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華 崔雁輝
我們分析了55例急性腦卒中合并醫院內獲得性肺感染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患者的各項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并與同期住院未合并HAP的同病患者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連續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腦卒中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及分型標準。②有CT和MRI的影像學檢查確診依據。排除標準:①復發性腦卒中患者。②合并有其他嚴重軀體性疾病。符合上述納入標準并除外排除條件后,本文實際入選急性腦卒中117例,男69例,女48例,年齡41~83(57.26±14.80)歲。
1.2 方法
1.2.1 HAP診斷標準 符合2005年美國胸科協會和美國感染病協會制定的“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HAP診斷標準。①體溫≥38℃。②咳嗽、咯痰癥狀合并肺啰音、叩濁等體征。③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加,血氧分壓下降。④與此前X線片比較,顯示進展性肺浸潤影。⑤分別發生于住院72h、術后24h、機械通氣48h之后或拔除氣管插管48h內。
1.2.2 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選擇 本研究參考相關文獻選擇下列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①體重指數(BMI)。②三頭肌皮褶厚度(TSF)。③上臂中點圍(MAC)。④血清白蛋白(Alb)。⑤血清前蛋白(PA)。⑥總淋巴細胞計數(TLC)。上述各指標采集和檢測時間在入院后7~10 d內進行。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測試,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比較(±s)
注:與未發生HAP組比較:aP<0.05,bP<0.01
?
117例急性腦卒中患者中,住院期間發生HAP者55例(47.01%),未發生HAP者62例(52.99%)。兩組患者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比較見表1。
急性腦卒中患者常由于意識不清、偏癱、吞咽及認知功能障礙、卒中后抑郁等癥狀直接影響到進食、營養攝入行為正常進行,同時疾病自身消耗導致了體內能量分解、代謝明確增加,這些都加重了卒中后營養狀態進行性惡化。一些數據顯示,急性腦卒中發生營養不良在16% ~35%之間,營養不良也是這些患者發生HAP的重要原因之一,HAP出現后又加劇了能量的體內分解,營養流失增多。急性腦卒中后營養不良與HAP是互動關系,并時常共同存在,相互影響,嚴重影響到卒中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復。因此,總結卒中患者營養狀況與HAP相關性較為重要,迄今為止,國內涉及相關內容報道不多。我們選擇一組近期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腦卒中患者為調查對象,臨床營養學觀察指標選擇體重指數、三頭肌皮褶厚度、上臂中點圍、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和總淋巴細胞計數,我們發現,發生HAP組的各項營養學指標均明顯差于未發生HAP組。這提示,腦卒中后臨床營養學指標較差患者更容易發生HAP,這與其他一些同類觀察[1-3]結果接近。
終上所述,腦卒中合并營養不良是導致HAP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HAP存在又可加重卒中后營養不良,兩者存在與否都決定著患者的療效、轉歸、結局和預后。因此,在腦卒中患者住院期間,及時評估他們的營養狀態數據,發現和檢出營養狀態惡化的危險因素,分別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預防計劃,調整和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為腦損害恢復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供重要能量支持。
[1]董申琴,吳曉琴.營養對腦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發生和治療的影響.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1(19):165-165.
[2]肖凱文,劉波,唐玉蘭.卒中相關性感染的易感因素臨床分析.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1):146-147.
[3]陳勝云,王擁軍,趙性泉.住院卒中患者合并營養不良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卒中雜志,2010,5(8):619-621.