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相臣,肖靜怡
(1.北京師范大學 漢語文化學院,北京 100875; 2.南通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日本學習者漢語“有”字句習得情況考察
劉相臣1,2,肖靜怡2
(1.北京師范大學 漢語文化學院,北京 100875; 2.南通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9)
“有”字句是漢語中有獨特功能的句式,對外國學習者“有”字句的習得情況進行研究將有利于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擬將“有”字句分為五種下位句式,在此基礎上對日本學習者的正誤用例進行分析,并對其習得順序進行探討,最后提出教學建議。
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習得情況
漢語“有”字句是有獨特的功能,在交際中經常使用;也是母語非漢語者學習時一開始就要接觸但存在較多問題的重要句式。但目前對日本學者習得情況的研究還比較少,且著眼點主要集中在語言對比分析方面,鮮有對總體習得情況的研究。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論述:一、“有”字句下位種類及本族語者的使用情況,二、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用例分析,三、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習得順序探討,四、對“有”字句教與學的建議。
本文參照張豫峰《“有”字句研究綜述》[1]及董小琴在《外國學生“有”字句偏誤分析及習得研究》[2]中對“有”字句的分類,結合漢語“有”字句的特點,同時考慮到對外漢語教學的特點,將“有”字句分為以下五類:
A.名詞性詞語1+有+名詞性詞語2
B.名詞性詞語1+(動+有)+名詞性詞語2
C.名詞性詞語1+(有+動態助詞)+動詞性詞語
D.名詞性詞語+有+數量詞/數量名短語
E.名詞性詞語+有+(修飾語+形容詞)
下面對本族語者的使用情況進行考察。語料選自于“國家語委現代漢語通用平衡語料庫”,選取的方法:按詞搜索到帶“有”的例句53356句,隔百取一隨機抽取533句,剔除非“有”字句7句。分析后得到表1:

表1 本族語者“有”字句使用分類
在本族語中,“有”字句在五類中都有使用。各類的具體情況如下:
A.名詞性詞語1+有+名詞性詞語2
例: (1)媽媽有一個化妝盒。
(2)漢代有個叫李廣的大將軍。
(3)庭院里有幾棵郁郁蔥蔥的松樹。
名詞性詞語1可以是名詞、代詞性,名詞性詞語2主要由名詞和偏正短語充當,有時也會出現數量短語。
B.名詞性詞語1+(動+ 有)+名詞性詞語2
例:(4)張芳握有四張電影券。
(5)公園里種有各種各樣的植物。
此類句式表領有和存在,常用于書面語。名詞性詞語1多由一般性名詞性詞語和方位名詞充當。
C.名詞性詞語1+(有+動態助詞)+動詞性詞語/名詞性詞語2
例:(6)公司的銷售額有了提高。
(7)那位藝術家有著特殊的氣質。
(8)李長生有過令人欣羨的工作和地位。
此類句式“有”后可帶動態助詞等。 “有”可歸入了表示“存在、變化、消失”義一類動詞。[3]
D.名詞性詞語+有+數量詞/數量詞的名詞短語
例:(9)家那邊有幾座高樓大廈。
(10)這個游泳池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
這類句式,前面可以是一般性名詞、處所詞、方位詞,后跟數量詞或者“數量名”短語。
E.名詞性詞語+有+(修飾語+形容詞)
例:(11)小李有他爺爺那么好。
(12)爸爸有多重?
(13)大象有十噸重。
一般表示估量和比較意義,“有”后用來修飾形容詞的可以是疑問代詞“幾、多少”,也可以是數量短語。
語料選自“HSK動態作文語料庫”1.1版,選取的方法:按詞搜索到日本學習者的帶“有”的句子5470句,從中隨機選取1980句,進而隔五選一隨機抽取356句,剔除不屬于“有”字句的12句,共得到344例“有”字句。其中正確句285句,占82.85%;偏誤句59句,占17.15%。具體如下:
1.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正確用例分布。
對語料進行分析后得到表2:

表2 日本學習者“有”字句正確用例分類
句式A出現的頻率最高,句式C次之,句式E占0.7%,句式D占0.3%,句式B的出現頻率最低。
2.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偏誤用例分析。
本文采用周小兵[4]等人提出的分類標準對日本學習者的“有”字句偏誤進行考察,制成表3:

表3 “有”字句偏誤類型分類
下面對外國學習者“有”字句的偏誤句例進行具體分析。
①“有”字句的遺漏偏誤。共有20句,占全部偏誤的33.89%,是偏誤率最高的一類偏誤。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遺漏“有”字:這類偏誤共7句,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14)但是那時,我對中國歷史和漢語越學越興趣。
(15)可是我不能理解父親的心情。我對他一直抱怨。
遺漏“有”字句的賓語中心語:這類偏誤共3句。
(16)我對這個工作很有興趣,而且很有信心,一定對你們有用。
(17)醫院里,當然有很多病人,有輕有重,都不一樣。
例(16)中“一定對你們有用”缺少主語,前面要加上“我”。例(17)“有輕有重”前要加上“病情”。
遺漏特殊成分:這類偏誤共有7句。
(18)所以您采用我在貴社工作的話,有很多好處和利益。
(19)這意味著,所有的人有這樣的傾向的。
例(18)“有很多好處和利益”表達不通,前面要加上“會”或者“將”; 例(19)缺少狀語。
②“有”字句的冗余偏誤。共11句,占了全部偏誤的18.64%,也是比較大的一類偏誤。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有”字句中誤加了別的詞:這類偏誤共有6句。
(20)我忘了是有什么事,但有那必要說漢語。
(21)對我的性格來說,我得到的太少了吧,我認為學外語的目的是有很多,可是對我來說,語言是一種工具,不是目的。
句中已經有謂語動詞了,還在前面多加了 “有”的偏誤。例(20)要把“那”去掉。例(21)需刪掉“學外語的目的是有很多”的“是”。
“有”字的誤加:這類偏誤共5句。
(22)我認為學習漢語雖然有苦,但也有很多的快樂。
(23)有一個和尚,他本來有習慣到山底下自己挑水喝的,可是一旦別人來,馬上就扔了這個好習慣,希望別人去山下抬水。
例(22)是第一個“有”多余。例(23)是“名1+動1+動2”,要把“有”去掉。
③“有”字句的誤代偏誤。共16句,在數量上僅次于遺漏類偏誤,也是很大的一類偏誤。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該用“有”卻用了別的詞:句子中應該用“有”卻用了別的詞,共有5句,占誤代類偏誤總數的31.25%。
(24)我對這些表達有興趣是兩個原因。
(25)這樣做肯定會出現好辦法,好結果。
例(24)“是”要替換成“有”,(25)中“好辦法,好結果”一般跟“有”搭配比較適合。
該用別的詞卻用了“有”:共11句,是數量比較多的一類。
(26)她每天都做工作、家務勞動,很忙,有時候有夜班,還有給我打點滴、沖藥。
(27)其中有世界新聞的節目里,有在美國關于這問題的探討。
例(26),我們一般說“要做某事”,而不說“有做某事”;(27)要把“有”換成“在”。
④“有”字句的語序偏誤。共5句。主要有以下幾種:
單純的語序錯誤:此類偏誤共有3句。
(28)我覺得我不干活兒,還是也有飯、也有洗好的衣服。
(29)現在我正在中國留學,從父母離開已經有兩年了。
例(28)后半句要改為“也還是有飯吃、有洗好的衣服穿”;(29)要把“從”去掉,“父母”和“離開”位置互調。
既有語序錯誤又有別用詞錯誤:共2句,占誤代類偏誤總數的40%。
(30)人們最多只能想到這些游戲的畫面有害對眼睛吧,說不定一些社會上的青少年已經有這“噪聲污染”的影響。
(31)我希望我將來也像他一樣對朋友有很好的態度來對待。
例(30)“對眼睛”應該放在“有害”前面,另后半句中的“有”要換成“受”;(31)“對待”后面要銜接“朋友”。
⑤“有”字句的雜糅偏誤。該類共有7句。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特殊結構雜糅:共5句,占雜糅類偏誤總數的71.43%。
(32)人也許會說這些人自私,不過我甘愿被人說自私,因為我也有跟她一樣的看法了。
(33)從大城市來的我們來說生活條件有一點差的地方。
例(32)把“了”去掉。例(33)前半句狀語不全,后半句“生活條件有一點差的地方”缺少主語。
詞語疊加:共2句,占雜糅類偏誤總數的28.57%。
(34)我非常很喜歡這種文化。
(35)第一個是由本來多少也有需要而有的聲音組成的噪音,第二個是由本身沒有什么意義的聲音組成的噪音。
例(34)的“很”和“喜歡”疊加,把其中一個去掉即可。例(35)的前半句構成疊加繁雜,將其簡化即可。
1.本族語者與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使用情況比較。
將本族語者與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使用數量及頻率進行比較后,可以得到下表4:

表4
上表顯示,“有”字句在本族語者語料中的占比要低于“有”字句在HSK語料庫中的占比,這說明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使用率比較高,這可能與教材和教學活動的設置有關。
本族語者使用“有”字句式的頻次為Agt;Cgt;Egt;Dgt;B,而日本學習者的使用頻次Agt;Cgt;Egt;Dgt;B,使用頻次上基本一致。進一步分析卻發現,留學生對A類使用頻次要稍高于本族人,而B、D、E類卻遠低于本族人的使用頻次,C類使用頻次大體一致。D、E類本族人和留學生的使用頻次均較少,這可能由于本族人使用頻次較少從而對留學生產生的刺激少所造成的。B類留學生使用頻次最少,這可能與教材及大綱對這類句式描寫較少或未涉及有關。
2.日本學習者的錯誤率統計。
對日本學習者的偏誤語料分類統計的結果見表5:
D句式的錯誤率最高,A句式的錯誤率最低。所有句式的錯誤率排列順序為:Dgt;Egt;Bgt;Cgt;A。
3.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習得順序構擬。
本文習得順序的探討主要依據錯誤率,同時參考使用頻次和本族語者的使用情況。D句式其錯誤率最高,

表5
使用率相對偏低;E句式的錯誤率次高,使用率列第三;B、C句式的錯誤率介于中間,但B句式的使用率最低;A句式錯誤頻率最低,使用率卻最高。經分析,我們可以構擬出日本學習者“有”字句的習得順序:Agt;Cgt;Egt;Bgt;D。
1.教材和大綱中“有”字句語法項目的選取和排序。
對外國學習者的習得研究,可幫助我們確定語言項目的難度等級,從而為教材編寫、教學安排提供參考。對《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教學大綱》(附件二)、楊寄洲《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教學大綱》及楊寄洲主編的《漢語教程》等三本大綱和教材的考察,發現:[5]
《專業》大綱中的語法點設置如下表6:

表6
《初級》大綱中的語法點設置如下表7:

表7
《漢語教程》對“有”字句的課程設置如下表8:

表8
我們發現,三者對“有”字句的編排比較重視,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專業》綱列出了表包含、列舉義的“有”字句及兼語式和連動式的“有”字句,注意到了比較義“有”字句的省略。對“有”字句各句式的呈現帶有一定的階段性。《初級》綱中“有”字句的描述也較詳細,對表存在的“有”字句置于兩個語法項目中論述,并與表存在的“在”字句和“是”字句進行對比分析,還將表領有和存在義句式分開來展示。《漢語教程》中“有”字句則只在兩冊書中出現,各下位句式分布比較集中,描述較略。但注意將表存在和領有分開,并將比較義細分為到達或估量義。同時某些下位句式如B、C存在未選取或闡述不詳的問題。
2.對“有”字句教與學的相關建議。
結合上文探討,我們對“有”字句的教學、教提出以下建議。
“有”字句要分級次第呈現。教材“有”字句的設置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安排A句式,第二階段安排C、E句式,第三階段安排B、D句式。重視“有”字句的辨析教學。兩個或幾個形式,或者是意義相同或相近,但用法不同;或者只是形式上有某種共同之處,而意義和用法不同;或者是用法相同,意義相反,就比較容易造成偏誤。需要在平時教學活動將日本學習者的正誤加以比較、辨析,歸納總結其習得的特點和規律。對“有”字句教學進行格式化處理,幫助學生總結出該句式常見結構形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地使學生了解、熟悉這些結構形式,并通過相關練習加以操練。
[1]張豫峰.“有”字句研究綜述[J].人民大學復印資料(語言文字學),1998:30-31.
[2]董小琴.外國學生“有”字句偏誤分析及習得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8:12-15.
[3]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
[4]周小兵,等.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45.
[5]張穎.基于“HSK動態作文語料庫”的韓國學習者“有”字句習得研究[D]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9:57.
ClassNo.:H195DocumentMark:A
(責任編輯:鄭英玲)
AnAnalysisoftheAcquisitionofthe“you”SentenceinChineseforJapaneseStudents
Liu Xiangchen,Xiao Jingyi
“You”-type sentence in Chinese has distinctive function. The research of “you”-type sentence will do favor to the Chinese teaching as a foreign language for foreigners . This paper divides “you”-type sentence into five substructures and analyzes the correct and errors made by the Japanese students . It provides the Japanese learners with the acquisition order in this sentences pattern.
Japanese students;“you”-type sentence;acquisition
劉相臣,講師,南通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
1672-6758(2012)06-0128-4
H19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