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寧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外語系,山西 晉城 048026)
高職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崔燕寧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 外語系,山西 晉城 048026)
本研究以建構主義理論和人本主義理論為基礎,從教學模式、課程實踐與課程成效等方面探討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自主學習模式進行教學實踐的相關問題。該教學模式的實踐肯定了這種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成效,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借鑒的問題。
英語教學;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各界對應用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使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得到空前發展。2000年10月,國家教育部高教司頒布了《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明確提出了“以實用為主,以應用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指出要“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這一嶄新的教學理念結合高職高專的特點,指明了大學英語的改革方向,得到了廣大高職院校師生的充分肯定。
但由于職業教育有其特殊性,職業院校近年來生源質量并不高,我們在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狀況進行調查后發現: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普遍較差。那么,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優勢,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使高職英語教學盡可能達到《基本要求》的規定,盡可能地滿足社會對高職高專人才的需求,是當前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研究對象。
我們選晉城職業技術學院2010級分層教學班(A層)的120名學生進行實驗研究。學生按照教務處的選課安排,隔周在多媒體機房進行2課時自主學習,課外也可自由上機學習。
2.選用的教材。
以《新標準功能英語》作為主講教材。該教材是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3.實施過程。
首先,利用調查問卷了解高職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結合自主學習相關理論,課題組成員初步構建了“高職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明確任務,引導自學→師生交流,啟迪釋疑→精講點撥,注重策略→互相協作,主動探究→課堂展示,總結提高。下面以《新標準功能英語》中某一單元為例來描述各個階段的教學過程和特征。
(1)明確任務,引導自學。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的教學目標應具體、明確,便于學生對照自學。這其中包括背景知識的了解、課文閱讀和分析的方法、需掌握的語言點,還可提供相關主題的寫作模版等。
I.Background information(背景知識)
II.Text Analysis(課文閱讀與分析)
a. Main idea of the text and devices for developing it
b. Main idea of each part and devices for developing it
III.Language points(語言點)
a. to make up our minds about sb.(以下略)
IV.Useful patterns
a. Typical patterns for starting a topic.(以下略)
V.Writing: The Importance of Sth. to Sb. / Sth. Else
Structure:
a. Topic Sentence:The importance of sth. is now drawing more of our concern than ever before.
b. Analysis:
To begin with, it has a strong hold on … Besides, it serves as a litmus test for…And most of all, it has the power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In short, where there is a better employment of sth, there will be more hope of…
VI.Exercises
a. Word building (以下略)
VII.Team work: 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on others into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VIII.Design an a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topic in this unit.
學生根據導學提綱在課下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除了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還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進行學習監控和學習策略指導。例如,針對本單元背景知識的學習,教師可提供如下資源:
A. Reading Materials(閱讀材料)
a. Eating in the US.
b. Dos and don’ts in a job interview
B. Websites(相關網站)
a.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61108/11/7998_253033.html
b. http://www.usatoday.com/
學生可通過internet查閱更多、更豐富的相關資料,了解更多的美國文化,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師生交流,啟迪釋疑。
學生進行課下自主學習后,在課堂上向教師請教疑難問題,教師對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可進行有針對性的梳理和講解。反之,教師也可向學生提出問題或通過練習來檢查學習效果。遇到學生自身不能解決的學習任務,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共同討論來解決,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合作,促進大家共同提高。
(3)精講點撥,注重策略。
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不能準確地運用學習策略,因此影響學習效果和效率,那么相應的策略指導和培訓就顯得尤為必要。例如,在課文分析的過程中,教師可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策略培訓,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
Mainideaofeachpartanddevicesfordevelopingit(每個部分的中心意思及展開的方法)
Part II (Para.3-14)
Main idea:The four qualities we can use to impress others:you are the message; be yourself; use your eyes; lighten up.
Devices for developing it
a. Listing (列舉法) (St. 1 of Para.3, 6, 10, 12,)
b. Exemplification (舉例法) (Para.3, 12-13)
c. Deduction (演繹法) (Para.6 - 11)
General statement: Be yourself.
Specific deduction: Many how-to books advise you to stride into a room and impress others with your qualities. They instruct you to greet them with “power handshakes” and tell you to fix your eyes on the other person. If you follow all this advice, you’ll drive everyone crazy —including yourself.
以上所列技巧為本單元閱讀技能訓練的核心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順利地對閱讀材料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理解、分析并解答,并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在策略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文章類型、文章結構等指導學生掌握相應的策略,使學生的閱讀能力隨著課程的進行而不斷提高。
(4)互相協作,主動探究。
學生分小組查閱資料、研究探討、共同準備小組陳述。該階段屬合作學習范疇,一般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明確主題:小組成員集體討論,明確陳述主題;分工合作:小組內自行進行分工,明確職責;探究整合:小組成員利用計算機網絡或其他資源各自收集資料后,集體討論,并根據問題整合資料;提出結果:小組成員相互交流,綜合分析材料,共同準備小組陳述或課堂展示,完成方案。以下是針對本單元話題,學生經過上述過程設計的方案簡介。
GeneralRequirements:Apply what you have learned about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on others into the following situations.

itemtaskgroup1.AjobinterviewAfive-starhotelarelookingforaGeneralManager.Group1makebadimpressionswhileGroup2makesagoodimpression.1amp;2Getprepared:a.Decidetheteamofinterviewersandtheroleoftheinterviewee.b.Preparesomequestionsforbothinterviewersandinterviewee.2.Thefirstvisittoyourgirlfriend’shouseThefamilyareexpectingthedaughter’sboyfriend.Group3makebadimpression,whileGroup4makegoodimpression.3amp;4Getprepared:a.Decidetherolesoffamilymembersandthefuture-son-in-law.b.Preparesometalks.
(5)課堂展示,總結提高。
小組成員進行課堂展示后,由其他小組對該組學生從內容、現場表現、口語表達以及時間控制方面給出評價,評選出最佳小組和個人;最后,教師補充評述,指出各組的長處與不足,對陳述活動進行總結。

RulesContent(30ps)Performance(30ps)SpokenEnglish(30ps)TimeControl(10ps)Marks
最后師生共同對整個模塊做一總結,布置下次任務目標。
以上就是《新標準功能英語》一個單元的循環教學。整個過程按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新模式進行,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來輔助英語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參與課堂實踐。
我們實驗結束后對參加實驗的12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讓學生就高職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的諸多方面進行信息反饋和評價,并將有關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

表1 學習英語的興趣、態度比較分析
從統計結果看,通過實施自主性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明顯增強了,對學好英語較以前更有信心。由此可見,教學著眼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是切合學生心理需求的。

表2 自主學習習慣調查分析
比較結果顯示,現在大部分學生能有效利用圖書館和因特網等資源來進行自主學習,都能主動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作業,因為他們覺得不預習就無法參與課堂討論,更無法完成課堂檢測,不廣泛查找資料,小組活動就無法順利開展。這說明,新的教學模式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課前主動預習、課后自主復習、廣泛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表3 交際能力比較分析
這是我們發現最可喜的變化。經過一學年新的教學模式的實施,學生們有了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機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能力明顯增強,但是我們也看到,學生們的交際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表4 學習策略比較分析
從比較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們已進一步認識到學習策略在英語學習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且經過專門的學習策略的培訓,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學習策略,并懂得如何將這些策略運用于自己的英語學習中。

表5 計劃性
我們在研究初期要求學生做了一份本學期總的學習計劃,鼓勵學生自行制定符合自己情況的月計劃和周計劃,使學生能夠對照學習計劃對自己一周、一個月或一學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并適時修改。教師也可以通過檢查這些計劃來監督學生的計劃執行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種形式尤其適用于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現在大部分學生都能針對自己的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但同時,我們也發現,有些學生的計劃流于形式,并未嚴格執行,這也需要我們教師加大監督的力度,促使學生養成自我監督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高職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無疑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但是要把該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完全對立起來,進而完全擯棄傳統的課堂教學也是不可取的。事實上,該模式是傳統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的有機結合。自主學習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掌握并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語言知識。因此,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倡多種教學模式的互補融合。
此外,還有一些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如:新教學模式中如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如何提高學生合作中參與的均衡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相互聯系又有所側重,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這些都有待于我們今后進一步研究和探討,進而把本課題的研究推向深入。
[1]國家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S].2000,10.
[2]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裴新寧.面向學習者的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4]王升.主體參與型教學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5]孟慶男.基于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6,(2):21-25.
[6]溫偉力.培養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分段式教學法[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09(2):116-119.
ClassNo.:H319.1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宋瑞斌)
StudiesonAutonomousLearningModelAppliedinEnglish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
Cui Yanning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humanism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model of English teaching, discusses how to apply this model to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Multimedia to improve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English. It puts forward some questio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English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崔燕寧,碩士,講師,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研究方向:語言學與外語教學。
晉城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課題《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策略培訓實證研究》(編號:Y-26)研究成果
1672-6758(2012)06-0092-3
H31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