傳、普及醫院文化、制度以及近期動態。如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的《醫者》、我院的《萃英》、省人民醫院的《省醫人》等院刊都是很好的宣傳類期刊。
黨委作為醫院的政治核心,在醫院文化建設中主導醫院核心價值觀、醫院精神、各種規章制度的走向,發揮著主導與決策、導向和保障、協調和監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省級綜合醫院在醫院文化建設中應重視和加強黨委的宏觀指導。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有著聯系群眾的天然優勢和可以利用的資源優勢,在醫院文化建設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共青團作為醫院的青年組織,是醫院各項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和后備力量,青年人的思想是醫院文化的活力之源,是醫院文化發展和創新的動力所在。因此,青年人在醫院文化建設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和獨特的優勢。借助工會、共青團等醫院組織可以有效地凝聚醫院職工,有效地組織各種文化活動,并宣傳先進事跡,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職業道德,發揮教育宣傳的職能。因此,我省省級綜合醫院在文化建設中需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等醫院組織的主力軍作用。
醫院檔案是醫院各項活動的記錄,是醫院歷史的真實再現,這就決定了醫院檔案可為建設醫院文化發揮決策參考、宣傳先進人物、編史修志等作用[3]。而醫院圖書館不僅收藏了大量的醫學專業書刊,還收藏了大量人文精神濃厚的社科綜合類書刊,通過電子閱覽室可提供豐富的信息檢索服務和網上服務。這些文獻典籍與網上資源為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人文資源的存續、工作作風的改進和文化格調的提升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信息支撐[4]。可以看出,檔案和圖書館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發揮著載體的功能,可為醫院職工獲得心理、精神層面的知識提供平臺,因此需要重視檔案、圖書館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載體功能。
制度是醫院文化建設實施的有效保障,也是最根本的保障。因此,需建立與醫院文化建設有關的各項制度,以確保醫院文化建設道路的通暢。
我們知道,在任何企業,領導者、管理者都對企業職工的正確價值觀、正確行為起著帶頭的作用,他們自我行為的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員工自我行為的好壞。醫院也不例外,在醫院的文化建設中,更需要發揮領導階層在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方面的帶頭作用,從而保障醫院文化建設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要使個人、團體的價值和行為達到企業所要求的程度,需要用物質加以激勵,如工資的提高、職位的提升、進修機會的給予等。具體來說,激勵制度包括人才發展計劃、晉升制度、薪酬制度和福利制度等。調查顯示,只有62.6%的員工認為醫院有激勵員工的機制,可見我們在這一方面做的并不好。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為能夠更好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醫院需要用有效的激勵機制作為保障。
[1]張穎峰,趙連傳,趙軍.醫院文化探析[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8(3):37-39.
[2]王曉波.工會參與醫院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工會博覽,2005(16):37-39.
[3]黃恩梅.加強檔案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城建檔案,2008(12):29-30.
[4]劉瑞敏.論醫院圖書館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當代圖書館,2008(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